可视卡输送机构及可视卡打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28428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卡输送机构及可视卡打印装置,该可视卡输送机构包括主动辊和从动辊,其中,该主动辊和从动辊布置在可视卡的相对两侧并且从动辊布置在可视卡的打印面一侧,从动辊包括第一芯轴和套设在第一芯轴上的至少一个轴承,各轴承与可视卡的打印面接触。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视卡输送机构,轴承相对于可视卡的打印面滚动,避免了输送机构对可视卡的打印面的磨损,保证了可视卡输送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视卡输送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可视卡打印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磁卡、智能卡等的卡片已经在商业零售、交通运输、医疗保健等领域广泛应用。图I示意出了一种传统的卡片输送机构,其包括相切设置的主动辊I’和从动辊2’,其中,主动辊I’包括芯轴11’和与芯轴11’固定套接的辊轮12’ ;从动辊2’包括芯轴21’和与芯轴21’固定套接的辊轮22’。 驱动机构(图中未显示)与主动辊I ’的芯轴11 ’传动连接,当驱动机构驱动主动辊I’的芯轴11’转动时,主动辊I’的辊轮12’和从动辊I’的辊轮22’同步反向转动,驱动从主动辊I’的辊轮12’和从动辊2’的辊轮22’之间穿过的卡片运动。通过卡片输送机构可以将卡片输送至卡片处理机构(如磁头机构或读写器)进行处理,从而满足使用需要。传统的磁卡、智能卡等的卡片,由于使用者无法看到卡片的磁条或芯片中记录信息的具体内容,因此,不方便用户使用。为了解决该问题,随后出现了一种可视卡(也叫可擦写卡),可视卡通常是在标准磁卡或智能卡的一面上覆一层可视膜热敏复写材料(以下简称可视卡的打印面),通过使用热打印装置可以在卡片的表面打印可视信息。由于传统的卡片输送机构的主动辊和从动辊的辊轮通常采用橡胶、塑料等材料,其中,橡胶材料的摩擦系数较大,在输送可视卡时容易造成可视卡的打印面的磨损,而塑料由于硬度较大,在输送可视卡时容易在可视卡的打印面上形成划痕,因此,采用传统的卡片输送机构输送可视卡时,容易破坏可视卡的打印面,造成可视信息打印不完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视卡输送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可视卡打印装置,以解决传统卡片输送机构容易破坏可视卡的打印面的问题。为此,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视卡输送机构,包括主动辊和从动辊,其中,主动辊和从动辊布置在可视卡的相对两侧并且从动辊布置在可视卡的打印面一侧,从动辊包括第一芯轴和套设在第一芯轴上的至少一个轴承,各轴承与可视卡的打印面接触。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芯轴上套设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布置在第一芯轴的轴向两端。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芯轴相对于可视卡的打印面浮动设置,其中,可视卡输送机构还包括朝向主动辊偏压第一芯轴的弹性元件。进一步地,上述主动辊包括第二芯轴和固定套设在第二芯轴上并与各轴承相对的辊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视卡打印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的可视卡输送通道上设置的打印机构和至少一输送机构,该输送机构为根据上面所描述的可视卡输送机构。进一步地,上述至少一输送机构包括在打印机构上游设置的第一输送机构和在打印机构下游依次设置的第二输送机构和第三输送机构。进一步地,上述机架包括固定框架和相对于固定框架可启闭的可动框架,固定框架包括第一左侧壁、第一右侧壁、以及垂直地支撑在第一左侧壁和第一右侧壁之间的第一通道板,可动框架包括第二左侧壁、第二右侧壁、以及垂直地支撑在第二左侧壁和第二右侧壁之间的第二通道板,其中,第一通道板和第二通道板之间形成可视卡输送通道,第一通道板和第二通道板上分别设有沿可视卡输送方向延伸的长槽。进一步地,上述固定框架和可动框架之间设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转轴、在转轴上设置的锁钩和扳手、以及与锁钩配合的锁紧轴,其中,锁紧轴设置在固定框 架和可动框架二者中的一个上,转轴、锁钩和扳手设置在固定框架和可动框架二者中的另一个上。进一步地,上述打印机构包括胶辊、打印头组件、以及打印头抬起机构,打印头组件包括通过枢接轴与机架枢接的支撑架、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的打印头、以及朝向胶辊偏压支撑架的弹性元件,打印头抬起机构包括电机和驱动支撑架远离胶辊的凸轮。进一步地,上述打印机构的胶辊的轴端和输送机构的主动辊的轴端均设有带轮,各带轮通过齿形带传动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可视卡输送机构的从动辊的轴承与可视卡的打印面接触,主动辊的辊轮与可视卡的非打印面接触,当驱动机构驱动主动辊转动时,主动辊的辊轮可以驱动位于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可视卡运动。在主动辊的辊轮驱动可视卡运动时,可视卡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力可驱动轴承的外圈相对于内圈滚动,从而轴承相对于可视卡表面滚动,这样,即防止了输送机构对可视卡的打印面的磨损,还降低了从动辊对可视卡的输送阻力,从而保证了可视卡输送的可靠性。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具有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图中图I是传统的卡片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卡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卡打印装置的横向剖面图;以及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卡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81固定框架82可动框架83枢接轴811第一左侧壁812第一右侧壁813第一通道板 821第一.左侧壁822第一.右侧壁 823第_.....通道板I打印机构 11打印头绀件12胶辊 112打印头111支撑架113第一弹性元件 114枢接轴13、213带轮2a第一输送机构2b第二输送机构2c第二输送机构21主动辊22从动辊23第二弹性元件211第二芯轴212辊轮221第一芯轴222轴承31电机 32传动组件321齿形带 322张紧轮4锁紧机构 41转轴42锁钩43锁紧轴44第三弹性元件 45扳手51凸轮61第一传感器62第二传感器 63第三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 施。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卡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卡打印装置的横向剖面图。如图2和图3所示,可视卡打印装置包括机架、处理机构、多组输送机构、以及驱动机构。机架包括固定框架81和可动框架82,可动框架82通过枢接轴83与固定框架81枢接,可以相对于固定框架81闭合或者打开。其中,固定框架81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左侧壁811和第一右侧壁812,以及垂直地支撑在第一左侧壁811和第一右侧壁812之间的第一通道板813,第一左侧壁811和第一右侧壁812之间的距离与可视卡的宽度相适配;可动框架82包括第二左侧壁821、第二右侧壁822,以及第二通道板823,其中第二左侧壁821与第二右侧壁822相对平行设置,两者之间的距离小于固定框架81的第一左侧壁811和第一右侧壁812之间的距离,第二通道板82 3垂直地支撑在第二左侧壁821和第二右侧壁822之间;枢接轴83依次贯穿第一左侧壁811、第二左侧壁821、第二右侧壁822、第一右侧壁812,使可动框架82可以绕枢接轴83转动,相对于固定框架81打开或者闭合。当可动框架82相对于固定框架81闭合时,第二通道板823与第一通道板813相对平行且间隔预定距离设置,形成可视卡输送通道。第一通道板813和第二通道板823上分别设有沿可视卡输送方向延伸的长槽,一方面可以减少通道板与可视卡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整机重量。处理机构设置在输送通道内,用于对可视卡进行处理操作。处理机构包括打印机构,还可以包括磁头机构或射频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视卡输送机构,包括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布置在可视卡的相对两侧并且所述从动辊(22)布置在所述可视卡的打印面一侧,所述从动辊(22)包括第一芯轴(221)和套设在所述第一芯轴(221)上的至少一个轴承(222),各所述轴承(222)与所述可视卡的打印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洪波谷长刚赵振兴原俊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