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简阿桃专利>正文

倒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758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倒角机,其设有一机壳,其于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一承载部,于内形成一垂直的组装面,一工作台,其包括两相互垂直且之间形成一间隙的挡板,并于两挡板两端设有一同时结合两挡板的转动座,工作平台以两转动座设于两承载部上而可转动调整,一设于组装面的固定座,其上滑设有一滑座,并设有一调整组能定位固定座与滑座之间的位置,并于该滑座设有一马达,该马达朝向间隙方向伸设一刀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该工作台的转动而可使待加工工件调整其加工位置,加以马达可上下移动调整,除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刀具用于加工的部位因上述的调整而有使用上的弹性,使刀具能作更有效的利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金属加工的设备,尤指一种能将刀具充分利用的倒角机
技术介绍
金属加工需要倒角时,通常利用铣床的倒角刀将金属工件加工,或者利用专用的倒角机器来加以倒角,而既有的倒角机用以带动刀具的马达有水平及垂直设置的设计,但无论马达是垂直设置或者水平设置,皆是利用同类型的刀具以同一刀面位置来作加工,而此种设计并无法对刀具作充分的利用。请参考TW公告编号第587495号「平面铣刀式倒角机」新型专利案,此为先前本设计人所申请,以斜向设置的马达达到缩小机体的目的,而其以刀具一侧的刀刃部角落由工作平台的间隙加工金属工件,但其加工时是以刀刃部的同一位置加工,因此其刀刃部无法作有效的利用,尤其当使用的刀具为铣刀并使用可替换式刀片时,由于是以刀片角落的部分来加工,因此刀片在各角落钝了之后必须替换,在刀片各边的位置还未使用的情况下即被丢弃,实在是相当可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针对既有的倒角机并无法对使用的刀具作有效利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倒角机,主要为解决刀具无法有效利用其刀刃部的缺点。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倒角机,其设有一机壳,该机壳于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一承载部,各承载部分别形成一具圆弧面的弧形槽,各承载部并设有一与弧形槽侧面相通的定位孔,该机壳于内并形成一垂直的组装面;一工作台,该工作台包括两转动块及两挡板,两转动块分别于下方形成一圆弧面而容置于两承载部的弧形槽而可转动,并于侧面分别形成一应该定位孔的弧形孔,设有一定位件穿过各弧定孔及定位孔而将各转动块定位于各承载部,各转动块并于上方形成一以相互垂直的面构成的结合部,两挡板设于两转动块之间,两挡板各以一面结合于两结合部成相互垂直状,两挡板之间并形成一间隙;一固定座,该固定座固定于该组装面;一滑座,该滑座滑设于该固定座;一调整组,该调整组设于该组装面上并能定位该固定座与该滑座的相对位置;一切削组,该切削组设有一固定于滑座的马达,该马达对准该空隙设有一刀具,该刀具设有一侧能对准该间隙加工的加工部。为了防止该刀具与两挡板于调整时有干涉的情况发生,更进一步,本技术两挡板于相对边的中央位置分别向内凹设有一与所述间隙相邻的凹口,而该刀具以朝向该凹口的位置设置,并且本技术刀具的选用以铣刀为最佳。本技术以上述的设计可获得以下功效1、由于本技术固定座可旋转调整位置,使得其间隙可偏摆移动,使加工件待倒角的位置可随之改变,并且配合该马达能对该间隙作垂直的进退,因加工位置的交互调整而使得该刀具以不同的位置用于加工而变为可行,解决倒角机其刀具无法有效利用刀刃部的缺点。2、本技术该固定座以两动块配合两弧形槽可容易滑动调整后定位,并且两挡板构成上开的V形,而间隔位于v形的下端,如此使得加工件欲使用本技术加工时因重力的关系而较不费力,为省力方便的设计。3、如第1项所述,由于马达暨刀具及固定座可调整,因此本技术对于刀具的选用也具备弹性,可使用铣刀以及砂轮来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刀具以刀片角落加工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刀具以刀片边缘加工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10机壳11承载部111弧形槽 112定位孔12组装面 20工作台21转动块 211圆弧面212弧形孔 213结合部22挡板23挡板24定位件 25间隙26凹口30固定座31鸠尾块 40滑座41鸠尾槽 42结合部50调整组 51定位块52螺杆521螺纹部53转动杆 531咬合部60切削组 61马达62刀具62‘刀具621加工部 63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为一种倒角机,请参看图1至图3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其包括一机壳10、一设于该机壳10上的工作台20、一设于该机壳10内的固定座30、一设于该固定座30上的滑座40,一设于该机壳10内且可调整该固定座30及滑座40相对距离的调整组50及一设于该滑座40的切削组60,其中该机壳10整体概呈中空的四边形立方体,该机壳10于顶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承载部11,两承载部11相互对称而一体由该机壳10形成,各承载部11分别由顶面向下形成一具圆弧面且朝外一侧的侧面开口的弧形槽111,各承载部11并穿设有一与弧形槽111内侧的侧面较为下方处相通的定位孔112,该机壳10于形成两承载部之间的两内壁其中之一形成一垂直的组装面12;该工作台20包括两转动块21及两挡板22、23,两转动块21为圆盘形而分别形成一圆弧面211,各转动块21以朝内的一面贴抵各弧形槽111内侧的侧面而容置于两承载部11的弧形槽111呈可转动的型态,各转动块21并于侧面分别形成一对应各定位孔112的弧形孔212,设有一定位件24,在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定位件24为一螺栓,其各穿过各弧形孔212及各定位孔112而将各转动块21螺锁定位于各承载部11上,各转动块21并由上方的周面向中央形成一以相互垂直的面构成的结合部213,两挡板22、23皆为长方形板件而设于两转动块21之间,两挡板22、23各以一面接近两端处分别结合于两结合部213成相互垂直状,两挡板22、23于相对的边缘之间相隔一定距离而形成一间隙25,两挡板22、23且分别于相对边的中央位置由接设各结合部213的一面形成一与所述间隙25相通且沿相对边具一定长度的斜形凹口26;该固定座30固定于该组装面12,且顶部平行该组装面12形成一鸠尾块31;一滑座40,该滑座40滑设于该固定座30,且该滑座40滑套于该鸠尾块31凹设为一鸠尾槽41,并该滑座40的一侧突设有一结合部42;一调整组50,该调整组50设有一固定于该组装面12且紧邻该固定座30的定位块51,并设有一枢穿定位于该定位块41的螺杆52,该螺杆52中段螺设贯穿该结合部42,该螺杆52于下端形成一具螺纹的螺纹部521,设有一一端穿出该机壳10外的转动杆53,该转动杆53另一端形成与该转动部521啮合转动的咬合部531;该切削组60设有一固定于该滑座40的马达61,该马达61对准该空隙25且朝向两凹口26位置伸设有一刀具62,该刀具62设有一侧能对准该间隙25加工的加工部621,在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刀具62为一铣刀,该加工部621由数个环设于该刀具62外端的可替换刀片63构成。当本技术使用时,该固定座30以其转动块21于该弧形槽111上旋转调整位置,藉此调整该间隔25偏摆位置,并且以该转动杆53转动可带动该螺杆52转动,使该滑座40上下移动调整,藉此使该马达61对该间隔25作上下进退。请参看图2、3,通过固定座20旋转偏摆该间隔25位置,并配合该马达61及刀具62的上下进退,使得该刀具62的可替换刀片63不但可以角落切削加工,还可以边缘加工,充分利用了刀片63的各个部分,不致造成浪费,请参看图4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并且由于加工位置能有弹性的调整,使得本技术的刀具62‘也可对应不同的使用情况更换使用不同的种类,如图中所示的磨轮。权利要求1.一种倒角机,其特征在于,其设有一机壳,该机壳于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一承载部,各承载部分别形成一具圆弧面的弧形槽,各承载部并设有一与弧形槽侧面相通的定位孔,该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倒角机,其特征在于,其设有:    一机壳,该机壳于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一承载部,各承载部分别形成一具圆弧面的弧形槽,各承载部并设有一与弧形槽侧面相通的定位孔,该机壳于内并形成一垂直的组装面;    一工作台,该工作台包括两转动块及两挡板,两转动块分别于下方形成一圆弧面而容置于两承载部的弧形槽而可转动,并于侧面分别形成一应该定位孔的弧形孔,设有一定位件穿过各弧定孔及定位孔而将各转动块定位于各承载部,各转动块并于上方形成一以相互垂直的面构成的结合部,两挡板设于两转动块之间,两挡板各以一面结合于两结合部成相互垂直状,两挡板之间并形成一间隙;    一固定座,该固定座固定于该组装面;    一滑座,该滑座滑设于该固定座;    一调整组,该调整组设于该组装面上并能定位该固定座与该滑座的相对位置;    一切削组,该切削组设有一固定于滑座的马达,该马达对准该空隙设有一刀具,该刀具设有一侧能对准该间隙加工的加工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钲原
申请(专利权)人:黄简阿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