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1241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滤芯,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内芯;所述壳体上设有壳体进水口和壳体出水口;所述内芯包括管状PP棉、管状固结活性炭、闷盖和出水接头;所述管状固结活性炭套装在管状PP棉的外部;所述出水接头上设有连通壳体出水口的内芯出水口;所述壳体进水口连通管状固结活性炭的外侧面与壳体的内表面之间的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运行时,水先经活性炭吸附、过滤,然后再经PP棉过滤,既能有效除去水中的异味、异色、异臭、余氯和悬浮物,又能确保初次出水不会携带活性炭粉末,即不会出黑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滤芯
技术介绍
净水器中的活性炭滤芯或活性炭棒,在初次使用时往往会出黑水(黑水即携带了活性炭粉末的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的办法是1、在活性炭滤芯后又加一级PP滤芯或者陶瓷滤芯,这样就导致成本显著上升,却只是为了解决出黑水或掉活性炭粉末这一简单问题,使得产品的性价比很低。2、让用户在使用前将初次出水作为废水放掉,这样虽然也解决了问题,但用户看到从净水器流出很黑的水,印象很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滤芯,既能有效除去水中的异味、异色、异臭、余氯和悬浮物,又能确保初次出水不会携带活性炭粉末。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滤芯,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内芯;所述壳体上设有壳体进水口和壳体出水口 ;所述内芯包括管状PP棉、管状固结活性炭、闷盖和出水接头;所述管状固结活性炭套装在管状PP棉的外部;所述闷盖与管状固结活性炭的一端的端面和/或该端的外侧面固定密封联接,并与该端的管状PP棉的端面和/或内侧面固定密封联接;所述出水接头与管状固结活性炭的另一端的端面和/或该端的外侧面固定密封联接,并与该端的管状PP棉的端面和/或内侧面固定密封联接;所述出水接头上设有连通壳体出水口的内芯出水口 ;所述壳体进水口连通管状固结活性炭的外侧面与壳体的内表面之间的空腔。所述内芯的管状固结活性炭中的活性炭在成形前为细颗粒状或粉末状。所述内芯的闷盖上设有拉手。所述内芯的出水接头上设有出水短管;所述内芯出水口为该出水短管的外部开口 ;所述出水短管上设有能够安放出水密封圈的沟槽;所述壳体出水口的内侧面向内延伸一联接短管,所述出水短管插入联接短管内并通过出水密封圈密封联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和端盖;所述本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 ;所述端盖与本体的敞口端密封联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壳体进水口和壳体出水口均设置在本体的封闭端。另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端盖包括盖体、螺母、端盖密封圈和限位环或限位板;所述盖体的周边设有向本体的中部延伸并与本体的内侧面平行的圆柱面,该圆柱面靠近本体中部的一端设有向本体的内侧面方向延伸的圆环,该圆柱面和圆环均设置在本体的敞口端的内腔中;所述本体的敞口端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的内螺纹与本体的敞口端的外螺纹配合;所述螺母的内侧设有向本体的中心延伸,并且直径小于本体的敞口部内径的承压环;所述端盖密封圈设置在由螺母的承压环、本体的敞口部的内侧面、以及盖体上的圆柱面和圆环围成的空腔中;所述限位环或限位板固定在盖体上,并且限位环或限位板的一个侧面靠近螺母的承压环。另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本体和端盖之间通过旋熔或粘结或焊接的方式形成不可拆卸的永久性密封联接。另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I)的本体(1 4)和端盖(15)之间通过螺纹形成可拆卸的密封联接。另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进水口和壳体出水口均设置在端盖上,或者均设置在本体上,或者分别设置在本体和端盖上,或者分别设置在端盖和本体上。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运行时,水先经活性炭吸附、过滤,然后再经PP棉过滤,既能有效除去水中的异味、异色、异臭、余氯和悬浮物,又能确保初次出水不会携带活性炭粉末,即不会出黑水。(2)本技术将两种滤芯的功能复合成一个滤芯,即内芯有两种水处理材料,而壳体只有一个,所以减小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3)本技术的限位环或限位板的一个侧面靠近螺母的承压环,限位环或限位板能够将螺母相对于盖体在轴向的位移进行限位,便于用户将螺母从本体上旋出时,盖体和端盖密封圈能够一同拆出。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I为本技术的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为壳体I、壳体进水口 11、壳体出水口 12、联接短管13、本体14、端盖15、盖体151、圆柱面1511、圆环1512、螺母152、承压环1521、端盖密封圈153、限位环154、限位板155 ;内芯2、管状PP棉21、管状固结活性炭22、闷盖23、出水接头24、内芯出水口 25、出水短管26、出水密封圈27、拉手28。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见图I,本实施例的复合滤芯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I内的内芯2。壳体I包括本体14和端盖15。本体14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端盖15与本体14的敞口端密封联接。壳体I的本体14的封闭端设有壳体进水口 11和壳体出水口 12。端盖15包括盖体151、螺母152、端盖密封圈153和限位环154。盖体151的周边设有向本体14的中部延伸并与本体14的内侧面平行的圆柱面1511,该圆柱面1511靠近本体14中部的一端设有向本体14的内侧面方向延伸的圆环1512,该圆柱面1511和圆环1512均设置在本体14的敞口端的内腔中。本体14的敞口端设有外螺纹。螺母152的内螺纹与本体14的敞口端的外螺纹配合。螺母152的内侧设有向本体14的中心延伸,并且直径小于本体14的敞口部内径的承压环1521。端盖密封圈153设置在由螺母152的承压环1521、本体14的敞口部的内侧面、以及盖体151上的圆柱面1511和圆环1512围成的空腔中。限位环154固定在盖体151上,并且限位环154的一个侧面靠近螺母152的承压环1521。限位环154能够将螺母152相对于盖体151在轴向的位移进行限位,便于用户将螺母152从本体14上旋出时,盖体151和端盖密封圈153能够一同拆出。内芯2包括管状PP棉21、管状固结活性炭22、闷盖23和出水接头24。管状固结活性炭22中的活性炭在成形前为细颗粒状或粉末状。管状固结活性炭22套装在管状PP棉21的外部。闷盖23与管状固结活性炭22的一端的端面和/或该端的外侧面固定密封联接,并与该端的管状PP棉21的端面和/或内侧面固定密封联接。出水接头24与管状固结活性炭22的另一端的端面和/或该端的外侧面固定密封联接,并与该端的管状PP棉21的端面和/或内侧面固定密封联接。内芯2的闷盖23上设有拉手28。出水接头24上设有连通壳体出水口 12内芯出水口 25。壳体进水口 11连通管状固结活性炭22的外侧面与壳体I的内表面之间的空腔。内芯2的内芯出水口 25连通壳体出水口 12的具体方式是在出水接头24上设置出水短管26。内芯出水口 25为该出水短管26的外部开口。出水短管26上设有能够安放出水密封圈27的沟槽。壳体出水口 12的内侧面向内延伸一联接短管13,出水短管26插入联接短管13内并通过出水密封圈27密封联接。(实施例2)见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用限位板155代替限位环154。(实施例3)见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壳体I的本体14和端盖15之间通过旋熔或粘结或焊接的方式形成不可拆卸的永久性密封联接,或者壳体I的本体14和端盖15之间通过螺纹形成可拆卸的密封联接。壳体进水口 11和壳体出水口 12分别设置在端盖15和本体14上。当然,壳体进水口 11和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内芯(2);所述壳体(1)上设有壳体进水口(11)和壳体出水口(12);所述内芯(2)包括管状PP棉(21)、管状固结活性炭(22)、闷盖(23)和出水接头(24);所述管状固结活性炭(22)套装在管状PP棉(21)的外部;所述闷盖(23)与管状固结活性炭(22)的一端的端面和/或该端的外侧面固定密封联接,并与该端的管状PP棉(21)的端面和/或内侧面固定密封联接;所述出水接头(24)与管状固结活性炭(22)的另一端的端面和/或该端的外侧面固定密封联接,并与该端的管状PP棉(21)的端面和/或内侧面固定密封联接;所述出水接头(24)上设有连通壳体出水口(12)的内芯出水口(25);所述壳体进水口(11)连通管状固结活性炭(22)的外侧面与壳体(1)的内表面之间的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I)内的内芯(2);所述壳体(I)上设有壳体进水口( 11)和壳体出水口( 12 );所述内芯(2 )包括管状PP棉(21)、管状固结活性炭(22)、闷盖(23)和出水接头(24);所述管状固结活性炭(22)套装在管状PP棉(21)的外部;所述闷盖(23)与管状固结活性炭(22)的一端的端面和/或该端的外侧面固定密封联接,并与该端的管状PP棉(21)的端面和/或内侧面固定密封联接;所述出水接头(24)与管状固结活性炭(22)的另一端的端面和/或该端的外侧面固定密封联接,并与该端的管状PP棉(21)的端面和/或内侧面固定密封联接;所述出水接头(24)上设有连通壳体出水口(12)的内芯出水口(25);所述壳体进水口(11)连通管状固结活性炭(22)的外侧面与壳体(I)的内表面之间的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2)的管状固结活性炭(22)中的活性炭在成形前为细颗粒状或粉末状。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2)的闷盖(23)上设有拉手(28)。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2)的出水接头(24)上设有出水短管(26);所述内芯出水口( 25)为该出水短管(26)的外部开口;所述出水短管(26)上设有能够安放出水密封圈(27)的沟槽;所述壳体出水口(12)的内侧面向内延伸一联接短管(13),所述出水短管(26)插入联接短管(13)内并通过出水密封圈(27)密封联接。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包括本体(14)和端盖(15);所述本体(14)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 ;所述端盖(15)与本体(14)的敞口端密封联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立农黄樟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本净化节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