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刚专利>正文

多功能鱼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17268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07:35
一种多功能鱼护,属于装活鱼的容器,包括上端敞口的桶形本体和安装于本体上端的上支撑架,其中所述上支撑架上对称连接两个盖板,两个所述盖板组合将本体的上端封闭,各所述盖板分别通过第一弹簧合页与上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合页的其中一个页片通过螺丝与上支撑架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合页的另一个页片通过螺丝与盖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功能鱼护放鱼快、取鱼方便,鱼易于进护,鱼不易跑出,对于各种体型的鱼均可以方便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活鱼的容器,尤指一种多功能鱼护。技术背景鱼护是垂钓辅助用具之一。在钓到鱼后,需要将鱼暂时放置在一个容器中,使其不至马上死亡,这就是鱼护。现有的鱼护由上至下依次由上支撑圈、多节筒形网组成的本体及鱼护底连接组成。但是现有的这种鱼护使用中存在以下缺陷在野外江河垂钓时,很容易使鱼从鱼护中跑掉;其次在垂钓快鱼时,需要另外安装挡针来取鱼,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再则钓到大体型鱼时,鱼护无法使用,再用专用鱼锁来锁鱼。这些弊端都给垂钓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鱼护,其放鱼快、取鱼方便,鱼易于进护,鱼不易跑出,对于各种体型的鱼均可以方便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多功能鱼护,包括上端敞口的桶形本体和安装于本体上端的上支撑架,其中所述上支撑架上对称连接两个盖板,两个所述盖板组合将本体的上端封闭,各所述盖板分别通过第一弹簧合页与上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合页的其中一个页片通过螺丝与上支撑架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合页的另一个页片通过螺丝与盖板连接。本技术多功能鱼护,其中两个所述盖板上分别设置有防止盖板向上翻转的挡盖体,所述挡盖体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垂直穿过上支撑架的侧壁后与位于盖板上面的阻挡块固定,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与旋转块固定。本技术多功能鱼护,其中所述阻挡块为L形,所述连接轴与阻挡块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固定。本技术多功能鱼护,其中所述旋转块由塑料材料制成,所述旋转块通过注塑加工固定于连接轴的一端。本技术多功能鱼护,其中所述上支撑架的内壁上通过螺丝与第二弹簧合页的其中一个页片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合页的另一个页片与挡针的头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合页上的两个页片之间的穿销与本体的轴心线平行,所述第二弹簧合页位于盖板的上方,所述上支撑架上插置有开口环,所述挡针的尾端穿过开口环。本技术多功能鱼护,其中所述上支撑架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鱼锁线,所述本体外表面缝制有口袋,所述鱼锁线的另一端放置于所述口袋中。本技术多功能鱼护,其中两个所述盖板均为半圆形。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多功能鱼护通过在上支撑架的上端安装两个可封闭住筒形本体上端的盖板,各盖板分别通过第一弹簧合页与上支撑架的内壁连接,当垂钓者钓好鱼后,将鱼扔向两个盖板之间,两个盖板在重力作用下分别向下旋转,打开本体上端,使鱼轻易进入本体内腔,达到放鱼快的目的,而两个盖板在两个弹簧合页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原状又将本体上端盖住,使鱼不会从鱼护中跑出,而且该结构可以用于不同体型的鱼放置其中。本技术多功能鱼护通过在两个盖板上面设置两个挡盖体,可以防止鱼进入本体内腔后,再向上跳起时,由于有两个挡盖体的阻挡,不会将两个盖板顶开,更进一步解决了鱼不易从鱼护中出来的目的。本技术多功能鱼护通过将挡盖体的阻挡块设计为L形,当挡盖体上 的旋转块旋转一定角度后,L形的阻挡块的一端向下顶着盖板,两个阻挡块可以将两个盖板顶开,使本体上端敞开,便于钓鱼者取鱼。本技术多功能鱼护通过在上支撑架的内壁上连接第二弹簧合页,通过第二弹簧合页上的一个页片连接挡针,这样就使挡针直接带在鱼护上面,不用另外单买一个、单拿,在垂钓者使用时,移动开口环,使其沿上支撑架上端滑动,当挡针的尾端从开口环中脱离,此时挡针在第二弹簧合页的弹力作用下,旋转90度打开即可使用,而不用时,再将其反向旋转90度恢复至初始状态,并且移动开口环,使挡针尾端又插至开口环内为止,操作、使用方便。本技术多功能鱼护通过在上支撑架外壁连接鱼锁线,这样避免另外买,另外携带,方便垂钓者随时使用,如遇到岸边离水太高或因钓场水浅浪大时,可将鱼护整体放入水中,用鱼锁线当锚绳固定在岸上即可使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多功能鱼护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多功能鱼护的第一弹簧合页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的局部A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I的局部B的第二弹簧合页与挡针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多功能鱼护,包括上端敞口的圆桶形本体I和安装于本体I上端的上支撑架2。上支撑架2上对称连接两个半圆形的盖板3。两个盖板3组合形成圆形,将本体I的上端封闭盖合。两个盖板3分别通过第一弹簧合页4与上支撑架2连接。结合图2所示,第一弹簧合页4包括两个第一页片15,其中一个第一页片15通过螺丝与上支撑架2的内壁连接。另一个第一页片15通过螺丝与盖板3连接。两个盖板3上分别设置有防止盖板3向上翻转的挡盖体5。结合图3所示,挡盖体5包括连接轴6,连接轴6的一端垂直穿过上支撑架2的侧壁后与位于盖板3上面的阻挡块7连接,连接轴6与阻挡块7之间通过销轴11连接固定。连接轴6的另一端与旋转块8连接,旋转块8由塑料材料制成的L形体。旋转块8通过注塑加工固定于连接轴6的一端。结合图4所示,上支撑架2的内壁上通过螺丝与第二弹簧合页9的其中一个第二页片16连接,第二弹簧合页9的另一个第二页片16与挡针10的头部焊接。第二弹簧合页9上的两个第二页片16之间的穿销17与本体I的轴心线平行。第二弹簧合页9位于盖板3的上方。上支撑架2上插置有开口环12,挡针10的尾端穿过开口环12。上支撑架2的外壁上焊接鱼锁线13的一端,本体I外表面缝制有口袋14。鱼锁线13的另一端及部分鱼锁线13放置于口袋14中。使用时,当钓到鱼后,将鱼扔在两个盖板3之间,两个盖板3在鱼的重力作用下,向下旋转,将本体I的上端打开,使鱼装入本体I的内腔,该结构不论鱼的体型大小,均可方便装入本体I的内腔;在两个盖板3上设置两个挡盖体5,可阻止鱼向上跳起时将盖板3向上翻开,进一步保证了鱼不易从鱼护本体I内跑出;而当要取鱼时,旋转挡盖体5的旋转块8,使旋转块8带动连接轴6及阻挡块7 —同旋转,由于阻挡块7为L形,当其旋转到阻挡块7的悬置端朝下时,会将两个盖板3向下翻转,使本体I的上端敞口,方便垂钓者取鱼;而当垂钓者钓者钓到鱼往鱼护中摘鱼时,由于在上支撑架2上安装有挡针10,使用时,将固定住挡针10尾端的开口环12沿上支撑架2滑移,使挡针10的尾端脱离开口环12,将挡针10旋转90度,使挡针10尾端的钩部旋转至上支撑架2的内腔,即可方便用其摘鱼;而为了方便垂钓者不必另外买鱼锁线、另外携带鱼锁线,将鱼锁线13的一端直接固定于鱼护的上支撑架2上,方便垂钓者使用,并且当垂钓者遇到岸边离水太高或因钓场水浅浪大时,可将鱼护整体放入水中,用鱼锁线当锚绳固定在岸上即可使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鱼护,包括上端敞口的桶形本体(1)和安装于本体(1)上端的上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架(2)上对称连接两个盖板(3),两个所述盖板(3)组合将本体(1)的上端封闭,各所述盖板(3)分别通过第一弹簧合页(4)与上支撑架(2)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合页(4)的其中一个页片通过螺丝与上支撑架(2)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合页(4)的另一个页片通过螺丝与盖板(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鱼护,包括上端敞口的桶形本体(I)和安装于本体(I)上端的上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架(2)上对称连接两个盖板(3),两个所述盖板(3)组合将本体(I)的上端封闭,各所述盖板(3)分别通过第一弹簧合页(4)与上支撑架(2)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合页(4)的其中一个页片通过螺丝与上支撑架(2)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合页(4)的另一个页片通过螺丝与盖板(3)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鱼护,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盖板(3)上分别设置有防止盖板向上翻转的挡盖体(5),所述挡盖体(5)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垂直穿过上支撑架(2)的侧壁后与位于盖板(3)上面的阻挡块(7)固定,所述连接轴(6)的另一端与旋转块(8)固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鱼护,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块(7)为L形,所述连接轴(6)与阻挡块(7)的一端通过销轴(11)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李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