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涉及计算机学科中的硬件结构、固件逆向工程技术,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逆向工程技术是指分析特定目标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并建立更高级更具抽象化的系统的过程。固件代码的反汇编就是把目标固件中的机器代码转换为汇编代码的过程,亦即从低级语言向高级语言的转换,该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于计算机软件破解、病毒分析以及软件汉化等领域。 固件逆向工程是逆向工程技术的重要分支,其特征主要是由固件的差异引起的,计算机中的端模式差异是一个典型例子。端模式差异,简而言之,就是计算机中内存中的数据存放顺序不同数据的高位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而数据的低位保存在内存的高地址中,这样的存储模式称为大端(Big-Endian)模式;与之相反,数据的高位保存在内存的高地址,而数据的低位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中,这样的存储模式称为小端(Little-Endian)模式。由于内存中数据的存放方式的差异,固件代码反汇编的结果也会大相径庭。尽管近年来针对固件的反汇编工具不断涌现,其中有IDA、W32Dasm等,但是这些工具大多没有明确说明解决端模式差异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件代码反汇编中端模式差异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由初始化模块将从芯片中提取的机器码存放在数组C中;通常情况下机器码样本为二进制形式或十六进制形式,若为二进制形式,则将其转换为十六进制形式;步骤2:由检测模块进行机器码检测,即:检测机器码的长度L,保证L是N的整数倍,若不足则补零,将步骤一中的数组C转换成数组D,N是依据不同硬件情况决定,若硬件的存储单元大小为?M?bit,则N?=?M?/?2;步骤3:由局部逆置模块将步骤2中的数组D中的元素以每N个元素为一个单元U,单元内部对半调换,即前N/2个元素和后N/2个元素整体调换位置;步骤4:由全局逆置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硕,王谢兵,李少腾,章喻龙,刘源,刘天晓,王亚鸽,曾秋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