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厚度限制构件的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12737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4 01:58
一种设有厚度限制构件的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该显影装置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显影剂承载构件和厚度限制构件。第一框体包括:彼此相对的一对第一壁,与所述一对第一壁相连的第二壁和在第二壁上形成的第一固定部。第二框体包括当其组装到第一框体时与第二壁相对并装在所述一对第一壁的第三壁。显影剂承载构件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轴线,并以可绕该轴线旋转的方式被第一框体支撑。厚度限制构件固定在第一固定部,以限制显影剂承载构件承载的显影剂的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电子照相系统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一种能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电子照相型打印机有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其中的显影装置。每个显影装置都包括显影框体、支撑在显影框体用于承载调色剂的显影辊和用于限制显影辊承载的调色剂层厚度的叶片组件。推荐作为这样一种显影装置的显影盒,在其显影框体设置有用于以可旋转方式支撑显影辊的下框体,和焊接在该下框体的上框体。 在这种显影盒中,有露出显影辊的开口,该开口由构成上框体的类横梁部件的前端,以及下框体的两个侧壁的前端和底壁围成。叶片组件固定在上和下两个框体。具体地,叶片组件固定在靠近构成上框体的类横梁部件前端和构成下框体的两个侧壁的上前端的螺钉安装孔。但是,当显影辊支撑在上述显影盒的下框体时,叶片组件固定在上和下两个框体。从而,焊接过程上下框体之间产生的位置偏移或框体本身的变化可能会抑制叶片组件与显影辊之间相对定位的充分准确性。另外,由于叶片组件固定在靠近构成上框体的类横梁部件前端和构成下框体的两个侧壁的上前端的螺钉安装孔,在某些情况下由上述类横梁部件和侧壁围成的开口过大而不能保证显影框体的强度。显影框体强度不够可能导致无法保持叶片组件与显影辊的相对位置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和一种设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简单的结构能提高装配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强度,并能提高显影剂承载构件与厚度限制构件相对于彼此的定位准确性。为了达到上述以及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影装置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显影剂承载构件和厚度限制构件。所述第一框体包括一对彼此相对的第一壁;第二壁,其连接所述一对第一壁,并具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框体包括第三壁,当将所述第二框体组装到所述第一框体时,所述第三壁与所述第二壁相对,并且安装到所述一对第一壁。显影剂承载构件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轴线,并被配置为绕所述轴线旋转,位于所述一对第一壁之间。厚度限制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以限制所述显影剂承载构件上承载的显影剂厚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主体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安装在主体上的所述显影装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目的,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说明将变得清楚,其中图I是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打印机的侧面剖视图;图2是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影盒的左上侧视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显影盒的侧面剖视图;图4是拆开的图2所示显影盒的立体图;图5是图4所示下框体的平面图; 图6是依据本专利技术变型的有一个固定部的显影盒的左上侧视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I.打印机如图I所示,打印机1(本专利技术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是直接串联式彩色打印机。在下面的说明中,与打印机I和显影盒23(下文将说明)相关的方向将与附图中箭头指示的方向一致,设想打印机I处于水平方向且显影盒23为纵向竖直。另外,左右方向就是宽度方向。具体地,打印机I和鼓盒22 (下文将说明)的纵向及前后方向与显影盒23的纵向和前后方向不同。显影盒23安装在打印机I和鼓盒22中,这样显影盒23的前侧面向打印机I的前上侧,显影盒23的后侧面向打印机I的后下侧。打印机I包括主体2 (本专利技术主体的实例)。四个感光鼓3沿前后方向彼此平行并排设置在主体2。在下面的说明中,四个感光鼓3依其运载的调色剂图像的颜色(黑色,黄色,品红,青色)不同而不同,因而将它们称为黑色感光鼓3K、黄色感光鼓3Y、品红感光鼓3M和青色感光鼓3C。与每个感光鼓3相对设置的是电晕带电器4、发光二极管单元5和显影辊6 (本专利技术显影剂承载构件的实例)。感光鼓3的表面通过相应的电晕带电器4均匀地带上电,随后以图像数据为基础在相应的发光二极管单兀5发射的光下曝光,在各个感光鼓3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辊6承载的调色剂被提供给相应的静电潜像,在感光鼓3的表面产生可见的调色剂图像。纸张P被容纳在主体2内的存纸盒7。为了从存纸盒7向输送带8供应纸张P而设置不同的辊。输送带8的一部分设置在感光鼓3之间,转印辊9设置在与各个感光鼓3面对的位置。为了依次将感光鼓3承载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P上使得图像叠加,对转印棍9施加转印偏压。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纸张P上之后,纸张P被传送到定影单元10。定影单元10通过加热将调色剂图像固定在纸张P上。为了随后将纸张P排出到排出托盘11而设置不同的棍。2.处理盒打印机I设置有对应四种打印颜色的四个处理盒21。在下面的说明中依它们的颜色区别这四个处理盒21,也就是,黑色处理盒21K、黄色处理盒21Y、品红处理盒21M和青色处理盒21C。处理盒21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主体2并沿前后方向彼此平行并排。顶盖50设置在主体2的顶(上)壁且能被打开和关闭。通过打开顶盖50,处理盒21能被安装到主体2或从中被移走。每个处理盒21包括鼓盒22和显影盒23(本专利技术的显影装置的实例),鼓盒22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主体2,显影盒23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鼓盒22。⑴鼓盒鼓盒22由鼓框体24构成。鼓框体24还包括鼓支撑部25和显影盒容纳部26。鼓支撑部25构成鼓框体24的下侧,用于支撑相应的感光鼓3、电晕带电器4和鼓清洁辊15。 感光鼓3大体呈圆柱状并在左右方向拉长。感光鼓3以可旋转方式支撑在各自鼓支撑部25的底端并通过鼓支撑部25底部形成的开口露出来。电晕带电器4设置成从感光鼓3斜后上方的位置与感光鼓3面对。鼓清洁辊15设置在它们相应的感光鼓3的后侧,与相应感光鼓3面对并接触。每个鼓框体24的显影盒容纳部26设置在鼓支撑部25的前上方,并在后上侧形成有允许相应显影盒23安装和移走的开口。(2)显影盒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个显影盒23都由显影框体30构成。显影框体30 —般为箱子形状并在左右方向拉长。显影框体30包括下框体31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框体的实例)和上框体32 (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框体的实例)。(2-1)下框体如图4所示,下框体31 —体地由彼此平行且在宽度方向分开的一对侧壁35 (本专利技术一对第一壁的实例)、与侧壁35下缘相连的底(下)壁36 (本专利技术第二壁的实例)和与侧壁35的前缘及底壁36相连的前壁37构成。侧壁35 —般为平板状。在侧壁35的顶部边缘形成有第一接触部56,在侧壁35的后部有第二固定部58。每个第一接触部56 —般都呈平板状。第一接触部56从左和右方向的侧壁35的顶部边缘分别向外连续延伸。第二固定部58 —般呈平板状,并从左和右方向的侧壁35的顶部边缘分别向内连续延伸。每个第二固定部58上形成有第二螺钉孔59。每个第二固定部58上形成有定位突起60。第二螺钉孔59纵向贯穿相应的第二固定部58的中心。定位突起60设置在第二固定部58上相应第二螺钉孔59的前面。定位突起60从各个第二固定部58向上突出。每个定位突起60的顶部横截面一般为弧形,弧形凸面朝上。调色剂充填口 98设置在右侧壁35。调色剂充填口 98侧视一般为圆形,并位于与调色剂容纳室38 (后文将说明)对应的右侧壁35的前侧部。如图3所示,底壁36的前部由弧形壁40和曲壁41连续形成,而底壁36的后部由弓形壁42和肋部43连续形成。弧形壁40为沿着搅拌器12 (后文将说明)的旋转路径的普通弧形。曲壁41在前后方向的中点有一个向上的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影装置,包括:第一框体,包括:一对第一壁,其彼此相对;以及第二壁,其连接所述一对第一壁,并且具有第一固定部,第二框体,包括第三壁,当将所述第二框体组装到所述第一框体时,所述第三壁与所述第二壁相对,并且安装到所述一对第一壁;显影剂承载构件,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轴线,被配置为绕所述轴线旋转,位于所述一对第一壁之间;以及厚度限制构件,固定到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限制所述显影剂承载构件所承载的显影剂的厚度,所述第三壁位于所述第二壁和所述厚度限制构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﨑龙也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