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冷却剂通道的螺旋钻头,包括柄部、螺旋部、尖端以及贯穿柄部、螺旋部和尖端的两个冷却剂通道,所述尖端装设有中心刀片和周边刀片,两个冷却剂通道分别为中心刀片冷却剂通道和周边刀片冷却剂通道,所述中心刀片冷却剂通道由位于柄部的第一直通道、位于螺旋部的第一螺旋通道和从尖端延伸至第一螺旋通道的出口直通道组成,所述出口直通道于尖端的出口位于中心刀片旁,所述周边刀片冷却剂通道由位于柄部的第二直通道和位于螺旋部并延伸至尖端的第二螺旋通道组成,所述第二螺旋通道在尖端的出口位于周边刀片旁。该带冷却剂通道的螺旋钻头具有结构合理、便于加工、切屑排导能力强、冷却效果和润滑效果均有提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在金属工件上钻孔的螺旋钻头,尤其涉及带冷却剂通道的螺旋钻头。
技术介绍
现有用于金属工件钻孔的螺旋钻头一般包括柄部、螺旋部和尖端,并且还设有冷却剂通 道,在尖端设有螺旋排屑槽、 一中心刀片和一周边刀片,在保证螺旋钻头强度和刚度的前提 下,为了使切屑顺利流过螺旋排屑槽,螺旋排屑槽应该具有宽阔的横截面以避免将切屑压在 孔壁上,同时,也为冷却剂通道的设置提供有利条件,使其可以将冷却液体供应至靠近切屑 边缘的出口,以有利于切屑的形成,并降低排屑槽中的摩擦。专利号为ZL93120881.5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冷却剂通道的螺旋钻头和制造钻 头的方法,该螺旋钻头的冷却剂通道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首先是通过在圆柱形坯料上以距 中轴线相同的距离钻两个平行的孔,但两个孔都不穿过坯料,在预留出柄部后,再通过加热、 扭转形成螺旋部,并使两平行孔位于螺旋部的部分形成螺旋弯曲的通道,再以两平行孔位于 柄部的部分作为角度参考基准对尖端部分加工,在确定了尖端表面、两刀片安装位置和螺旋 排屑槽的位置后,再从尖端表面加工两个冷却液出口通道,其中一个出口通道将冷却液引至 中心刀片处,另一个出口通道将冷却液引至周边刀片处,每条冷却液通道都可视为三段,并 每条冷却液通道分别通过两次钻孔和一次热弯扭转成形,由此可见,其加工工序较为复杂; 另外,由于在对螺旋钻头的尖端进行加工时,选用的角度参考基准是柄部的两平行孔,而柄 部与尖端之间相隔有螺旋部,两者相距较远,加工难度较大,同时对尖端各部位的加工精度 有一定负面影响,因此,该螺旋钻头的排屑效果、冷却效果和润滑效果仍存在一定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便于加工、 切屑排导能力强、冷却效果和润滑效果均有提高的带冷却剂通道的螺旋钻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冷却剂通道的螺旋钻头,包括柄部、螺旋部、尖端以及贯穿柄部、螺旋部和尖端 的两个冷却剂通道,所述尖端装设有中心刀片和周边刀片,两个冷却剂通道分别为中心刀片 冷却剂通道和周边刀片冷却剂通道,所述中心刀片冷却剂通道由位于柄部的第一直通道、位 于螺旋部的第一螺旋通道和从尖端延伸至第一螺旋通道的出口通道组成,所述出口通道于尖 端的出口位于中心刀片旁,所述周边刀片冷却剂通道由位于柄部的第二直通道和位于螺旋部 并延伸至尖端的第二螺旋通道组成,所述第二螺旋通道于尖端的出口位于周边刀片旁。所述尖端设有以第二螺旋通道于尖端的出口为角度参考基准加工形成的螺旋排屑槽。 所述第二直通道与螺旋钻头中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直通道与螺旋钻头中轴线之间的 距离。所述第一螺旋通道和第二螺旋通道的弯曲曲率与螺旋部的弯曲曲率相等。 所述出口通道于尖端的出口距尖端中心的距离大于第二螺旋通道于尖端的出口距尖端中 心的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周边刀片冷却剂通道仅由第二直通道和第二 螺旋通道两段组成,制造本技术的螺旋钻头时,在坯料上找准第二螺旋通道在尖端的出 口的预定位置,钻出贯穿整个坯体的通孔,再通过加热、扭转使该通孔形成第二螺旋通和位 于柄部的第二直通道,从而构成周边刀片冷却剂通道,相比于现有技术省去了第二次钻孔的 步骤,使加工工序得到简化,提高加工效率;螺旋排屑槽以第二螺旋通道在尖端的出口作为 加工基准,这样加工更加简便,同时加工基准的选择更加合理,使螺旋排屑槽相对于冷却剂 通道处于最佳位置,从而产生最佳的冷却和润滑效果,使螺旋排屑槽在保证螺旋钻头有足够 的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具有最理想的横截面以避免将切屑压在孔壁上,使切屑能够顺利排 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3是对本技术螺旋钻头坯体的加工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柄部 2、螺旋部3、尖端 4、中心刀片5、周边刀片 6、中心刀片冷却剂通道7、周边刀片冷却剂通道 8、螺旋钻头中轴线9、尖端中心 10、圆凸部31、螺旋排屑槽 61、第一直通道62、第一螺旋通道 63、出口通道71、第二直通道 72、第二螺旋通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技术的带冷却剂通道的螺旋钻头,包括柄部l、螺旋部2、尖端3以及贯穿柄部1、螺旋部2和尖端3的两个冷却剂通道,在柄部1和螺旋部2之间设有利于 螺旋钻头在安装过程中轴向定位的圆凸部10,尖端3通过螺钉固定有可转位的中心刀片4和 可转位的周边刀片5,两个冷却剂通道分别为中心刀片冷却剂通道6和周边刀片冷却剂通道7, 中心刀片冷却剂通道6由位于柄部1的第一直通道61、位于螺旋部2的第一螺旋通道62和 从尖端3延伸至第一螺旋通道62的出口通道63组成,出口通道63于尖端3的出口位于中心 刀片4旁,周边刀片冷却剂通道7由位于柄部1的第二直通道71和位于螺旋部2并延伸至尖 端3的第二螺旋通道72组成,第二螺旋通道72于尖端3的出口位于周边刀片5旁。如图3 所示,制做本技术的螺旋钻头时,在坯料上找准第二螺旋通道72在尖端3的出口的预定 位置,钻出贯穿整个坯体的通孔,再通过加热、扭转使该通孔形成第二螺旋通道72和位于柄 部1的第二直通道71,从而构成周边刀片冷却剂通道7,相比于现有技术省去了对周边刀片 冷却剂通道7第二次钻孔的步骤,使加工工序得到简化,提高加工效率。尖端3设有螺旋排 屑槽31,螺旋排屑槽31是以第二螺旋通道72于尖端3的出口为角度参考基准加工形成的, 这样加工更加简便,同时加工基准的选择更加合理,使螺旋排屑槽31相对于两冷却剂通道处 于最佳位置,从而产生最佳的冷却和润滑效果,使螺旋排屑槽31在保证螺旋钻头有足够的强 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具有最理想的横截面以避免将切屑压在孔壁上,使切屑能够顺利排出。 第二直通道71与螺旋钻头中轴线8之间的距离B大于第一直通道61与螺旋钻头中轴线8之 间的距离A。出口通道63于尖端3的出口距尖端中心9的距离D大于第二螺旋通道72于尖 端3的出口距尖端中心9的距离C。第一螺旋通道62和第二螺旋通道72的弯曲曲率与螺旋 部2的弯曲曲率相等。权利要求1、一种带冷却剂通道的螺旋钻头,包括柄部(1)、螺旋部(2)、尖端(3)以及贯穿柄部(1)、螺旋部(2)和尖端(3)的两个冷却剂通道,所述尖端(3)装设有中心刀片(4)和周边刀片(5),两个冷却剂通道分别为中心刀片冷却剂通道(6)和周边刀片冷却剂通道(7),所述中心刀片冷却剂通道(6)由位于柄部(1)的第一直通道(61)、位于螺旋部(2)的第一螺旋通道(62)和从尖端(3)延伸至第一螺旋通道(62)的出口通道(63)组成,所述出口通道(63)于尖端(3)的出口位于中心刀片(4)旁,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刀片冷却剂通道(7)由位于柄部(1)的第二直通道(71)和位于螺旋部(2)并延伸至尖端(3)的第二螺旋通道(72)组成,所述第二螺旋通道(72)于尖端(3)的出口位于周边刀片(5)旁。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冷却剂通道的螺旋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端(3)设有 以第二螺旋通道(72)于尖端(3)的出口为角度参考基准加工形成的螺旋排屑槽(31)。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冷却剂通道的螺旋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通道 (71)与螺旋钻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冷却剂通道的螺旋钻头,包括柄部(1)、螺旋部(2)、尖端(3)以及贯穿柄部(1)、螺旋部(2)和尖端(3)的两个冷却剂通道,所述尖端(3)装设有中心刀片(4)和周边刀片(5),两个冷却剂通道分别为中心刀片冷却剂通道(6)和周边刀片冷却剂通道(7),所述中心刀片冷却剂通道(6)由位于柄部(1)的第一直通道(61)、位于螺旋部(2)的第一螺旋通道(62)和从尖端(3)延伸至第一螺旋通道(62)的出口通道(63)组成,所述出口通道(63)于尖端(3)的出口位于中心刀片(4)旁,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刀片冷却剂通道(7)由位于柄部(1)的第二直通道(71)和位于螺旋部(2)并延伸至尖端(3)的第二螺旋通道(72)组成,所述第二螺旋通道(72)于尖端(3)的出口位于周边刀片(5)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平,王社权,汤爱民,刘敏,刘建平,辛晓伟,李屏,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