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护理的药物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白芍80~110份、藕节70~90份、枸杞子65~85份、地榆50~70份、白术45~60份、茜草40~55份、地骨皮35~50份、艾叶30~48份、川芎28~45份、青皮25~40份、乌贼骨22~36份、当归18~30份、龙骨15~25份、牡蛎12~22份、花蕊石8~18份、血余4~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选方精良,取补肾固冲、止血调经、培土抑木、舒肝凉血、滋阴散瘀之理,针对引发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气郁脾虚、肝气失调、冲任血热的致病因,调节机体内分泌与中枢神经系统,吸收效果良好,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症状的护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指异常的子宫出血,经诊查后未发现有全身及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所致,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临床分型为无排卵型功血和排卵形功血。无排卵型功血常见于初潮后少女和围绝经期女性,普遍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频发,周期不规律;排卵型功血多见于育龄妇女,部分见于青春期少女和更年期妇女,普遍表现为月经稀发或月经频发、黄体功能障碍,常伴有排卵痛。 正常月经周期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系统的相互调节及制约,任何内外因素干扰了性腺轴的正常调节,均可导致功血。目前临床上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方法主要有止血疗法、诊断性刮宫和激素疗法。止血疗法通常使用肌肉注射黄体酮和丙酸睾酮,与激素治疗法一样,容易扰乱机体内分泌和中枢神经系统;器械诊断性刮宫由于使用物理刮宫器械,容易对子宫内膜造成器械性损伤。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崩漏多是因为机体阴虚血热、气郁脾虚、肝气失调、肾气不固、肾阴不足、冲任血热、胞宫湿热、肾虚血瘀所致,取补肾固冲、止血调经、培土抑木、舒肝凉血、滋阴散瘀之法,深入病灶治疗,一方面快速制约经血,止血敛血,使血停或血量减少,治其标,另一方面着手脾肾,健脾益气生血,补肾调和冲任,使经血有固,周期有序而崩漏痊愈,治其本。标本兼治,从而治愈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具有补肾固冲、止血调经、培土抑木、舒肝凉血、滋阴散瘀之功效,对功能性子宫出血症有显著的疗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种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护理的药物,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白芍80 110份藕节70 90份枸杞子65 85份地榆50 70份白术45 60份茜草40 55份地骨皮35 50份艾叶30 48份川芎28 45份青皮25 40份乌贼骨22 36份当归18 30份 龙骨15 25份牡蛎12 22份花蕊石8 18份血余4 10份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白芍85 100份藕节75 85份枸杞子70 80份地榆55 65份白术48 58份茜草42 52份地骨皮38 46份艾叶35 45份川芎32 42份青皮28 38份乌贼骨25 33份当归22 28份龙骨18 22份牡贩14 18份花蕊石10 16份血余6 8份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白芍92份藕节80份枸杞子75份地榆60份白术53份茜草47份地骨皮42份艾叶40份川芎37份青皮33份乌贼骨29份当归25份 龙骨20份牡蛎16份花蕊石13份血余7份一种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护理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I)将花蕊石粉碎后研为细末,过120目细粉,备用。(2)将藕节、地榆、茜草、艾叶、血余烧灰,过120目细粉,备用。(3)将乌贼骨、龙骨、牡蛎武火煅烧至酥脆后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4)将白芍、枸杞子、白术用文火炒至焦黄后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5)将地骨皮、川芎、当归放入容器中,加入五倍量的水,浸泡6 8小时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三倍量的水,浸泡3 4小时后,取浸液;合并两次得所浸液,力口热蒸发为60°C环境下相对密度I. 15 I. 20的稠膏,备用。(6)将青皮粉碎后放入容器中,加入三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继续浸泡3 4小时,取煮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两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继续浸泡2 3小时,取煮液;合并两次所得煮液,加热蒸发为60°C环境下相对密度I. 10 I. 15的稠膏,备用。(7)将步骤(I)、步骤(2)、步骤(3)、步骤(4)所得的细粉,与步骤(5)、步骤(6)制得的稠膏混合后搅拌均匀,蒸发掉多余水分后,制备为片剂产品。本专利技术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白芍味苦;性平。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主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别录》载“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白芍能调节免疫,增强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调节T淋巴细胞和体液的免疫功能,有保肝、解痉、镇痛、镇静、抗凉、降温作用,此外还对平滑肌有抑制作用,增强耐缺氧、抗氧化和抗疲劳的作用。藕节味甘;涩;性平。入肾;胃;肝经。散瘀止血。主治吐血;咯血;尿血;便血;血痢;血崩。《纲目拾遗》载“开隔,补腰肾,和血脉,散疯级,生新血;产后及吐血者食之尤佳。”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藕节含天门冬素、鞣质等,能收敛止血,兼能化瘀,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养肝;滋肾;润肺。主治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一清;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虚劳咳嗽;消渴引饮。《本草正》载“明耳目,添精固髓,健骨强筋,善补劳伤,尤止消渴。”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枸杞子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和细胞突变、具有延缓衰老、抗脂肪肝、调节血脂和血糖、促进造血功能等方面的作用。地榆味苦;酸;性寒,无毒。入肝;肺;肾;大肠经。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烧;蛇虫咬伤。《别录》载“止脓血,诸痿,恶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主内漏不止,血不足。”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地榆含有大量鞣质,有较强的收敛性和收缩血管的作用,可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同时还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能对抗绿脓杆菌感染。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治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湿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本经逢原》载“除湿益燥,消痰利水,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散腰脐间血,和中补气,止渴生津,止汗除热,进饮食。”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白术有强壮作用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功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促进细胞免疫功能。茜草味苦;性寒。归肝;心;肾;脾;胃;心包经。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主治血热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黄疸;疮痈;痔肿。《本草经疏》载“止鼻洪,带下,产后血晕,乳结,月经不止,肠风痔瘘,排脓,治疮疖,泄精,尿血,扑损瘀血。”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茜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球菌、流感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有降低血压却不影响心脏的功效,纠正肝素引起的凝血障碍,有利尿及兴奋离体肠管的作用。 地骨皮味甘;性寒。入肺;肾经。清虚热;泻肺火;凉血。主治阴虚劳热;骨蒸盗汗;肺热喘咳;吐血;衄血;尿血;消渴。《本草述》载“主治虚劳发热,往来寒热,诸见血证、鼻衄、咳嗽血,咳嗽、喘,消瘅,中风,眩晕,痉痫,腰痛,行痹,脚气,水肿,虚烦,心悸,健忘,小便不通,赤白浊。”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地骨皮含有胍的衍生物,具有降血糖作用,对胰岛岛β细胞形态结构的损害有一定的减轻作用,能阻断交感神经末梢而直接舒张血管。艾叶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肾经。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护理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白芍80~110份??藕节70~90份??枸杞子65~85份??地榆50~70份白术45~60份??茜草40~55份??地骨皮35~50份??艾叶30~48份川芎28~45份??青皮25~40份??乌贼骨22~36份??当归18~30份龙骨15~25份??牡蛎12~22份??花蕊石8~18份??血余4~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玲,邹运雁,司秀芝,李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玉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