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活动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0594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3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踝关节活动训练器,包括足部套具、小腿套具、连接支架、治疗组件;足部套具包括足板后部支撑件(10)、足板前部支撑件(12);小腿套具包括小腿护板(1);连接支架包括旋转支架(4)、底部支架(9)、第一支架(7)与第二支架(8);治疗组件包括治疗旋钮(2)、推杆(3),治疗旋钮(2)位于推杆(3)的顶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脚踝骨折、烧伤、跟腱断裂或修复、神经系统疾病、足底筋膜炎等治疗都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满足患者对治疗器械快速、安全、有效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关节复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踝关节活动训练器
技术介绍
脚踝是身体的重要部分组成,在身体运动中踝关节作用于脚部各关节间的协调运动。当踝关节受损后,患者经常需要使用治疗器械来进行物理性的康复治疗,但是传统结构的物理康复治疗仪通常存在结构复杂,使用不便,同时治疗效果不佳的缺陷,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快速、安全、有效的踝关节活动训练器。本专利技术的主要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一种踝关节活动训练器,包括足部套具、小腿套具、连接支架、治疗组件;所述足部套具包括足板后部支撑件(10)、足板前部支撑件(12);所述小腿套具包括小腿护板(I);所述连接支架包括旋转支架(4)、底部支架(9)、第一支架(7)与第二支架(8);所述治疗组件包括治疗旋钮(2)、推杆(3),治疗旋钮(2)位于推杆(3)的顶端;所述小腿护板(I)通过第一支架(7 )与旋转支架(4 )连接,所述推杆(3 )连接旋转支架(4),所述旋转支架(4)底部与底部支架(9)连接,所述底部支架(9)通过第二支架(8)与第一支架(7)连接,所述底部支架(9)支撑足板后部支撑件(10)和足板前部支撑件(12)。作为优选方案,上述第一支架(7)与旋转支架(4)连接、推杆(3)与旋转支架(4)的连接,旋转支架(4)与底部支架(9)的连接,底部支架与第二支架(8)以及第二支架(8)与第一支架(7)连接均是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作为优选方案,踝关节活动训练器还包括固定组件。作为优选方案,上述固定组件包括小腿护板第一搭扣(5)。作为优选方案,上述固定组件包括小腿护板第一搭扣(5)、小腿护板第二搭扣(6)。作为优选方案,上述固定组件包括小腿护板第一搭扣(5)、小腿护板第二搭扣(6)以及足板后部支撑件搭扣(11)。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采用本专利技术结构后,患者可以将脚放置于足板后部支撑件与足板前部支撑件之间,具有的小腿护板可以使患者的腿部固定更加方便,同时感觉更加舒适,当固定完成后,通过旋动治疗旋钮使得与旋转支架连接的底部支架升高或者降低,以此来达到物理治疗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脚踝骨折、烧伤、跟腱断裂或修复、神经系统疾病、足底筋膜炎等治疗都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满足患者对治疗器械快速、安全、有效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如图I所示,一种踝关节活动训练器,包括足部套具、小腿套具、连接支架、治疗组件; 足部套具包括足板后部支撑件10、足板前部支撑件12 ;小腿套具包括小腿护板I ;连接支架包括旋转支架4、底部支架9、第一支架7与第二支架8 ;治疗组件包括治疗旋钮2、推杆3,治疗旋钮2位于推杆3的顶端;小腿护板I通过第一支架7与旋转支架4连接,推杆3连接旋转支架4,旋转支架4底部与底部支架9连接,底部支架9通过第二支架8与第一支架7连接,底部支架9支撑足板后部支撑件10和足板前部支撑件12。作为优选方案,第一支架7与旋转支架4连接、推杆3与旋转支架4的连接,旋转支架4与底部支架9的连接,底部支架与第二支架8以及第二支架8与第一支架I连接均是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作为优选方案,踝关节活动训练器还包括固定组件。作为优选方案,固定组件包括小腿护板第一搭扣5。作为优选方案,固定组件包括小腿护板第一搭扣5、小腿护板第二搭扣6。作为优选方案,固定组件包括小腿护板第一搭扣5、小腿护板第二搭扣6以及足板后部支撑件彳合扣11。患者可以将脚放置于足板后部支撑件10与足板前部支撑件12之间,具有的小腿护板I可以使患者的腿部固定更加方便,同时感觉更加舒适,当固定完成后,通过旋动治疗旋钮2使得与旋转支架4连接的底部支架9升高或者降低,以此来达到物理治疗的目的。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踝关节活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足部套具、小腿套具、连接支架、治疗组件; 所述足部套具包括足板后部支撑件(10 )、足板前部支撑件(12); 所述小腿套具包括小腿护板(I); 所述连接支架包括旋转支架(4)、底部支架(9)、第一支架(7)与第二支架(8); 所述治疗组件包括治疗旋钮(2)、推杆(3),治疗旋钮(2)位于推杆(3)的顶端; 所述小腿护板(I)通过第一支架(7 )与旋转支架(4 )连接,所述推杆(3 )连接旋转支架(4),所述旋转支架(4)底部与底部支架(9)连接,所述底部支架(9)通过第二支架(8)与第一支架(7 )连接,所述底部支架(9 )支撑足板后部支撑件(10 )和足板前部支撑件(1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踝关节活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7)与旋转支架(4)连接、推杆(3)与旋转支架(4)的连接,旋转支架(4)与底部支架(9)的连接,底部支架与第二支架(8)以及第二支架(8)与第一支架(7)连接均是以铰接的方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踝关节活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踝关节活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小腿护板第一搭扣(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踝关节活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小腿护板第一搭扣(5 )、小腿护板第二搭扣(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踝关节活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小腿护板第一搭扣(5 )、小腿护板第二搭扣(6 )以及足板后部支撑件搭扣(11)。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踝关节活动训练器,包括足部套具、小腿套具、连接支架、治疗组件;足部套具包括足板后部支撑件(10)、足板前部支撑件(12);小腿套具包括小腿护板(1);连接支架包括旋转支架(4)、底部支架(9)、第一支架(7)与第二支架(8);治疗组件包括治疗旋钮(2)、推杆(3),治疗旋钮(2)位于推杆(3)的顶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脚踝骨折、烧伤、跟腱断裂或修复、神经系统疾病、足底筋膜炎等治疗都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满足患者对治疗器械快速、安全、有效的要求。文档编号A61H1/02GK102961232SQ201210448029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9日专利技术者王海涛 申请人:上海帝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踝关节活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足部套具、小腿套具、连接支架、治疗组件;所述足部套具包括足板后部支撑件(10)、足板前部支撑件(12);所述小腿套具包括小腿护板(1);所述连接支架包括旋转支架(4)、底部支架(9)、第一支架(7)与第二支架(8);所述治疗组件包括治疗旋钮(2)、推杆(3),治疗旋钮(2)位于推杆(3)的顶端;所述小腿护板(1)通过第一支架(7)与旋转支架(4)连接,所述推杆(3)连接旋转支架(4),所述旋转支架(4)底部与底部支架(9)连接,所述底部支架(9)通过第二支架(8)与第一支架(7)连接,所述底部支架(9)支撑足板后部支撑件(10)和足板前部支撑件(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帝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