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揭雪强专利>正文

一种直流-直流电压升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04333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23:24
一种电压升压电路,该电路由直流-直流转换控制电路专用芯片M34063的升压电路﹑可编程多路电压产生电路连接而成,可以用单片机编程控制,获得多个不同的电压数值,适合不同的应用场合。电路简单,方便实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直流-直流电压升压电路,该电路可以用单片机编程控制, 获得多个不同的电压数值,适合不同的应用场合。
技术介绍
目前,直流-直流电压升压电路一般通过固定电路得到一种电压,但有时电路中需要多种数值的电压,以适合电路的不同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直流-直流电压升压电路一般通过固定电路得到一种电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流-直流电压升压电路,可以用单片机编程控制,获得多个不同的电压数值,适合不同的应用场合。电路简单,方便实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技术由直流-直流转换控制电路专用芯片M34063的升压电路、可编程多路电压产生电路连接而成。可编程多路电压产生电路由电阻R3、R4、R5、R6,NPN三极管Ql、Q2、Q3组成,R3—端接M34063直流-直流转换控制电路专用芯片组成的升压电路的输出端VOUT,R3的另一端接M34063的管脚5,R4、R5、R6的一端互连,并连接到M34063的管脚5,R4的另一端接NPN三极管Ql的集电极,Ql的发射极接地,Ql的基极接单片机的控制端CONl,R5的另一端接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Q2的发射极接地,Q2的基极接单片机的控制端C0N2,R6的另一端接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Q3的发射极接地,Q3的基极接单片机的控制端C0N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用单片机编程控制,获得多个不同的电压数值,适合不同的应用场合。电路简单,方便实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由M34063直流-直流转换控制电路专用芯片的升压电路、可编程多路电压产生电路连接而成。可编程多路电压产生电路由电阻R3、R4、R5、R6,NPN三极管Ql、Q2、Q3组成,R3 —端接M34063直流-直流转换控制电路专用芯片组成的升压电路的输出端VOUT,R3的另一端接M34063的管脚5,R4、R5、R6的一端互连,并连接到M34063的管脚5,R4的另一端接NPN三极管Ql的集电极,Ql的发射极接地,Ql的基极接单片机的控制端C0N1,R5的另一端接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Q2的发射极接地,Q2的基极接单片机的控制端C0N2,R6的另一端接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Q3的发射极接地,Q3的基极接单片机的控制端C0N3。3通过以上附图,可了解该技术的原理和设计特点。本技术具有电路简单,成本低,实用可靠等特点。权利要求1.一种直流-直流电压升压电路,由直流-直流转换控制电路专用芯片M34063的升压电路、可编程多路电压产生电路连接而成,其特征是包括可编程多路电压产生电路,可编程多路电压产生电路由电阻R3、R4、R5、R6,NPN三极管Ql、Q2、Q3组成,R3 —端接M34063直流-直流转换控制电路专用芯片组成的升压电路的输出端VOUT,R3的另一端接M34063的管脚5,R4、R5、R6的一端互连,并连接到M34063的管脚5,R4的另一端接NPN三极管Ql的集电极,Ql的发射极接地,Ql的基极接单片机的控制端C0N1,R5的另一端接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Q2的发射极接地,Q2的基极接单片机的控制端C0N2,R6的另一端接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Q3的发射极接地,Q3的基极接单片机的控制端C0N3。专利摘要一种电压升压电路,该电路由直流-直流转换控制电路专用芯片M34063的升压电路﹑可编程多路电压产生电路连接而成,可以用单片机编程控制,获得多个不同的电压数值,适合不同的应用场合。电路简单,方便实用。文档编号H02M3/156GK202772794SQ20122043249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9日专利技术者不公告专利技术人 申请人:揭雪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流?直流电压升压电路,?由直流?直流转换控制电路专用芯片M34063的升压电路﹑可编程多路电压产生电路连接而成,其特征是包括可编程多路电压产生电路,可编程多路电压产生电路由电阻R3﹑R4﹑R5﹑R6,NPN三极管Q1﹑Q2﹑Q3组成?,R3一端接M34063直流?直流转换控制电路专用芯片组成的升压电路的输出端VOUT,R3的另一端接M34063的管脚5?,R4﹑R5﹑R6的一端互连,并连接到M34063的管脚5,?R4的另一端接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Q1的发射极接地,Q1的基极接单片机的控制端CON1,R5的另一端接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Q2的发射极接地,Q2的基极接单片机的控制端CON2,R6的另一端接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Q3的发射极接地,Q3的基极接单片机的控制端CON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揭雪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