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济型数控车床手动对刀装置,包括一组与机床主轴保持固定位置关系的、与机床绝缘的弹性触头和一个对刀显示装置,弹性触头安装在对刀装置的本体上,其端面构成对刀基准面,共有四个弹性触头,分别对刀具的中心高、距车床主轴的径向距离X和距车床夹盘端面的距离Z。当刀具与触头上的基准面刚刚接触时,显示器即给出信号。本对刀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各种型号的经济型或者简易型数控车床,对刀精度为±0.01毫米。(*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床附件,涉及到经济型数控车床对刀装置的改进。目前经济型数控车床在机械加工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数控车床在加工零件时往往要用几把不同类型的刀具,为了保证加工精度要求各个刀具的刀尖应位于车床主轴的轴线上,同时每把刀具的刀尖位置相对于编程时设定的刀尖参考点的位移量Xi、Zi值应当是已知的,其中Xi是垂直于主轴轴线的位移量,Zi是平行于主轴轴线的位移量,为此在加工前需要调整刀具刀尖的位置,称作对刀。但是经济型数控车床在出厂时大都不附带对刀装置。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使用试切零件的方法对刀,造成时间和材料的浪费。中国专利86206836号给出一种用于经济型数控车床的自动对刀装置,它的技术方案是在尾架上安装一个带有4个基准撞块的对刀装置,撞块与车床绝缘,分别与微机的PIO接口连接,当刀尖与撞块接触时,相应的PIO接点通过刀具与机床(地电平)连通,向微机内送入对刀信号,按预置的程序由微机控制进行自动对刀。这种对刀装置的缺点是①不能对刀具的中心高,即不能把刀尖准确地调整到主轴轴线上;②对刀装置的安装位置不好,使用不方便;③需要编专用对刀程序,由于各种不同的刀具需要不同的对刀程序,因而给使用带来很大的麻烦。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对刀具的Xi、Zi坐标,而且能对中心高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手动对刀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经济型数控车床手动对刀装置,可以装夹在车床的夹盘上,包括一组与机床主轴和夹盘端面保持固定位置关系的、与机床绝缘的弹性触头、一个指示刀具与弹性触头接触的电气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①、有4个安装在本体(5)上的弹性触头,本体(5)通过绝缘套(8)与套筒(10)紧配合,套筒(10)的轴线在触头(4)端部的平面E内,触头(1)端部的平面B与套筒(10)的轴线垂直,B面与套筒(10)上的定位面A平行并保持固定的距离Z,触头(2)端部的平面D和触头(3)端部的平面C与套筒(10)的轴线平行并保持固定的距离XN和XW,②、套筒(10)和本体(5)的中心有安装电池(9)和限流电阻(7)的空腔,由螺堵(11)和弹簧(16)将电池固定,显示器(13)安装在本体(5)上,电池(9)、套筒(10)、限流电阻(7)、显示器(13)和本体(5)相互连接构成串联支路。本技术的优点是①对刀功能强,可以对刀具的中心高;②结构简单,成本低廉;③对刀效率高,对4把刀只需要3~4分钟;④对刀精度高,可达±0.01毫米;⑤适用范围广,可以在各种经济型和简易型数控车床上使用。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本对刀装置总体结构图,图2是图1的右侧视图。图3是图2的K-K剖面局部视图。参见图1,本对刀装置由本体(5)和套筒(10)两个组件构成,本体(5)一端有一个空心轴(17)和一个与之同心的供校正用的环面(6),本体(5)的另一端安装着4个弹性触头(1)、(2)、(3)、(4),为了减少对刀时的运动障碍,除了安装弹性触头的部位以外,多余的金属尽量切除,因此本体(5)的另一端形成一个不规则的阶梯形状。套筒(10)是一个带有阶梯内孔和外法兰环的轴,法兰环上有一个与套筒(10)的轴线垂直的定位面A。当对刀装置安装到机床上时,A面应与机床夹盘的端面贴合。在阶梯内孔中的直径大的孔内压配一个用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套(8),本体(5)上的空心轴(17)压配在绝缘套(8)的内孔中。这样,本体(5)和套筒(10)就通过绝缘套(8)连成整体并保持相互绝缘。在套筒(10)和本体(5)的内孔中有安装电池(9)和限流电阻的空间,由弹簧(16)和螺堵(11)将电池固定,限流电阻(7)一端接电池的一极,例如正极,另一端与安装在本体(5)上的显示器(13)的一端连接,显示器的另一端与本体(5)连接。螺堵(11)与套筒(10)的内螺纹配合压紧弹簧(16)固定电池(9),这样套筒(10)┈电池(9)┈限流电阻(7)┈显示器(13)┈本体(5)构成一个开路的有源支路。触头(10)安装在本体(5)沿Z轴的最远端,其端面B与套筒(10)的轴线垂直,B面与套筒(10)上的定位面A平行而且保持固定的距离。触头(2)朝向套筒轴线的方向安装,其端面D与套筒轴线平行。触头(3)背对套筒轴线安装,其端面C与套筒轴线平行。C、D两平面至套筒轴线的距离是预先调定的,分别为XW和XN。触头(4)的端面E为对刀具中心高的基准面,套筒轴线位于E面中。C、D、E三个面相互平行。为了在使用中便于找正,本体(5)上加工出三个找正面(12)、(14)、(15),参见图2。平面(12)平行于(15)并与(14)垂直,平面(14)与触头端面C、D、E平行,当平面(14)处在水平位置时,C、D、E亦为水平,把套筒(10)夹持到车床夹盘上以后,套筒轴线即与车床主轴重合。由于定位面A紧贴夹盘端面,因此B面到夹盘端面的距离必定为预先调定的Z值,而C面和D面到主轴轴线的距离必定为XW和XN,同时E面即为车床主轴轴线所在的平面。4个弹性触头都安装在本体(5)上相应的孔内,由孔口的定位挡圈将触头限位,孔内有弹簧将触头向挡圈方向顶紧,挡圈可以通过压配合或者螺纹与孔口结合。弹性触头的安装方法还可以采用其他各种形式。使用本装置对刀时,当刀具的尖端接触到B、C、D、E其中的任何一个面时,该面即通过刀具与机床连接,也就是与套筒(10)连接,这时上面叙述过的由(10)┈(9)┈(7)┈(13)┈(5)构成的有源支路闭合,显示器(13)立即给出信号,表示刀具已经与对刀基准面接触。显示器可以采用光、声等多种形式。本实施例中采用发光二极管作显示器,参见图3。其点亮表示刀尖与对刀面接触。也可以采用蜂鸣器或其他发声器件作显示器。本装置的使用方法是1、装夹对刀装置,把对刀装置装夹在车床夹盘上,A面与夹盘端面靠紧。打表使校正环(6)径向跳动量小于0.01毫米,当被加工件的公差大于0.06毫米时,打表步骤可以取消。2、调整各刀具的中心高,转动夹盘,使触头(4)上的E面朝下并保持水平,利用手动进给和调整垫片的方法使刀尖刚好与E面接触,即发光二极管刚点亮,这时刀尖即位于主轴轴线上,将刀具的固定螺钉拧紧。3、对刀,将找正平面(15)转到水平位置,利用手动进给分别将4把刀具的刀尖与C面和B面或者D面和B面接触(以发光二极管点亮为准),由于Z、XW、XN均为已知,因此刀具的坐标与编程时设定的参考点的坐标差值△X、△Z即可计算出来。对外圆刀具时利用C面和B面,对内圆刀具时利用D面和B面,使用本对刀装置对刀时可以任意设定参考点,迅速确定刀尖实际位置与参考点之间的坐标差。权利要求1.一种经济型数控车床手动对刀装置,可以装夹在车床的夹盘上,包括一组与机床主轴和夹盘端面保持固定位置关系的、与机床绝缘的弹性触头、一个指示刀具与弹性触头接触的电气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①、有4个安装在本体(5)上的弹性触头,本体(5)通过绝缘套(8)与套筒(10)紧配合,套筒(10)的轴线在触头(4)端部的平面E内,触头(1)端部的平面B与套筒(10)的轴线垂直,B面与套筒(10)上的定位面A平行并保持固定的距离Z,触头(2)端部的平面D和触头(3)端部的平面C与套筒(10)的轴线平行并保持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济型数控车床手动对刀装置,可以装夹在车床的夹盘上,包括一组与机床主轴和夹盘端面保持固定位置关系的、与机床绝缘的弹性触头、一个指示刀具与弹性触头接触的电气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①、有4个安装在本体(5)上的弹性触头,本体(5)通过绝缘套(8)与套筒(10)紧配合,套筒(10)的轴线在触头(4)端部的平面E内,触头(1)端部的平面B与套筒(10)的轴线垂直,B面与套筒(10)上的定位面A平行并保持固定的距离Z,触头(2)端部的平面D和触头(3)端部的平面C与套筒(10)的轴线平行并保持固定的距离X↓[N]和X↓[W],②、套筒(10)和本体(5)的中心有安装电池(9)和限流电阻(7)的空腔,由螺堵(11)和弹簧(16)将电池固定,显示器(13)安装在本体(5)上,电池(9)、套筒(10)、限流电阻(7)、显示器(13)和本体(5)相互连接构成串联支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
申请(专利权)人:王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