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衣系统衣架驱动环线,解决了现有成衣系统中的驱动链轮不能对链条双侧驱动支撑,成衣系统只能以直线设置,不能很好地适应特殊厂房内成衣系统设置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成衣系统衣架驱动环线,包括链轮、环形布置的链条和设于链条上的若干驱动结构,链条联接在链轮上,其特征在于,该环线具有折角。(*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驱动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成衣系统中用于对衣架进行驱动行进的驱动环线。技术背景成衣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平行设置的环轨和链条,环轨和链条均为封闭的环形,在环轨的走向上设有若干工作站,在链条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驱动结构。链条联接在链轮上,环轨供衣架在其上行进。在链轮的带动下,链条可以沿着环轨的走向前行,衣架在环轨上的移动是靠驱动结构驱动的。在目标衣架前进至相应的工作站位置处,该工作站上的进站机构工作,从而把目标衣架承接到该工作站内。现有的成衣系统一般均是沿直线布置,工作站分布在环轨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这种成衣系统的布置方式要求厂房内部需要具有足够的长度,否则会影响到成衣系统中所设置工作站的数量,成衣系统的功效不能充分发挥。这种成衣系统中,环形链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只直径较大的链轮,链条与这两链轮上的驱动齿相啮合。这种链轮的直径相对较大,不便对其进行加工。另外,由于这种链轮设置在链条的环形圈内侧,对链轮外周面的结构没有特别的要求。但在一些长度不足的厂房内,如果仍以这种直线的方式对成衣系统进行布置,则一方面成衣系统内的工作站数量少,另一方面也不能对厂房内的空间进行有效利用。如果采取曲状布置环轨的方式,这既需要链轮对链条的外侧驱动支撑,又需要对链条的内侧进行驱动支撑,显然现有这种结构的链轮是不太适合于对链条进行双侧驱动支撑,否则链条上所设的驱动结构会与链轮上的驱动齿卡接在一起,而导致链条不能继续前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成衣系统衣架驱动环线,该环线能够有效利用厂房内的空间,便于在狭小厂房内对成衣系统进行设置。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成衣系统衣架驱动环线,包括链轮、环形布置的链条和设于链条上的若干驱动结构,链条联接在链轮上,其特征在于,该环线具有折角。环线上的折角是与厂房内的空间状况相适应的,与直线式布置的环线相比较,这种具有折角的环线目的是避开厂房内的障碍物,以期提高厂房内的空间利用率。对于链条在环线折角处的支撑,可以如下述的至少设置一对链轮,也可以是把与链条上所设驱动结构相扣接的导轨制成相应的角度,通过导轨与驱动结构的配合来实现对链条在环线折角处的支撑。作为优选,所述环线呈L形、U形、E形或Z形。环线所呈现的形状与厂房内的实际空间,以及对制衣的要求相适应,使得既满足厂房内的环线设置,又能够使环线正常运行。作为优选,在环线的折角处至少设置一对所述的链轮,其中的一只链轮设置在链条的内侧,另一个链轮设置在链条的外侧,至少一只链轮的周缘处设有若干供所述驱动结构在工作过程中容纳的缺口。链轮上的缺口位置和尺寸大小具有一定的要求,链条上的驱动结构行进至链轮位置处时,驱动结构与链轮上的一个缺口相对应,且该缺口应该能够完全容纳所述的驱动结构。一对链轮的周缘处可以均设置有所述的缺口,也可以是其中的一只链轮上设置有所述的缺口。如果所述的驱动结构以骑跨的方式设置在链条上,则两只链轮上均需要设置所述的缺口 ;如果驱动结构设置在链条的外侧,则设置在链条外侧的链轮上需要设置所述的缺口 ;如果驱动结构设置在链条的内侧,则设置在链条内侧的链轮上需要设置所述的缺口。链条上的驱动结构在运动到链轮位置处时,驱动结构能够恰好容纳在一个缺口内。作为优选,所述的缺口均布在链轮的周向上。链轮上相邻两个缺口的距离与链条上相邻两个驱动结构之间的距离相等,这方便了对链轮上缺口的加工。作为优选,所述的缺口为两个,这两个缺口沿链轮的径向设置。该链轮的直径与链条上相邻的两驱动结构之间的距离相对应,即链轮的半圆周长等于相邻两驱动结构之间的距离,这方便了对链轮直径的设定,且链轮的结构简单,缺口的设置对链轮强度的影响小。作为优选,所述缺口呈抛物线状。这能很好地适应缺口对驱动结构的容纳要求,驱·动结构能够顺畅地实现与缺口之间的脱离,而且缺口的设置对链轮的强度影响小。作为优选,所述缺口的深度小于链轮半径的一半。这进一步保证了链轮的强度。因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成衣系统衣架驱动环线可以根据厂房内的实际空间状况而具有折角,既可以避开厂房内的障碍物,又不影响环线的正工作,这种环线对厂房内的空间要求低,能够充分利用厂房内的空间,便于对驱动环线工作过程中的管理,以及方便衣架的流通。由于在链轮周缘处设有供驱动结构容纳的缺口,驱动结构在运动到链轮位置处时,驱动结构能够顺畅通过而不会与链轮卡接在一起,这种链轮能够满足对链条的双侧驱动支撑的要求。成衣系统可布置成曲状,成衣系统能够被设置在特殊厂房空间内,成衣系统上可以设置足够数量的工作站,既满足成衣系统对制衣的要求,又能够保证厂房内的空间利用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成衣系统衣架驱动环线中链轮与链条配合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成衣系统衣架驱动环线中链轮与链条配合在一起的一个方向上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成衣系统衣架驱动环线中链轮与链条配合在一起的另一个方向上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成衣系统衣架驱动环线一种布置方式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成衣系统衣架驱动环线另一种布置方式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成衣系统衣架驱动环线再一种布置方式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成衣系统衣架驱动环线又一种布置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成衣系统衣架驱动环线的结构包括链轮I、环形封闭布置的链条4和设于链条4上的若干驱动结构6,链条4联接在链轮I上,这些驱动结构6设于链条4的外侦U。链轮I呈圆盘状,在链轮I的外周面上均布有若干驱动齿3,这些驱动齿3与链轮I连为一体,这些驱动齿3用于和链条4相哨合。在链轮I的周缘处设有若干缺口 2,这些缺口 2沿链轮I的周向均布,缺口 2的开口朝向链轮I的外侧,在缺口 2的开口位置处并没有驱动齿3的设置。所述的驱动结构6包括滚轮和拨杆5,滚轮用于扣接在与链条4平行布置的轨道上,拨杆5朝向链条4的外侧伸出。在链轮I的驱动下,链条4沿其走向前进,链条4上的驱动结构6运动到链轮I位置处时,驱动结构6容纳在缺口 2内,并直至驱动结构6与链轮I相脱离。图中显示的缺口 2为两个,这两个缺口 2沿链轮I的径向设置。链轮I的半周长与链条4上相邻的两个驱动结构6之间的距离相等,在一个驱动结构6与缺口 2相脱离时,下游紧邻的一个驱动结构6进入到缺口 2内。这样周而复始,链轮I能够很顺畅地实现在链条4的正面对链条4进行驱动支撑。·缺口 2的形状呈抛物线形,且缺口 2的深度要略小于链轮I半径的一半。图4、5、6、7中示出的是环线的各种布置形状,它们的布置形状有U形、L形、E形和Z形,这些环线都有一个形状特点,即环线本身带有折弯,相应地,环线中的环轨7、链条4均以上述相应的方式进行布置。为保证对链条4的稳定支撑及链条4形状的保持,在环线的折弯处要求设置一对链轮1,其中的一只链轮I设置在链条4的外侧,另一只链轮I设置在链条4的内侧。而且,为便于链条4上所设驱动结构顺利通过链轮I处,根据驱动结构6在链条4上的设置位置(即驱动结构6的主体部分在链条4的外侧、驱动结构6的主体部分在链条4的内侧,或者驱动结构6的联接部位骑跨在链条4上),可以要求一只链轮I周缘处设有上述的缺口 2,或要求两只链轮I周缘处均设有上述的缺口 2,以便链条4在工作过程中,行进至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衣系统衣架驱动环线,包括链轮、环形布置的链条和设于链条上的若干驱动结构,链条联接在链轮上,其特征在于,该环线具有折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端文,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飞跃双星成衣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