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道晓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多腔储物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7237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包装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多腔储物盒。主要包括主盒体,主盒盖,主盒体内分别放置上分盒,中分盒,下分盒;上分盒,中分盒,下分盒的体积略低于主盒体的三分之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储物盒不仅在储存量上达到最大化的效果,而且内置的分盒可以自由移动,当储物盒闲置无需使用时,三个分盒可以放置在主盒体中,最大化的减小占用空间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包装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多腔储物盒
技术介绍
传统的储物盒多数为独腔机构设计,或者是在盒体内用隔板分隔出多个腔体,这样的结构设计无法有效地、充分地利用其可使用的储存空间,而且每一个储物盒占用位置是固定,当储物盒处于闲置状态时,多个储物盒需要占用的空间是叠加的。本申请人有见于上述习知传统储物盒的不足,秉持研究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利用专业眼光与专业知识,提出一个简单实用的解决方案,故提出本案之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存量大,占用空间小的新型储物盒。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主盒体,主盒盖,主盒体内分别放置上分盒,中分盒,下分盒。所述的上分盒,中分盒,下分盒的体积略低于主盒体的三分之一。所述的上分盒,中分盒,下分盒可从主盒体中取出并自由移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使得储物盒不仅在储存量上达到最大化的效果,而且内置的分盒可以自由移动,当储物盒闲置无需使用时,三个分盒可以放置在主盒体中,最大化的减小占用空间量。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I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主盒体1,主盒盖2,主盒体I内分别放置上分盒3,中分盒4,下分盒5 ;上分盒3,中分盒4,下分盒5的体积略低于主盒体I的三分之O本技术使用时,将上分盒3,中分盒4,下分盒5从主盒体I中取出,包括主盒体I在内用于分开放置物品;当本技术无须使用时,将上分盒3,中分盒4,下分盒5放置到主盒体I中,并盖上主盒盖2。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技术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本技术主要包括主盒体(I),主盒盖(2),主盒体(I)上设置主盒盖(2),其特征在于主盒体(I)内分别放置上分盒(3),中分盒(4),下分盒(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多腔储物盒,其特征在于上分盒(3),中分盒(4),下分盒(5)的体积略低于主盒体(I)的三分之一。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多腔储物盒,其特征在于上分盒(3),中分盒(4),下分盒(5)可从主盒体(I)中取出并自由移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包装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多腔储物盒。主要包括主盒体,主盒盖,主盒体内分别放置上分盒,中分盒,下分盒;上分盒,中分盒,下分盒的体积略低于主盒体的三分之一。本技术使得储物盒不仅在储存量上达到最大化的效果,而且内置的分盒可以自由移动,当储物盒闲置无需使用时,三个分盒可以放置在主盒体中,最大化的减小占用空间量。文档编号B65D77/04GK202765542SQ201220383210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4日专利技术者朱道晓 申请人:朱道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主盒体(1),主盒盖(2),主盒体(1)上设置主盒盖(2),其特征在于:主盒体(1)内分别放置上分盒(3),中分盒(4),下分盒(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道晓
申请(专利权)人:朱道晓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