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转剪床上下刀抽换结构,其包括床身以及通过刀座安装于床身的上、下刀,其中,所述床身至少有一侧上对应上、下刀的位置开设有上、下刀抽换窗口,所述上、下刀抽换窗口的底部安装有轴承,所述上、下刀于开设有抽换刀窗口的一端上开设有螺纹孔,换刀时,通过专用螺杆拧进螺纹孔抽出上、下刀,且所述上刀的中间部分安装有至少一个用于支撑上刀的辅助拆装部件。上述回转剪床上下刀抽换结构换刀时,利用螺杆拧进上、下刀端部的螺纹孔,将上、下刀从上、下刀抽换窗口抽出即可,装刀时,只需将上、下刀从上、下刀抽换窗口推进床身锁紧即可,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设计巧妙;而且操作方便快捷,提高了换刀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回转剪床,尤其涉及一种回转剪床的上下刀抽换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剪床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制造加工
,传统的剪床的上下刀固定方式是由螺栓固定在刀座架上,这种结构在刀的装拆上非常麻烦,增加了换刀时间,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转剪床上下刀抽换结构,其能够快速实现上、下刀的更换,操作简单、提高了换刀效率;以解决传统的剪床换刀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回转剪床上下刀抽换结构,其包括床身以及通过刀座安装于床身的上、下刀,其中,所述床身至少有一侧上对应上、下刀的位置开设有上、下刀抽换窗口,所述上、下刀抽换窗口的底部安装有轴承,所述上、下刀于开设有抽换刀窗口的一端上设置有抽换部件,且所述上刀的中间部分安装有至少一个用于支撑上刀的辅助拆装部件。特别地,所述上刀的中间部分间隔安装有两个辅助拆装部件。特别地,所述辅助拆装部件包括固定架和与固定架连接的支架,所述固定架固定于上刀座上,所述支架的一端和固定架上对应开设有连接孔,锲形块穿过连接孔将支架的一端卡于固定架上,所述锲形块的左右移动可以调节支架的上下位置,且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延伸有位于上刀下方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于上刀的正下方安装轴承。特别地,所述抽换部件包括开设于上、下刀端部的螺纹孔和配合螺纹孔设置的螺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回转剪床上下刀抽换结构在上、下刀被松开后,利用螺杆拧进上、下刀端部的螺纹孔,将上、下刀从上、下刀抽换窗口抽出即可,装刀时,只需将上、下刀从上、下刀抽换窗口推进床身锁紧即可,在抽换刀到过程中,轴承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床身与上、下刀的摩擦、碰撞造成的损坏,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设计巧妙;而且操作方便快捷,提高了换刀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I提供的回转剪床上下刀抽换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I提供的回转剪床上下刀抽换结构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I提供的回转剪床上下刀抽换结构的辅助拆装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I提供的回转剪床上下刀抽换结构的辅助拆装部件装配于上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请参阅图I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回转剪床上下刀抽换结构包括床身I以及通过刀座安装于床身I的上刀2和下刀3,所述床身I有一侧上对应上刀2和下刀3的位置开设有上刀抽换窗口 4和下刀抽换窗口 5,所述上刀抽换窗口 4和下刀抽换窗口 5的底部安装有轴承6,所述上刀2和下刀3于开设有抽换刀窗口的一端上开设有螺纹孔7,且所述上刀2的中间部分平行间隔安装有两个用于换刀时支撑上刀2的辅助拆装部件,所述辅助拆装部件包括固定架8和与固定架8连接的支架9, 所述固定架8固定于上刀座10上,所述支架9的一端和固定架8上对应开设有连接孔11,锲形块12穿过连接孔11将支架9的一端卡于固定架8上,且所述支架9的另一端延伸有位于上刀2下方的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上于上刀2的正下方安装轴承6,所述锲形块12的左右移动可以调节支架9的上下位置,从而配合与上刀2的位置避免上刀2在下落与轴承相碰时对刀的损坏。上述回转剪床上下刀抽换结构换刀时,当上刀2被松开后,上刀2下落到辅助拆装部件的支撑杆13安装轴承6的部位上,依靠支撑杆13对上刀2的支撑,利用专用螺杆拧进上刀2端部的螺纹孔7,将上刀2从上刀抽换窗口 4抽出即可,拆除下刀3时,下刀3松开后,只利用专用螺杆拧进下刀3端部的螺纹孔7,将下刀3从下刀抽换窗口 5抽出即可,装刀时,只需将上刀2和下刀3从上刀抽换窗口 4和下刀抽换窗口 5推进床身I锁紧即可,在抽换刀到过程中,轴承6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床身I或支撑杆13与上刀2和下刀3的摩擦、碰撞造成的损坏。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技术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一种回转剪床上下刀抽换结构,其包括床身以及通过刀座安装于床身的上、下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至少有一侧上对应上、下刀的位置开设有上、下刀抽换窗口,所述上、下刀抽换窗口的底部安装有轴承,所述上、下刀于开设有抽换刀窗口的一端上设置有抽换部件,且所述上刀的中间部分安装有至少一个用于支撑上刀的辅助拆装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回转剪床上下刀抽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的中间部分间隔安装有两个辅助拆装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I或2任一项所述的回转剪床上下刀抽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拆装部件包括固定架和与固定架连接的支架,所述固定架固定于上刀座上,所述支架的一端和固定架上对应开设有连接孔,锲形块穿过连接孔将支架的一端卡于固定架上,所述锲形块的左右移动可以调节支架的上下位置,且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延伸有位于上刀下方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于上刀的正下方安装轴承。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回转剪床上下刀抽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换部件包括开设于上、下刀端部的螺纹孔和配合螺纹孔设置的螺杆。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回转剪床上下刀抽换结构,其包括床身以及通过刀座安装于床身的上、下刀,其中,所述床身至少有一侧上对应上、下刀的位置开设有上、下刀抽换窗口,所述上、下刀抽换窗口的底部安装有轴承,所述上、下刀于开设有抽换刀窗口的一端上开设有螺纹孔,换刀时,通过专用螺杆拧进螺纹孔抽出上、下刀,且所述上刀的中间部分安装有至少一个用于支撑上刀的辅助拆装部件。上述回转剪床上下刀抽换结构换刀时,利用螺杆拧进上、下刀端部的螺纹孔,将上、下刀从上、下刀抽换窗口抽出即可,装刀时,只需将上、下刀从上、下刀抽换窗口推进床身锁紧即可,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设计巧妙;而且操作方便快捷,提高了换刀效率。文档编号B23D15/00GK202763162SQ20122039977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3日专利技术者任晨辉 申请人:无锡市欣华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转剪床上下刀抽换结构,其包括床身以及通过刀座安装于床身的上、下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至少有一侧上对应上、下刀的位置开设有上、下刀抽换窗口,所述上、下刀抽换窗口的底部安装有轴承,所述上、下刀于开设有抽换刀窗口的一端上设置有抽换部件,且所述上刀的中间部分安装有至少一个用于支撑上刀的辅助拆装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晨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欣华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