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溜冰鞋鞋座组件,包括有:一靴座、一底座、两缓冲轴承以及两轮轴,该底座设置在靴座底部且具有一弓形块与两外支撑臂,弓形块上形成有两内支撑臂以与外支撑臂相对应。该缓冲轴承以嵌入方式分别设置在相对应内支撑臂末端与外支撑臂末端,该两轮轴分别贯穿相对应的外内支撑臂末端、外支撑臂末端以及缓冲轴承,底座以刚性材料制造而能提供使用者稳定移动的效果,该内支撑臂连接端通过缓冲轴承而间接相互连结,缓冲轴承则提供内支撑臂连接端与外支撑臂连接端之间的缓冲作用,以此可提供溜冰鞋使用者缓冲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溜冰鞋,特别涉及一种溜冰鞋鞋座组件,其具有良好的避震性且能够令溜冰鞋穿戴者稳定移动而避免鞋轮位移、偏离原本路径、打滑。
技术介绍
传统常见的溜冰鞋依照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分有直排轮式溜冰鞋、四轮式溜冰鞋及三轮式溜冰鞋等。请参照图8,传统的溜冰底座是固定在一鞋具底部,其包含有一本体90、两固定杆901、两缓冲件91以及两轮轴92。·两固定杆901自本体90向下伸出。两缓冲件91大致上呈V形,设置在本体90底部而分别对应两固定杆901。各缓冲件91可由橡胶等略具弹性的材料制造,且分别具有一轴承部910、一固定臂911以及一锁固臂912。轴承部910上贯穿形成有穿孔。固定臂911自轴承部910突伸出并且连接端设置在本体90底面。锁固臂912自轴承部910突伸出并且连接端通过固定件902而固定在相对应的固定杆901上。两轮轴92分别贯穿相对应轴承部910的穿孔,各轮轴92两端可分别安装一鞋轮。当溜冰底座与靴子以及鞋轮组装成为一完整溜冰鞋后,V形缓冲件91可在使用者穿戴溜冰鞋时,发挥缓冲并且吸收震动的效果。然而,由于V形缓冲件91以弹性材料制造,刚性不足,且涵盖了轴承部910、作为支架的的固定臂911以及锁固臂912等需要充分刚性的零件,当使用者以溜冰鞋转弯时,容易造成V形缓冲件91过度变形,导致鞋轮与地面之间失去应有的摩擦力而产生打滑或是偏离预定路径等问题,进而危害到使用者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传统溜冰鞋底座组件的V形缓冲件以弹性材料制造而刚性不足,且涵盖轴承部、支架等需要充分刚性的零件等缺点,为了改良其不足与缺失,进而创作出一种溜冰鞋鞋座组件。本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溜冰鞋鞋座组件,其具有良好的避震性且能够令溜冰鞋穿戴者稳定移动而避免鞋轮位移、偏离原本路径、打滑。为达上述目的,令所述溜冰鞋鞋座组件包括有一靴座,用于安装一靴子到达靴座上;一底座,设置在靴座底部,以刚性材料制造,且有一固定板、一弓形块以及两外支撑臂,该固定板设置在靴座底部,该弓形块形成在固定板底部,且具有一凹弧面以及两内支撑臂,该凹弧面形成在弓形块底部且朝向背对靴座的方向,该两内支撑臂分别沿前、后方向向下倾斜延伸,且各内支撑臂的末端为一连接端,且该连接端上分别贯穿形成有一穿孔,该两外支撑臂形成在固定板底部并且使得弓形块位于两外支撑臂之间,两外支撑臂分别朝对向对应的内支撑臂向下倾斜延伸,且各外支撑臂的末端为一连接端,在该连接端上贯穿形成有一组装孔,此外各外支撑臂连接端形成有一与该组装孔相连通的结合槽;两缓冲轴承,是以弹性材料制造,分别嵌入且设置在该外支撑臂连接端的结合槽中,该各缓冲轴承上分别贯穿形成有一轴孔,此外,在各缓冲轴承上形成有一与该轴孔相连通的装配槽以供相对应内支撑臂连接端嵌入且设置在该装配槽中;以及两轮轴,该各轮轴分别以可转动方式贯穿设置在对应的内支撑臂穿孔、外支撑臂组装孔以及缓冲轴承轴孔之中;其中,该各内支撑臂连接端被包覆于对应的缓冲轴承的装配槽之中,而该缓冲轴承又被包覆于对应的外支撑臂的结合槽,使得内支撑臂连接端通过缓冲轴承而间接相互连结,缓冲轴承则提供内支撑臂连接端与外支撑臂连接端之间的缓冲作用。优选地,所述固定座、各内支撑臂与对应的外支撑臂之间形成有一缓冲空间。优选地,所述底座前端设置有一制动块。 通过上述技术手段,本案具有下列优点I.该底座的固定板、弓形块、内支撑臂与外支撑臂均以刚性较高不易变形的塑胶或其他材料制造,可避免受到外力而变形,故当溜冰鞋穿戴者在各种请况移动、转弯,使得该外支撑臂或内支撑臂因压力而沿该轮轴变形移动,进而导致该外支撑臂或内支撑臂挤压该缓冲轴承时,可通过该缓冲轴承的弹性将该外支撑臂或内支撑臂回弹至正常位置,让溜冰鞋穿戴者回复直行状态,轮轴与其上的鞋轮较不易因为底座变形而产生位移、偏离原本路径、打滑等问题,进而避免穿戴者跌倒受伤。2.该内支撑臂连接端、缓冲轴承以及外支撑臂连接端以相互嵌入方式进行结合,并且缓冲轴承衬垫在内支撑臂连接端与外支撑臂连接端之间,提供缓冲作用,故当溜冰鞋穿戴者在各种地面移动时,缓冲轴承可提供不同程度的减震作用,避免穿戴者受到冲击而受伤。3.弓形块底部的凹弧面结构使得弓形块略具些微弹性,提供缓冲作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立体外观图。图3是本技术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侧面视图。图5是本技术侧面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配合鞋轮的一立体外观图。图7是本技术配合鞋轮的另一立体外观图。图8是传统溜冰鞋底座组件立体外观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请参照图I到图3,本技术溜冰鞋鞋座组件包括有一靴座10、一底座20、两缓冲轴承30以及两轮轴40。该靴座10用于安装一靴子到达靴座10上。请进一步参照图4与图5,该底座20设置在靴座10底部,以刚性材料制造,且有一固定板21、一弓形块22以及两外支撑臂27,该固定板21设置在靴座10底部,该弓形块22形成在固定板21底部,且具有一凹弧面220以及两内支撑臂221,该凹弧面220形成在弓形块22底部且朝向背对靴座10的方向,两内支撑臂221分别沿前、后方向向下倾斜延伸,且各内支撑臂221的末端为一连接端,且连接端上分别贯穿形成有一穿孔225,两外支撑臂27形成在固定板21底部并且使得弓形块22位于两外支撑臂27之间,两外支撑臂27分别朝对向对应的内支撑臂221向下倾斜延伸,且各外支撑臂27的末端为一连接端,连接端上贯穿形成有一组装孔275,此外各外支撑臂27连接端形成有一与组装孔275相连通的结合槽 270。请进一步参照图6与图7,两缓冲轴承30是以弹性材料制造,分别嵌入且设置在外支撑臂27连接端的结合槽270中,各缓冲轴承30上分别贯穿形成有一轴孔300,此外,在各缓冲轴承30上形成有一与轴孔300相连通的装配槽310以供相对应内支撑臂221连接端嵌入且设置在装配槽310中,且每一内支撑臂221的穿孔225与相对应的外支撑臂27的组装孔275以及相对应的缓冲轴承30的轴孔300位在同一轴心线上。各轮轴40分别以可转动方式贯穿设置在对应的内支撑臂221的穿孔225、外支撑臂27的组装孔275以及缓冲轴承30的轴孔300之中。此外,各轮轴40两端可分别安装有一鞋轮60。其中,各内支撑臂221连接端被包覆于对应的缓冲轴承30的装配槽310之中,而该缓冲轴承30又被包覆于对应的外支撑臂27的结合槽270,使得内支撑臂221连接端通过缓冲轴承30而间接相互连结,缓冲轴承30则提供内支撑臂221连接端与外支撑臂27连接端之间的缓冲作用。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该固定座、各内支撑臂221与对应的外支撑臂27之间形成有一缓冲空间28,以此可改进缓冲效果。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该底座20前端设置一制动块50。通过上述技术手段,本案具有下列优点I.底座20的固定板21、弓形块22、内支撑臂221与外支撑臂27均以刚性较高不易变形的塑胶或其他材料制造,可避免受到外力而变形,尤其是当溜冰鞋穿戴者在各种路况移动、转弯,使得该外支撑臂27或内支撑臂221因压力而沿该轮轴40变形移动,进而导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溜冰鞋鞋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靴座,用于安装一靴子到达靴座上;一底座,设置在靴座底部,以刚性材料制造,且有一固定板、一弓形块以及两外支撑臂,该固定板设置在靴座底部,该弓形块形成在固定板底部,且具有一凹弧面以及两内支撑臂,该凹弧面形成在弓形块底部且朝向背对靴座的方向,该两内支撑臂分别沿前、后方向向下倾斜延伸,且各内支撑臂的末端为一连接端,且该连接端上分别贯穿形成有一穿孔,该两外支撑臂形成在固定板底部并且使得弓形块位于两外支撑臂之间,两外支撑臂分别朝对向对应的内支撑臂向下倾斜延伸,且各外支撑臂末端为一连接端,在该连接端上贯穿形成有一组装孔,此外各外支撑臂连接端形成有一与该组装孔相连通的结合槽;两缓冲轴承,是以弹性材料制造,分别嵌入且设置在该外支撑臂连接端的结合槽中,该各缓冲轴承上分别贯穿形成有一轴孔,此外,在各缓冲轴承上形成有一与该轴孔相连通的装配槽以供相对应内支撑臂连接端嵌入且设置在该装配槽中;以及两轮轴,该各轮轴分别以可转动方式贯穿设置在对应的内支撑臂穿孔、外支撑臂组装孔以及缓冲轴承轴孔之中;其中,该各内支撑臂连接端被包覆于对应的缓冲轴承的装配槽之中,而该缓冲轴承又被包覆于对应的外支撑臂的结合槽,使得内支撑臂连接端通过缓冲轴承而间接相互连结,缓冲轴承则提供内支撑臂连接端与外支撑臂连接端之间的缓冲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泰亨,
申请(专利权)人:民舜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