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残留液输液器滴壶的排气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3532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残留液输液器滴壶的排气柱,所述的排气柱在滴斗内部分的侧壁设置有若干竖直整齐排列的进液口;所述的进液口的下端与滴斗底部的内壁平齐;所述的进液口为狭长细缝状,进液口由两部分组成:长方形的主体部和主体部下方的倒置梯形的滴液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排气柱的进液口与滴斗底部平齐,因此,滴斗中无残留药液,更环保、科学;2、一方面利用了液体的表面张力来实现自排气的功能,另一方面通过特殊设计迅速破坏表面张力使药液能顺利通过;进液口的结构精巧,设计独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残留液输液器的排气柱,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输液器是医院常用的医疗器械之一,主要用于重力式静脉输液。一般是由静脉针、护帽、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壶组件、瓶塞穿刺器、进气管空气过滤器连接组成。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瓶内液体顺着输液软管流入滴壶,当滴壶水柱压力大于静脉压时,瓶内的液体顺着软管流入经脉。滴壶组件一般由上下两部分腔室组成,中间以隔离盖隔开,一滴液管连通滴壶的上下两部分;滴壶上部分的顶端为输液接口,通过输液软管、瓶塞穿刺器与输液瓶连通;滴壶下部分为滴斗,其底部为输液接口,通过输液软管、经脉针与人体的经脉连通。滴壶下部分为漏斗状的滴斗,滴斗的中空通孔插接中空的排气柱,排气柱在滴壶外侧的部分为输液软管的连接柱,排气柱在滴壶内的部分的上半段的侧壁开有进液口,滴斗中的药液得以通过进液口进入排气柱的中空部分。这种滴壶组件存在一些缺陷1、由于排气柱在进液口的下端较滴斗底部高,因此,药液在滴斗内有残留;2、排气柱的进液口的设计不合理,导致不能起到自排气和无残留液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无残留液输液器滴壶的排气柱,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残留液输液器滴壶的排气柱,所述的排气柱在滴斗内部分的侧壁设置有若干竖直整齐排列的进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口的下端与滴斗底部的内壁平齐;所述的进液口为狭长细缝状的倒置梯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小龙邹绍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