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外科手术体位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3327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6:11
一种婴幼儿外科手术体位固定装置,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它包括底板、固定板、活动板,固定板与活动板的相向内侧均设有柔软材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上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插杆及接插筒,插杆的一端与活动板连接,插杆的另一端处于接插筒中并与接插筒作滑动配合,接插筒的筒壁设有与接插筒腔体连通的螺孔,螺孔中安装有紧固螺钉,接插筒与安装在底板上的支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细微调节活动板,根据婴幼儿患者的体形,准确的调节到适合婴幼儿患者侧卧的位置,增强了婴幼儿舒适度,更便于手术的进行;另外在调节的过程,能快速、方便地调节,大大节约了手术准备时间,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婴幼儿外科手术体位固定装置。技术背景 目前,在对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或清创缝合时,当手术部位在上半身体侧时,患者需要侧卧,为维持侧卧姿势通常采用棉布垫临时固定患者的姿势。对于婴幼儿患者来说,由于婴幼儿自制力较差,不能持久的保持侧卧姿势,需要医务人员按住病人才能手术,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体位固定也不稳定。中国专利CN201030011公开了一种“小儿外科用手术体位固定器”,该技术由底板、固定板、活动插板构成,底板左端上面连接着固定板,固定板的内侧设有海绵垫,在底板右端上面均匀的开有多条纵向的燕尾槽;活动插板内壁也设有海绵垫,外壁两端分别设有手指孔,活动插板通过其下端的燕尾和底板上面的燕尾槽与底板插接组合在一起。该技术虽然能使小儿患者持久的保持侧卧位姿势,但是,该技术其活动插板对应的燕尾槽位置过于固定,不方便针对小儿的体位做细微的调节,另外,在调整活动插板时,需要从燕尾槽抽出后再插到另一燕尾槽上,操作时间长且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使婴幼儿患者持久的保持侧卧姿势并能进行细微调节的婴幼儿外科手术体位固定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婴幼儿外科手术体位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固定板、活动板,固定板与活动板的相向内侧均设有柔软材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上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插杆及接插筒,插杆的一端与活动板连接,插杆的另一端处于接插筒中并与接插筒作滑动配合,接插筒的筒壁设有与接插筒腔体连通的螺孔,螺孔中安装有紧固螺钉,接插筒与安装在底板上的支架固定连接。使用时,松开紧固螺钉,根据婴幼儿患者的体形,把活动板及在接插筒中滑动的插杆移动到适合婴幼儿患者侧卧的位置,旋紧紧固螺钉,紧固螺钉顶住插杆,即可将插杆与接插筒固定在一起。作为本技术的优先方案,所述柔软材料层为海绵层或橡胶层。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优先方案,为方便活动板移动操作,所述活动板上设有把手。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能细微调节活动板,根据婴幼儿患者的体形,准确的调节到适合婴幼儿患者侧卧的位置,增强了婴幼儿舒适度,更便于手术的进行;另外在调节的过程,能快速、方便地调节,大大节约了手术准备时间,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这种婴幼儿外科手术体位固定装置,包括底板I、固定板2、活动板3,固定板2与活动板3的相向内侧均设有海绵层4,活动板3上设有调节机构5,调节机构5包括插杆501及接插筒502,插杆501的一端与活动板3连接,插杆501的另一端处于接插筒502中并与接插筒502作滑动配合,接插筒502的筒壁设有与接插筒502腔体连通的螺孔503,螺孔503中安装有紧固螺钉504,接插筒502与安装在底板I上的支架6固定连接。使用时,松开紧固螺钉504,根据婴幼儿患者的体形,把活动板3及在接插筒502中滑动的插杆501移动到适合婴幼儿患者侧卧的位置,旋紧紧固螺钉504,紧固螺钉504顶住插杆501,即可将插杆501与接插筒502固定在一起。为方便活动板3移动操作,活动板3设有把手7。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均为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所覆至Jhl o权利要求1.一种婴幼儿外科手术体位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固定板、活动板,固定板与活动板的相向内侧均设有柔软材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上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插杆及接插筒,插杆的一端与活动板连接,插杆的另一端处于接插筒中并与接插筒作滑动配合,接插筒的筒壁设有与接插筒腔体连通的螺孔,螺孔中安装有紧固螺钉,接插筒与安装在底板上的支架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婴幼儿外科手术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材料层为海绵层或橡胶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幼儿外科手术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活动板上设有把手。专利摘要一种婴幼儿外科手术体位固定装置,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它包括底板、固定板、活动板,固定板与活动板的相向内侧均设有柔软材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上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插杆及接插筒,插杆的一端与活动板连接,插杆的另一端处于接插筒中并与接插筒作滑动配合,接插筒的筒壁设有与接插筒腔体连通的螺孔,螺孔中安装有紧固螺钉,接插筒与安装在底板上的支架固定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能细微调节活动板,根据婴幼儿患者的体形,准确的调节到适合婴幼儿患者侧卧的位置,增强了婴幼儿舒适度,更便于手术的进行;另外在调节的过程,能快速、方便地调节,大大节约了手术准备时间,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文档编号A61G13/12GK202761632SQ20122048697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0日专利技术者陈晓君, 詹美琼, 陈舜卿 申请人: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幼儿外科手术体位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固定板、活动板,固定板与活动板的相向内侧均设有柔软材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上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插杆及接插筒,插杆的一端与活动板连接,插杆的另一端处于接插筒中并与接插筒作滑动配合,接插筒的筒壁设有与接插筒腔体连通的螺孔,螺孔中安装有紧固螺钉,接插筒与安装在底板上的支架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君詹美琼陈舜卿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