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医用颈托,所述的医用颈托包括一前托板及一后托板及搭扣,所述的后托板上端设置有一后脑勺支撑部,所述的后脑勺支撑部上表面设置有一减震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改进的医用颈托,采用在后托板上端设置后脑勺支撑部的结构,同时在后脑勺支撑部上设置一由弹性材料制作的减震层,提高颈托与人体曲线的吻合度,本颈托适合卧床的病人,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中的护理器具,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改进的医用颈托。技术背景颈托的作用是治疗颈椎病及颈椎创伤和颈椎手术后的外用固定用具,目前国际和国内均有一些围领颈托产品。但对于卧床的病人使用的颈托,结构上还是不尽人意,同时,现有医用颈托和人体颈部曲线吻合较差,固定效果不好,即不能完全限制颈部的旋转和上下运动。佩戴时间久了,会使接触部位的皮肤疼痛,如专利号为200720181681,名称为“医用围领颈托”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用围领颈托,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围领前片,围领后片,前支撑环,后支撑片和尼龙搭扣;其中的前支撑环固定设置在围领前片中部的外侧面,后支撑片固定设置在围领后片中部的外侧面,前支撑环上部的两侧设置有尼龙搭扣与穿设在后支撑片上的尼龙搭扣相连接,把围领前片和围领后片之间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其对于卧床的病人就会出现无法舒适地使用枕头的缺陷。同时容易对耳朵部位造成压迫现象。有如专利号为200720005951,名称为“一种颈部牵引固定器”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颈部牵引固定器,包括有由上而下排列的三层气囊,相邻两层气囊之间为部分连接,每层气囊具有两个端部,所述每层气囊端部之间通过搭扣粘连,上层气囊与第二三层气囊相邻接表面的一端设有径向上内、外两个用于粘连所述两层气囊的至少两对粘扣,另一端设有与此端对称的粘扣,所述粘扣位于所述表面的径向。其公开的结构虽然可以具有与人体曲线较高的吻合度,但其支撑支架是采用充气形式的。整体的支撑强度不高,不适合需要高强度支撑的病人,充气后的高度较高更无法适用于卧床的病人,使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陷的,具有较高支撑强度,同时具有与人体曲线吻合度较高的,改进的医用颈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医用颈托,所述的医用颈托包括一前托板及一后托板及搭扣,关键在于所述的后托板上端设置有一后脑勺支撑部。为了使病人的头部可以更好得与颈托贴合,在所述的后脑勺支撑部上表面设置有一减震层。为了是病人的耳朵不会被颈托压迫到,在所述的前托板靠近后托板的上部边缘设置有护耳层。为了提高增加颈托的支撑强度,提高护理的效果,在所述的前托板上设置有加强架。为了提高颈托的透气性,防止与颈托接触的皮肤发生溃烂,在所述的减震层上设有多条的凹槽。为了进一步提高透气性,在所述的后脑勺支撑部上设置有多个的透气孔。本技术的改进的医用颈托,采用在后托板上端设置后脑勺支撑部的结构,同时在后脑勺支撑部上设置一由弹性材料制作的减震层,提高颈托与人体曲线的吻合度,本颈托适合卧床的病人,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至图2所示,一种改进的医用颈托,所述的医用颈托包括一前托板I及一后托板2及搭扣,所述的后托板上端设置有一后脑勺支撑部21。后脑勺支撑部21可以使卧床的病人在使用枕头的时候不会因为颈托的隆起而觉得不舒服,可以平滑过渡到枕头上,使用的舒适性较好。搭扣用于将前托板I与后托板2扣合起来,所述的搭扣可为现有技术中 的带式或者扣环式。所述的后脑勺支撑部21上表面设置有一减震层22。减震层22可以提高颈托与人体曲线的吻合度,同时橡胶材质制作的减震层22可随着人体施加的压力而产生一定的变形,提高舒适度。所述的前托板I靠近后托板2的上部边缘设置有护耳层11。护耳层11为软性的材料制作,如橡胶等。护耳层11可防止病人的耳朵长时间接触到颈托而被压迫。所述的前托板I上设置有加强架12。加强架12可以提高颈托的整体强度,所述的加强架12可以用铆钉连接在前托板I上。加强架12为十字形。所述的减震层22上设有多条的凹槽23。凹槽23可以提高颈托的透气性,防止与颈托接触的皮肤发生溃烂。所述的后脑勺支撑部21上设置有多个的透气孔24。透气孔24的形状可以为长条形或者为圆形或者为椭圆形。透气孔24可增加颈托的透气性。本技术的改进颈托可起到制动的保护颈椎,减少神经的磨损,减轻椎间关节创伤性反应,并有利于组织水肿的消退和巩固疗效。根据人体肩颈的形状设计,颈托四周有透气孔、前部有加强架加固,有粘扣,可调节大小,主要用于颈椎骨折固定,脱位复位固定坐寸ο如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前托板I上设置有加强架12,后脑勺支撑部21上表面设置有一减震层22,其减震层22上设有多条的凹槽23,其他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均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医用颈托,所述的医用颈托包括一前托板(I)及一后托板(2)及搭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托板上端设置有一后脑勺支撑部(2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进的医用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脑勺支撑部(21)上表面设置有一减震层(22)。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进的医用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托板(I)靠近后托板(2)的上部边缘设置有护耳层(11)。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进的医用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托板(I)上设置有加强架(1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医用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层(22)上设有多条的凹槽(23)。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医用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脑勺支撑部(21)上设置有多个的透气孔(24)。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医用颈托,所述的医用颈托包括一前托板及一后托板及搭扣,所述的后托板上端设置有一后脑勺支撑部,所述的后脑勺支撑部上表面设置有一减震层。本技术的改进的医用颈托,采用在后托板上端设置后脑勺支撑部的结构,同时在后脑勺支撑部上设置一由弹性材料制作的减震层,提高颈托与人体曲线的吻合度,本颈托适合卧床的病人,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文档编号A61F5/055GK202761501SQ20122046245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1日专利技术者侯晓敏, 彭贤娟 申请人: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医用颈托,所述的医用颈托包括一前托板(1)及一后托板(2)及搭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托板上端设置有一后脑勺支撑部(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晓敏,彭贤娟,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