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电热变功率蓄能农业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1591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电热变功率蓄能农业大棚,包括地面(1)、墙体(2)、大棚框架(3);所述的农业大棚内铺设苗床(8);所述的农业大棚上设有太阳能光伏电池(4);所述的地面(1)和墙体(2)上设有电热终端(5);所述的太阳能光伏电池(4)通过导电电路与所述的电热终端(5)直接连接;所述的电热终端(5)设有智能型电热器件和相变储能材料。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非蓄电、非逆变太阳能光伏电热,在太阳能光热大棚温室效应的基础上,结合显热、潜热蓄能材料的蓄能,可以全不需要辅助互补能源;也可以与其他能源互补,而达到最完美的节能、环保和可再生能源、生态环境材料等技术的集成综合应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生产技术的
,涉及农业生产中的大棚技术,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电热变功率蓄能农业大棚
技术介绍
大棚的温室效应给寒冷地区或反季节的农业栽培提供了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但至今仍存在一些关键性技术瓶颈,制约着室内农业现代产业化的发展,特别是在高寒地区。随着全球能源形势的日趋紧张,节能与环保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传统的燃煤、燃气供热方式以及多种恒功率电热供热方式等,已无法满足现有城乡建筑、设施供热(暖)的环保、节能要求。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控制环境污染,近年来涌现出诸多供热新技术和新模式,例如利用低谷电的供热供暖技术,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太阳能集热器和水源或空气源热泵并、串联供热技术等。然而,现有新型供热方式各自仍存在一定缺陷,甚至是无法解决的致命缺陷,直接影响着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发展。例如,低谷电供热方式虽然提高了能源的有效利用,但只能满足冬季供暖需求,更不用说非谷期电热供暖,同时也都还是以二次能源为主;太阳能集热器受地区、昼夜、气候和季节日照采集率变化和储能输送方法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所提供热水的温度不稳定,即使采用大储罐进行显热储能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太阳能光伏电热变功率蓄能农业大棚,包括地面(1)、墙体(2)、大棚框架(3);所述的农业大棚内铺设苗床(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业大棚上设有太阳能光伏电池(4);所述的地面(1)和墙体(2)上设有电热终端(5);所述的太阳能光伏电池(4)通过导电电路与所述的电热终端(5)直接连接;所述的电热终端(5)设有智能型电热器件和相变储能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崇钧程巍宋文波程晓龙肖毅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科华新型材料应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