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盘驱动装置。该光盘驱动装置具有:金属制的外装壳体(1)和被容纳在所述外装壳体(1)内的内部单元(2),而且,所述内部单元(2)具有:光拾取单元(8),其用于对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现;和印刷布线板(10),其搭载了与所述光拾取单元(8)电连接并且用于在与外部的电子设备之间经由外部连接电缆(10)进行电信号的交换的连接器(11b),所述外装壳体(1)具有用于使所述连接器(11b)向外部突出的开口部(3d),所述连接器(11b)构成为:在相对于连接器(11b)从所述开口部(3d)突出的方向呈交叉的方向上与所述外部连接电缆(10)连接,所述外部连接电缆(10)从所述连接器(11b)以沿着所述外装壳体(1)的表面的状态被延伸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对光盘进行记录或再现的光盘驱动装置及布线构造。
技术介绍
当前,用于对DVD、蓝光光盘(BD)等光盘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现的光盘驱动装置,搭载于游戏设备、记录器、播放器等电子设备。这种光盘驱动装置,具有用于对光盘进行光学上的记录/再现的光拾取单元;使光盘旋转驱动的旋转驱动装置;以及包括使光拾取单元向光盘的半径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等内部单元。此外,光盘驱动装置具有用于容纳该内部单元的导电性且金属制的外装壳体。如专利文献I所示,以往,硬盘等信息记录再现装置,为了对内部单元的防尘以及·屏蔽向外部的辐射噪声,而在金属制的外装壳体内容纳了内部单元。同样的理由,在光盘驱动装置中,在金属制的外装壳体内容纳了内部单元。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JP特开2001-291985号公报专利技术概要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如上述光盘驱动装置那样的在外装壳体内容纳有内部单元的装置中,在内部单元与外部的电子设备之间,也需要针对从用于交换电信号的布线周围辐射的噪声的对策。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鉴于这样的现状,其目的在于,降低从用于被容纳在外装壳体内的内部单元与外部的电子设备之间交换电信号的布线周围辐射的噪声。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以如下方式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提供光盘驱动装置,具有金属制的外装壳体和被容纳在所述外装壳体内的内部单元,而且,所述内部单元具有光拾取单元,其用于对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现;和印刷布线板,其搭载了与所述光拾取单元电连接并且用于在与外部的电子设备之间经由外部连接电缆进行电信号的交换的连接器,所述外装壳体具有用于使所述连接器向外部突出的开口部,所述连接器构成为在相对于连接器从所述开口部突出的方向呈交叉的方向上与所述外部连接电缆连接,所述外部连接电缆从所述连接器以沿着所述外装壳体的表面的状态被延伸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提供第一方式记载的光盘驱动装置,所述外装壳体具有凹部,该凹部具有从所述外装壳体的外表面向内部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开口部被形成在所述凹部的底部,所述外部连接电缆从所述连接器以沿着所述倾斜面的状态被延伸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提供第一或第二方式记载的光盘驱动装置,所述印刷布线板具有包围所述连接器的周围的接地图案,所述接地图案与所述外装壳体的所述开口部的周缘部电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式,提供一种布线构造,具有金属制的外装壳体;和被容纳在所述外装壳体内的内部单元,而且,所述内部单元具有搭载了连接器的印刷布线板,该连接器用于在与外部的电子设备之间经由外部连接电缆进行电信号的交换,所述外装壳体具有用于使所述连接器向外部突出的开口部,所述连接器构成为在相对于连接器从所述开口部突出的方向呈交叉的方向上与所述外部连接电缆连接,所述外部连接电缆从所述连接器以沿着所述外装壳体的表面的状态被延伸设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降低从用于在被容纳于外装壳体的内部单元与外部的电子设备之间交换电信号的布线周围辐射的噪声。 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这些方式及特征,会通过与针对附图的优选实施方式相关的以下的说明而得以明确。在附图中,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盘驱动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分解了外装壳体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光盘驱动装置的内部单元的概略结构的概略俯视图。图4是表示在第一壳体内容纳了内部单元的状态的俯视图。图5是局部表示安装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并在外装壳体内容纳了内部单元的完成状态的构造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第一壳体与控制电路块的印刷布线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在图6中去除了印刷布线板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在控制电路块中接口用的连接部分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图9是表示第一壳体的开口部的周缘部与印刷布线板的接地图案之间的接触状态的概略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针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盘驱动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分解了外装壳体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如图I、图2所示,光盘驱动装置构成为在具有盘插入口 Ia的导电性且金属制的外装壳体I内,容纳内部单元2。此外,外装壳体I也发挥降低从内部单元2产生的辐射噪声向外部释放的屏蔽罩(shield)作用。外装壳体I由四边形状的箱状的第一壳体3、和以覆盖该第一壳体3的上部开口部的方式覆盖于第一壳体3且具有形成了盘插入口 Ia的前面部4a的四边形状的盖状的第二壳体4构成。首先,将第二壳体4的前面部4a挂于第一壳体的前面部而临时固定,接着,使第二壳体4的后部覆盖于第一壳体3的后部,接着,通过螺丝5将第二壳体4的后部旋紧于第一壳体3的后部,从而在外装壳体I内容纳内部单元2。如图2所示,在第一壳体3的上部开口部,设置了具有用于旋紧螺丝5的螺丝孔的固定片3a。在与该固定片3a对应的第二壳体4的部分,设置了使螺丝5贯通的贯通孔4b。螺丝5在贯通了第二壳体4的孔4b的状态下,被旋紧于第一壳体3的固定片3a的螺丝孔。此外,如图2所不,在第一壳体3的底面部,形成了具有旋紧用于在第一壳体3内固定内部单元2的螺丝的螺丝孔的多个安装部3b。外装壳体I,能够通过对厚度O. 4mm O. 5mm的锌处理钢板进行成形而制作。特别地,第一壳体3,能够使用例如厚度O. 2mm O. 3mm的铜板、马口铁板、不锈钢板等薄板型金属板等来制作。而且,在重视防锈蚀性的情况下,优选使用马口铁板、不锈钢板。另外,在重视成本的情况下,优选使用马口铁板。图3是表示光盘驱动装置的内部单元的概略结构 的概略俯视图。如图3所示,内部单元2具有在金属制的单元框体2a内,保持光盘的中心而以高速旋转的主轴电动机6 ;用于将从盘插入口 Ia插入的光盘引导至主轴电动机6的盘插入机构7 ;对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再现的光拾取单元8 ;以及具有与光拾取单元8的电子部件经由挠性布线板9电连接的印刷布线板10的控制电路块11。盘插入机构7,构成为通过由控制电路块11进行控制,将从盘插入口 Ia插入的光盘导入内部单兀2内,并将光盘引导至主轴电动机6,使光盘的中心与主轴电动机6的旋转轴对位。光拾取单元8,具有用于对由主轴电动机6进行旋转的光盘照射规定波长的光的半导体激光和搭载了光学透镜的光拾取部8a ;将该光拾取部8a保持为能够沿光盘的径向进行直线移动的引导轴8b ;以及使光拾取部8a沿光盘的径向移动的跟踪(tracking)机构。跟踪机构具有在光拾取部8a上设置的齿轮部8c ;和与该齿轮部8c咬合的旋转轴8d。由控制电路块11的控制而使旋转轴8d进行旋转,从而借助齿轮部8c而使光拾取部8a沿光盘的径向移动。此外,所述光拾取单元8的引导轴8b以及跟踪机构的旋转轴8d,由在单元框体2a上设置的支撑部2b支撑。控制电路块11构成为在印刷布线板10上搭载微型计算机等半导体集成电路元件Ila以及其周边电路,并且搭载用于在与外部的电子设备(未图示)之间进行电信号的交换的接口用的连接器lib。所述控制电路块11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元件11a,构成为对主轴电动机6、盘插入机构7、光拾取单元8进行控制,并且借助光拾取单元8来处理对光盘写入信息的信号或从光盘读取的信号。信号还经由接口用的连接器11b,在控制电路块11与外部的电子设备之间被交换。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原亮,曾我秀人,山本富夫,鸟居靖之,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