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等的空调装置所适用的热泵式车辆用空调装置及其除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动汽车(EV)及混合动力汽车(HEV、PHEV等)等所适用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不能进行利用了发动机冷却水等的燃烧排热的供暖运转。另外,可利用来自代替发动机的行驶用电动机及蓄电池等的排热,但排热量小,因此仅以排热为热源的供暖系统不成立。特别是,在混合动力汽车中,为了节省燃料,尽力使发动机停止,并且,即使在利用来自代替发动机的行驶用电动机或逆变器(inverter)、蓄电池等的排热的情况下,也由于排热量自身小,因此仅以排热为热源的供暖系统不成立。另一方面,考虑采用电加热器的供暖系统,但对于蓄电池容量而言,供暖电力消耗大,因此会发生导致车辆的行驶距离显著下降的问题。因此,作为适用于电动汽车等的车辆用空调装置,考虑具备电动压缩机的热泵式车辆用空调装置,但在供暖时,在切换制冷剂回路而使冷凝器具有蒸发器功能、使蒸发器具有冷凝器功能的正反转方式的热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1.01 JP 2010-245220;2011.01.28 JP 2011-017081.一种热泵式车辆用空调装置,包括:
制冷用冷冻循环,依次连接有电动压缩机、车外冷凝器、储液器、第1
膨胀阀、设置于HVAC单元内的车内蒸发器;
车内冷凝器,连接到所述电动压缩机的排出回路,配置于所述HVAC
单元内的所述车内蒸发器的下游侧;
第1供暖用回路,经由设置于所述车外冷凝器的入口侧的切换单元连接
到所述储液器;以及
第2供暖用回路,连接在所述储液器的出口侧和所述电动压缩机的吸入
侧之间,设有第2膨胀阀及车外蒸发器,
由所述电动压缩机、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切换单元、所述第1供暖用
回路、所述储液器、包括所述第2膨胀阀及所述车外蒸发器的所述第2供暖
用回路构成供暖用热泵循环。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式车辆用空调装置,
所述车外蒸发器与所述车外冷凝器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车外冷凝器
用的车外风扇的通风道中。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泵式车辆用空调装置,
所述储液器设为在来自该储液器所连接的所述车外冷凝器的制冷剂回
路及所述第1供暖用回路的制冷剂流入口上分别装入止回阀的带有止回阀的
储液器。
4.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式车辆用空调装置,
所述第1膨胀阀及所述第2膨胀阀分别设为温度式自动膨胀阀,在其入
口侧分别设有第1电磁阀及第2电磁阀。
5.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式车辆用空调装置,
所述第1膨胀阀及所述第2膨胀阀分别设为电子膨胀阀。
6.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式车辆用空调装置,
在连接所述车外蒸发器及所述车内蒸发器和所述电动压缩机的吸入侧
之间的第2供暖用回路及制冷剂回路中,分别设有止回阀。
7.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式车辆用空调装置,
在所述HVAC单元内设有供暖用辅助电加热器。
8.一种热泵式车辆用空调装置,包括:
制冷用冷冻循环,依次连接电动压缩机、车外冷凝器、储液器、第1膨
胀阀、设置于HVAC单元内的车内蒸发器;
车内冷凝器,连接到所述电动压缩机的排出回路,配置于所述HVAC
单元内的所述车内蒸发器的下游侧;
第1供暖用回路,经由设置于所述车外冷凝器的入口侧的切换单元连接
到所述储液器;以及
第2供暖用回路,连接在所述储液器的出口侧和所述电动压缩机的吸入
侧之间,设有第2膨胀阀及车外蒸发器,
由所述电动压缩机、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片山彰,中川信也,近藤敏久,森下昌俊,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