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2)具有:CCD(11),其对被摄体进行摄像;FPGA(13),其由主体部(3)进行控制,输出对CCD(11)进行驱动的驱动信号,并且将从CCD(11)输出的摄像信号送出到主体部(3);可改写的闪存(14),其存储与FPGA(13)的动作有关的程序数据和设定数据中的至少一方的数据;以及开关群(15),其根据闪存(14)的数据的改写指示信号(SW)进行切换,使得将使用CCD(11)用的与被摄体的观察有关的信号线的全部或一部分而接收到的数据输入到闪存(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窥镜和内窥镜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医疗领域和工业领域中广泛利用内窥镜装置。一般地,内窥镜装置构成为具备具有细长的插入部的内窥镜和与内窥镜连接的主体部。主体部接收来自设于插入部前端的摄像元件的图像信号,在监视器上显示图像。为了减少内窥镜与主体部之间的信号线的条数,如日本国特开2004-305373号公报和日本国特开2008-229208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提出了对来自镜体的影像信号进行时分复用地输出到处理器的内窥镜装置。并且,以往,内窥镜装置具有多个模式。多个模式例如是用于观察被摄体以进行检查的通常观察模式、用于对内窥镜内的可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数据进行改写的模式。但是,在这种具有多个模式的内窥镜装置的情况下,由于在内窥镜与主体部之间的缆线内设置有与通常观察模式不同的其他模式所需要的多个专用线,所以,存在缆线内的信号线的条数增多的问题。例如,作为通常观察模式用的信号线,需要垂直同步信号线、水平同步信号线、数据收发用的信号线和图像信号线,进而,作为在内窥镜内的存储器中写入数据的模式用的专用线,需要数据线、时钟线、收发用的控制信号线等,在内窥镜与主体部之间的缆线内设置这些专用线会导致内窥镜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复杂化和高成本化。与此相对,不使用与主体部连接的缆线的信号线,而使用设于内窥镜自身中的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的连接器,对内窥镜内部的存储器写入数据。但是,在内窥镜自身中设置专用连接器会产生必须采取内窥镜自身的强度、蒸压器用的水密性等等的构造上的各种对应策略这样的不同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少连接内窥镜和主体部的缆线内的信号线的条数的内窥镜和内窥镜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内窥镜能够与外部装置连接,其中,该内窥镜具有:摄像元件,其对所述被摄体进行摄像;摄像控制部,其由所述外部装置进行控制,输出对所述摄像元件进行驱动的驱动信号,并且将从所述摄像元件输出的摄像信号送出到所述外部装置;可改写的存储部,其存储与所述摄像控制部的动作有关的程序数据和设定数据中的至少一方的数据;以及切换控制部,其根据所述存储部的所述至少一方的数据的改写指示信号进行切换,使得将使用所述摄像元件用的与所述被摄体的观察有关的信号线的全部或一部分而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一方的数据输入到所述存储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内窥镜装置包括外部装置和能够经由缆线与所述外部装置连接的内窥镜,其中,所述内窥镜具有:摄像元件,其对所述被摄体进行摄像;摄像控制部,其由所述外部装置进行控制,输出对所述摄像元件进行驱动的驱动信号,并且将对从所述摄像元件输出的摄像信号进行处理后的信号送出到所述外部装置;可改写的存储部,其存储与所述摄像控制部的动作有关的程序数据和设定数据中的至少一方的数据;以及切换控制部,其根据所述存储部的所述至少一方的数据的改写指示信号进行切换,使得将使用所述摄像元件用的与所述被摄体的观察有关的所述缆线中包含的信号线的全部或一部分而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一方的数据输入到所述存储部。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的结构的结构图。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同步偏移防止电路的例子的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同步偏移防止电路的其他例子的图。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针对闪存14的数据写入和内窥镜内的单元检查时的PC6的处理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结构)首先,根据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的结构的结构图。内窥镜装置1构成为包括内窥镜2、主体部3、监视器4。内窥镜2能够与作为外部装置的主体部3连接,内窥镜2和主体部3通过包含多个信号线的缆线5连接。作为外部装置的个人计算机(以下称为PC)6也能够经由主体部3的连接器3a与主体部3连接。监视器4与主体部3连接。作为动作模式,内窥镜装置1具有用于观察被检体内的观察模式、用于改写内窥镜2内的数据的数据写入模式、用于检查内窥镜2内的各单元的单元检查模式。用户对主体部3的操作部(未图示)进行操作,能够指定并变更内窥镜装置1的动作模式。内窥镜2包括对被摄体进行摄像的作为摄像元件的CCD11、包括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和相关双重采样电路等的模拟前端(AFE)部12、作为摄像控制部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3、作为可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闪存14、由5个开关15a~15e构成的开关群15。另外,在图1中,CCD11用的物镜、弯曲部等省略而没有图示。CCD11设置在内窥镜2的插入部的前端部,配置成摄像面位于未图示的物镜光学系统的焦点位置。模拟前端部12接收来自CCD11的摄像信号并进行噪声去除等,将摄像信号输出到FPGA13。FPGA13接受来自外部的驱动信号和控制信号,进行针对CCD11的驱动信号和控制信号的生成和输出、以及来自模拟前端部12的图像信号的接收和输出。并且,FPGA13是能够根据配置数据变更内部结构的可编程元件。FPGA13构成摄像控制部,该摄像控制部由主体部3进行控制,输出对CCD11进行驱动的驱动信号,并且将从CCD11输出的摄像信号送出到主体部3。即,在进行被检体的观察等的观察模式时,作为摄像控制部的FPGA13进行如下控制:根据来自主体部3的时钟信号CLK、水平同步信号HD和垂直同步信号VD,进行针对CCD11的驱动信号的生成和输出,并且,进行如下处理:接收来自CCD11的图像信号并发送到主体部3。进而,FPGA13还根据来自主体部3的各种控制数据,执行CCD11的快门速度控制等各种控制处理。并且,在数据写入模式和单元检查模式时,FPGA13执行如下处理:接收数据并向闪存14转送该数据。闪存14存储作为摄像控制部的FPGA13的配置数据和摄像用的必要的各种设定数据。内窥镜2在起动后,首先,使用存储在闪存14中的配置数据进行FPGA13的配置。配置数据是用于实现内窥镜2中的各种功能的、规定FPGA13的内部结构的程序数据。即,在内窥镜装置1的电源接通后,在内窥镜2中,读出存储在闪存14中的配置数据并写入FPGA13中,FPGA13根据该写入的配置数据进行配置。例如,通过对该配置数据进行改写,还能够进行内窥镜2的所谓的升级。并且,各种设定数据例如是观察模式时的各种调整参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13 JP 2010-2045601.一种内窥镜,其能够与外部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
该内窥镜具有:
摄像元件,其对所述被摄体进行摄像;
摄像控制部,其由所述外部装置进行控制,输出对所述摄像元件进行驱动的驱动
信号,并且将从所述摄像元件输出的摄像信号送出到所述外部装置;
可改写的存储部,其存储与所述摄像控制部的动作有关的程序数据和设定数据中
的至少一方的数据;以及
切换控制部,其根据所述存储部的所述至少一方的数据的改写指示信号进行切
换,使得将使用所述摄像元件用的与所述被摄体的观察有关的信号线的全部或一部分
而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一方的数据输入到所述存储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控制部是能够根据配置数据变更内部结构的可编程元件,
所述至少一方的数据包含所述配置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控制部和所述存储部与调试用串行接口连接,
使用所述调试用串行接口,向所述存储部写入所述至少一方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控制部具有多个切换开关,在接收到所述改写指示信号后,所述多个切
换开关将与所述观察有关的信号线全部或一部分与所述摄像控制部的连接切换为与
所述存储部的连接。
5.一种内窥镜装置,其包括外部装置和能够经由缆线与所述外部装置连接的内
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具有:
摄像元件,其对所述被摄体进行摄像;
摄像控制部,其由所述外部装置进行控制,输出对所述摄像元件进行驱动的驱动
信号,并且将对从所述摄像元件输出的摄像信号进行处理后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本秀范,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