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网络容灾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BSC、至少一个备用BSC以及采用环形组网的方式与主用BSC和备用BSC分别连接的至少一个BTS,其中,主用BSC用于为BTS提供业务;备用BSC用于为主用BSC提供备份;BTS用于执行业务,在主用BSC发生故障或者BTS与主用BSC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将业务切换到备用BSC上。当主用BSC或BTS与主用BSC间的链路的故障恢复时,BTS主动切回到主用BSC,这样可以减少跨BSC切换。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保证BTS的业务能够正常执行,又能减少跨BSC切换,保证网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络容灾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是移动通信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通信系统,其无线接入网络设备通常称为BSS。典型的BSS包括两个逻辑节点: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基站控制器)和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基站收发信台)。BSS内部组网方式,即BTS和BSC之间通常是通过E1线以TDM(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多路复用)直接传输报文,如图1所示,BTS以集中接入的方式与BSC通信,BTSl和BTS2接入BSC1,BTS3接入BSC2,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没有链路冗余,如果链路故障,BTS将无法正常工作。随着IP(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IP OVER E1和IP OVERFE两种传输技术,依托这两种技术,如图2所示,BTS1和BTS2与BSC1组成环形组网,BTS3与BSC2组成环形组网,信号传输方向请参见图2,现有的BTS环形组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链路的可靠性。例如,相关技术提到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该方法采用了环网技术,但是该方法要求每条链路使用一套独立的IP地址,而且没有BSC备份,一旦归属的BSC发生故障,仍不能保证BTS正常工作。针对相关技术中链路故障或者BSC发生故障,不能保证BTS正常工作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容灾方法及系统,以至少解决上述链路故障或者BSC发生故障,不能保证BTS正常工作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容灾系统,包括:一个主用基站控制器BSC、至少一个备用BSC以及采用环形组网的方式与所述主用BSC和所述备用BSC分别连接的至少一个基站收发信台BTS,其中,所述主用BSC,用于为所述BTS提供业务;所述备用BSC,用于为所述主用BSC提供备份;所述BTS,用于执行所述业务,在所述主用BSC发生故障或者所述BTS与所述主用BSC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将所述业务切换到所述备用BSC上。优选的,所述BTS还用于在所述主用BSC故障恢复或者所述BTS与所述主用BSC间的链路恢复时,将所述业务切换回所述主用BSC。优选的,所述BTS包括:第一链接模块,用于通过多点对点MP链路与所述主用BSC建立底层数据链路,其中,传输层的流控制传输协议链路SCTP建立在所述MP链路上;第二链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MP链路在另一个方向上与所述备用BSC建立底层数据链路。优选的,所述BTS还用于初始设置时与所述主用BSC进行上电和数据配置流程,与所述备用BSC进行主备用标识设定。优选的,所述BTS还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是否检测到自身与所述主用BSC间的SCTP链路故障或者是否收到所述主用BSC的故障通知;切换模块,用于检测到自身与所述主用BSC间的SCTP链路故障或者收到所述主用BSC的故障通知时,将所述业务切换到所述备用BSC上,并在自身与所述备用BSC间已建立的SCTP链路上进行上电和数据配置流程。优选的,所述主用BSC还用于为所述BTS提供业务时,标记自身为工作状态;故障时闭塞所有小区信息,标记自身为非工作状态。优选的,所述备用BSC还用于初始设置时闭塞所有小区信息,标记自身为非工作状态;为所述BTS提供业务时,标记自身为工作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的网络容灾系统进行网络容灾的方法,包括:主用基站控制器BSC为至少一个基站收发信台BTS提供业务,其中,所述BTS采用环形组网的方式与所述BSC以及至少一个备用BSC分别连接,所述备用BSC为所述主用BSC提供备份;所述BTS执行所述业务,在所述主用BSC发生故障或者所述BTS与所述主用BSC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将所述业务切换到所述备用BSC上。优选的,所述BTS将所述业务切换到所述备用BSC上之后,还包括:在所述主用BSC故障恢复或者所述BTS与所述主用BSC间的链路恢复时,所述BTS将所述业务切换回所述主用BSC。优选的,所述BTS采用环形组网的方式与所述BSC以及至少一个备用BSC分别连接,包括:所述BTS通过多点对点MP链路在两个方向上与所述主用BSC、所述备用BSC分别建立底层数据链路,其中,传输层的流控制传输协议链路SCTP建立在所述MP链路上。优选的,所述主用BSC为所述BTS提供业务之前,还包括:所述BTS在初始设置时与所述主用BSC进行上电和数据配置流程,与所述备用BSC进行主备用标识设定。优选的,所述BTS将所述业务切换到所述备用BSC上,包括:所述BTS检测到自身与所述主用BSC的SCTP链路故障或者收到所述主用BSC的故障通知时,将所述业务切换到所述备用BSC上,并在自身与所述备用BSC间已建立的SCTP链路上进行上电和数据配置流程。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为主用BSC增加了备用BSC,当主用BSC发生故障或者BTS与主用BSC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时,BTS将业务切换到备用BSC上,保证BTS的业务能够正常执行,不会出现业务中断的情形,保证网络的可靠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集中接入式BSS组网;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链路冗余BSS组网;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网络容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相关技术的有BSC备份的BSS组网;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BTS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BTS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网络容灾方法的处理流程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施例二的网络容灾方法的处理流程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施例三的网络容灾方法的处理流程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施例三的BTS自动切回主用BSC时判决分析流程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施例四的GSM容灾组网的处理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相关技术中提到现有的BTS工作时,若链路故障或者BSC发生故障,不能保证BTS正常工作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络容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主用基站控制器BSC、至少一个备用BSC以及采用环形组网的方式与所述主用BSC和所述备用BSC分别连接的至少一个基站收发信台BTS,其中,所述主用BSC,用于为所述BTS提供业务;所述备用BSC,用于为所述主用BSC提供备份;所述BTS,用于执行所述业务,在所述主用BSC发生故障或者所述BTS与所述主用BSC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将所述业务切换到所述备用BSC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容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主用基站控制器BSC、至少一个备用BSC
以及采用环形组网的方式与所述主用BSC和所述备用BSC分别连接的至少一个基站收发
信台BTS,其中,
所述主用BSC,用于为所述BTS提供业务;
所述备用BSC,用于为所述主用BSC提供备份;
所述BTS,用于执行所述业务,在所述主用BSC发生故障或者所述BTS与所述主用
BSC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将所述业务切换到所述备用BSC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TS还用于在所述主用BSC故障恢复或
者所述BTS与所述主用BSC间的链路恢复时,将所述业务切换回所述主用BSC。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TS包括:
第一链接模块,用于通过多点对点MP链路与所述主用BSC建立底层数据链路,其
中,传输层的流控制传输协议链路SCTP建立在所述MP链路上;
第二链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MP链路在另一个方向上与所述备用BSC建立底层数
据链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TS还用于初始设置时与所述主用BSC
进行上电和数据配置流程,与所述备用BSC进行主备用标识设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TS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是否检测到自身与所述主用BSC间的SCTP链路故障或者是否收到
所述主用BSC的故障通知;
切换模块,用于检测到自身与所述主用BSC间的SCTP链路故障或者收到所述主用
BSC的故障通知时,将所述业务切换到所述备用BSC上,并在自身与所述备用BSC间
已建立的SCTP链路上进行上电和数据配置流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用BSC还用于为所述BTS提供业
务时,标记自身为工作状态;故障时闭塞所有小区信息,标记自身为非工作状态。
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勇,陆敬明,张耀,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