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基站间通信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89425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基站间通信的方法和装置,通过引入边缘UE作为中继,来实现两基站间的无线通信。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避免铺设有线网络进行通信时所产生的较大成本开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现基站(eNodeB)间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eNodeB之间主要是通过有线接口实现消息的互通。有线网络传输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但是铺设有线网络的成本开销很大。尤其是在比较偏远的地区,小区半径很大,需要更多的成本架设有线网络,而在实际应用中,偏远地区的通信需求又比较少。由此可见,对于偏远地区而言,传统的利用有线网络实现基站间通信的方法,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基站间通信的方法和装置,能有效节约网络建设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实现基站间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预先在需要通信的两个相邻基站共同覆盖的边缘区域中设置一个用于中继的用户UE1,并采用干扰协调的方式使所述UE1分别与所述两个相邻基站建立连接;b、当所述基站之间需要通信时,需要发送数据的基站在当前第k帧的Ti时刻将用于发送所述数据的调度信息通知给UE1,并在第k+1帧的Tj时刻将需要发送的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UE1;c、所述UE1在第k帧的Ti+t1时刻开始检测所述调度信息,所述t1为UE1与所述基站中距离所述UE1近的基站eNodeB1之间的传输时延;所述UE1根据分别与所述两个相邻基站的传输时延,确定所述调度信息;d、所述UE1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调度信息,在第k+1帧的Tj+t1时刻开始接收下行数据,将所述下行数据转化为上行数据并保存;e、所述UE1向所述上行数据的目的基站请求上行资源,并在第m帧检测到相应的调度下行控制信息DCI后,在第m+1帧的第Tz-(t2+toffset)时刻开启上行发送通道,根据所述调度DCI,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目的基站,其中,在第m+1帧的第Tz-(t2+toffset)时刻与第Tz-(t1+toffset)时刻之间,在eNodeB1使用的上行子带上发送的上行数据为0,Tz为预设的基站接收上行数据的基准时刻,t2为UE1与所述基站中距离所述UE1远的基站eNodeB2之间的传输时延,toffset为预设的上行提前量;所述目的基站在第m+1帧的第Tz时刻接收所述上行数据。一种实现基站间通信的装置,该装置设于需要通信的两个相邻基站共同覆盖的边缘区域中,系统预先采用干扰协调的方式使所述装置分别与所述两个相邻基站建立连接,该装置包括:调度信息监测模块,用于在当前第k帧的Ti+t1时刻开始检测调度信息,并根据与所述两个相邻基站的传输时延,确定各所述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通知给数据接收与转换模块和数据发送模块,所述t1为所述装置与所述基站中距离所述装置近的基站eNodeB1之间的传输时延,所述Ti为预设的基站侧发送所述调度信息的基准时刻;数据接收与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度信息,在第k+1帧的Tj+t1时刻开始接收下行数据,将所述下行数据转化为上行数据,并启动数据发送模块;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上行数据的目的基站请求上行资源,并在第m帧检测到相应的调度下行控制信息DCI后,在第m+1帧的第Tz-(t2+toffset)时刻开启上行发送通道,根据所述调度DCI,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目的基站,其中,在第m+1帧的第Tz-(t2+toffset)时刻与第Tz-(t1+toffset)时刻之间,在eNodeB1使用的上行子带上发送的上行数据为0,Tz为预设的基站接收上行数据的基准时刻,t2为UE1与所述基站中距离所述UE1远的基站eNodeB2之间的传输时延,toffset为预设的上行提前量。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站(eNodeB)间中继的方法和装置,引入边缘UE作为中继,可有效实现两基站间的无线通信,从而有效避免了铺设有线网络所产生的较大成本开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在对小区边缘用户采用干扰协调技术的基础上,利用两基站间的一边缘用户来实现两基站间的无线通信,并且该边缘用户通过频分利用的方式与两基站保持通信,以避免与不同基站通信时出现较大的干扰问题,如此,在确保通信质量的同时,可有效避免有线通信所产生的较大成本开销。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预先在需要通信的两个相邻基站共同覆盖的边缘区域中设置一个用于中继的用户UE1,并采用干扰协调的方式使所述UE1分别与所述两个相邻基站建立连接。这里,采用干扰协调的方式使所述UE1分别与所述两个相邻基站建立连接,使得两个相邻基站与UE1进行通信所使用的频带资源不同,这样,可以确保UE1分别与两基站的通信是独立的,不存在干扰。具体地,如何采用干扰协调的方式使所述UE1分别与所述两个相邻基站建立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掌握,在此不再赘述。步骤102、当所述基站之间需要通信时,需要发送数据的基站在当前第k帧的Ti时刻将用于发送所述数据的调度信息通知给UE1,并在第k+1帧的Tj时刻将需要发送的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UE1。这里需要说明的是,Ti为系统预设的基站发送调度信息的基准时间,对于各基站而言是相同的。步骤103、所述UE1在第k帧的Ti+t1时刻开始检测所述调度信息,所述t1为UE1与所述基站中距离所述UE1近的基站eNodeB1之间的传输时延;所述UE1根据分别与所述两个相邻基站的传输时延,确定所述调度信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UE1到两个基站的距离不同,相应的传输时延也将不同,对于距离近的基站其传输时延会小,相应地,如果两基站同时发送调度信息,UE1将先接收到距离近的基站发的信息。因此,这里在第k帧的Ti+t1时刻开始检测所述调度信息,所述t1为UE1与所述基站中距离所述UE1近的基站eNodeB1之间的传输时延,这样,可以确保接收到距离近的基站的调度信息。进一步地,所述UE1在接收完距离较远的基站eNodeB2发送的调度信息后停止所述调度信息的接收。这样,可以确保两个相邻基站的调度信息都能接收到,同时能及时释放相应的子带资源。进一步地,所述UE1根据分别与所述两个相邻基站的传输时延,确定所述调度信息的具体方法可以为:所述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现基站间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预先在需要通信的两个相邻基站共同覆盖的边缘区域中设置一个用于中继的用户UE1,并采用干扰协调的方式使所述UE1分别与所述两个相邻基站建立连接;b、当所述基站之间需要通信时,需要发送数据的基站在当前第k帧的Ti时刻将用于发送所述数据的调度信息通知给UE1,并在第k+1帧的Tj时刻将需要发送的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UE1;c、所述UE1在第k帧的Ti+t1时刻开始检测所述调度信息,所述t1为UE1与所述基站中距离所述UE1近的基站eNodeB1之间的传输时延;所述UE1根据分别与所述两个相邻基站的传输时延,确定所述调度信息;d、所述UE1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调度信息,在第k+1帧的Tj+t1时刻开始接收下行数据,将所述下行数据转化为上行数据并保存;e、所述UE1向所述上行数据的目的基站请求上行资源,并在第m帧检测到相应的调度下行控制信息DCI后,在第m+1帧的第Tz?(t2+toffset)时刻开启上行发送通道,根据所述调度DCI,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目的基站,其中,在第m+1帧的第Tz?(t2+toffset)时刻与第Tz?(t1+toffset)时刻之间,在eNodeB1使用的上行子带上发送的上行数据为0,Tz为预设的基站接收上行数据的基准时刻,t2为UE1与所述基站中距离所述UE1远的基站eNodeB2之间的传输时延,toffset为预设的上行提前量;所述目的基站在第m+1帧的第Tz时刻接收所述上行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基站间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预先在需要通信的两个相邻基站共同覆盖的边缘区域中设置一个用于中
继的用户UE1,并采用干扰协调的方式使所述UE1分别与所述两个相邻基站建
立连接;
b、当所述基站之间需要通信时,需要发送数据的基站在当前第k帧的Ti时刻将用于发送所述数据的调度信息通知给UE1,并在第k+1帧的Tj时刻将需
要发送的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UE1;
c、所述UE1在第k帧的Ti+t1时刻开始检测所述调度信息,所述t1为UE1
与所述基站中距离所述UE1近的基站eNodeB1之间的传输时延;所述UE1根
据分别与所述两个相邻基站的传输时延,确定所述调度信息;
d、所述UE1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调度信息,在第k+1帧的Tj+t1时刻开始接
收下行数据,将所述下行数据转化为上行数据并保存;
e、所述UE1向所述上行数据的目的基站请求上行资源,并在第m帧检测
到相应的调度下行控制信息DCI后,在第m+1帧的第Tz-(t2+toffset)时刻开
启上行发送通道,根据所述调度DCI,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目的基站,
其中,在第m+1帧的第Tz-(t2+toffset)时刻与第Tz-(t1+toffset)时刻之间,
在eNodeB1使用的上行子带上发送的上行数据为0,Tz为预设的基站接收上行
数据的基准时刻,t2为UE1与所述基站中距离所述UE1远的基站eNodeB2之间
的传输时延,toffset为预设的上行提前量;所述目的基站在第m+1帧的第Tz时
刻接收所述上行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UE1在接收完
所述eNodeB2发送的所述调度DCI后,停止所述调度DCI的接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UE1根据分别
与所述两个相邻基站的传输时延,确定所述调度信息为:
所述UE1将在第k帧的第Ti+t1时刻后在eNodeB1使用的下行子带上接收

\t到的所述调度信息确定为所述eNodeB1的调度信息,将在第k帧的第Ti+t2时刻
后在eNodeB2使用的下行子带上接收到的所述调度信息确定为所述eNodeB2的
调度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为:
所述UE1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调度信息,在第k+1帧的Tj+t1时刻开始接收
下行数据,并在接收完所述eNodeB2发送的数据后停止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
所述UE1将在第k+1帧的第Tj+t1时刻后在eNodeB1使用的下行子带上接收到
的所述下行数据,确定为所述eNodeB1发送的有效数据,并转化为以eNodeB2
为目的基站的上行数据保存在自身的缓冲区中;将在第k帧的第Tj+t2时刻后在
eNodeB2使用的下行子带上接收到的下行数据,确定为所述eNodeB2发送的有
效数据,并转化为以eNodeB1为目的基站的上行数据并保存在自身的缓冲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述UE1开启所述
上行发送通道后,在以所述eNodeB1为目的基站的上行数据发送完后停止所述
上行数据的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将所述上行数据发
送给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敬邢妍赵顾良陶雄强邢益海闫淑辉刘建明李祥珍胡炜徐宏祝锋邓晓晖
申请(专利权)人: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