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脉宽调制部,根据图像数据而改变信号的脉宽;以及图像形成部,根据通过所述脉宽调制部脉宽调制后的信号,驱动激光,并扫描感光体,从而形成图像,根据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主扫描方向的浓度不均匀特性,校正所述脉宽调制部输出的信号的脉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激光进行印刷的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涉及能够校正感光体感光度等在主扫描方向的不均匀等而引起的印刷浓度不均匀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图像形成装置由于感光体对激光的感光不均匀、从感光体对于转印带的转印不均匀、或者对于用纸的转印不均匀等而产生主扫描方向的浓度不均匀。作为校正浓度不均匀的方法之一,实际中使用用于校正激光的光量的方法。该方法预先测定主扫描方向的浓度不均匀,并根据其测定结果来决定校正量,并配合主扫描方向的印刷定时而校正用于驱动激光的电流值。激光的驱动通常由激光驱动器IC(集成电路)来进行。由于激光驱动器IC(以下,简称为激光驱动器)需要根据5V左右的电源来模拟地控制驱动电流,因此多数情况下无法编入图像处理电路等的LSI(大规模集成电路),多数情况下独立于其他的控制电路。此外,在一般的激光驱动器中,控制激光量成为一定值,因此在形成具有色阶性的图像的情况下,一般使用以下的方法:通过PWM(脉宽调制)方式改变一个像素时间内的激光的导通、截止比率,从而改变感光体的每个像素的曝光时间,由此改变调色剂对感光体的附着量,从而表现浓淡。此外,在(日本)特开2006-53240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的技术:根据图像浓度改变对激光进行调制的脉冲信号的脉宽,并通过柱面透镜将调制后的激光向副扫描方向延伸,从而消除在主扫描方向上产生的线不均匀。在一般的激光驱动器中,控制激光量成为作为目标的一定光量,但如上所述,在通过激光量来校正浓度不均匀时,需要沿着主扫描方向划分为几个区域,且能够对各区域变更驱动电流的激光驱动器。此外,期望激光驱动器配置在激光扫描单元(LSU)内的激光二极管的附近。此外,需要根据5V电源对激光二极管的电流进行控制,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的数字图像处理IC被进行低电压化,因此多数情况下激光驱动器独立于这些IC而设置。因此,需要从图像处理电路(图像处理IC)等接收激光正在扫描主扫描方向的哪个区域,且激光驱动器据此切换激光驱动电流,从而,导致激光驱动器和图像处理电路的电路规模增大。此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方法是消除在主扫描方向发生的线不均匀的方法,并不消除由于依赖主扫描方向的地方而存在的感光体的感光不均匀、对于用纸的调色剂的转印不均匀而发生的图像的浓度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通过根据主扫描方向的浓度不均匀而校正激光的驱动脉宽,从而能够校正主扫描方向的浓度不均匀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宽调制部,根据图像数据而改变信号的脉宽;以及图像形成部,根据通过所述脉宽调制部脉宽调制后的信号,驱动激光,并扫描感光体,从而形成图像,根据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主扫描方向的浓度不均匀特性,校正所述脉宽调制部输出的信号的脉宽。根据这样的结构,利用用于印刷的电路,能够校正感光体等对于主扫描方向的激光的感光度特性,因此无需追加用于校正的新的电路,能够简单地构成电路。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所述脉宽调制部与所述图像数据同步地、且与该图像数据一并接收用于表示与所述主扫描方向的浓度不均匀特性对应的校正量的数据。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与图像数据同样地处理用于表示校正量的数据(能够将表示校正量的数据和图像数据作为一个数据来处理),因此能够简单地构成电路。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脉宽调制部的所述脉宽的校正也可以通过从像素的中心向所述主扫描方向的两侧改变脉宽而进行。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在改变脉宽的情况下,由于像素的中心位置不变化,因此不发生实质的像素的中心的变动,不会引起画质的降低。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脉宽调制部的脉宽的校正量也可以基于测定了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的图像的浓度的结果来决定。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处理控制器的浓度传感器等测定浓度不均匀的变化而决定校正量,从而在浓度不均匀随时间变化时也能够应对。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脉宽的校正量也可以基于根据在一定的图像形成条件下测定的浓度检测部的输出值预先求出的对于所述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的第1校正系数来决定。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处理控制器的浓度检测部测定对于主扫描方向的浓度不均匀的变化,基于根据该测定值预先求出的对于主扫描方向的位置的第1校正系数,决定校正量,从而在浓度不均匀随时间变化时也能够应对。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脉宽的校正量可以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的关注像素的周边的像素的状态来决定。根据这样的结构,根据所形成的像素的密度,即使脉宽和图像的浓度是非线性的关系,也能够准确地进行浓度不均匀的校正。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关注像素的脉宽的校正量可以基于如下的值而决定:基于根据在一定的图像形成条件下测定的浓度检测部的输出值预先求出的对于所述主扫描方向的各位置的第1校正系数,求出与所述关注像素的位置对应的第1校正系数,并基于对除了所述关注像素以外的所述周边的多个像素的浓度值乘以预先设定的校正系数后进行了加法运算的结果而求出第2校正系数,对与所述关注像素的位置对应的所述第1校正系数乘以所述第2校正系数而求出的值。根据这样的结构,根据所形成的像素的密度,即使脉宽和图像的浓度是非线性的关系,也能够准确地进行浓度不均匀的校正。附图说明图1是将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应用于复印机时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复印机的主要部分的电结构的概略方框图。图3A是示意性地表示了要印刷的图像的图。图3B是示意性地表示了无校正地印刷了图3A所示的图像时的图像的图。图3C是表示了在无校正地印刷了图3A所示的图像时(进行了图3B所示的印刷时)的主扫描方向的各部分的脉冲信号的情况的图。图3D是示意性地表示了校正后印刷了图3A所示的图像时的图像的图。图3E是表示了在校正后印刷了图3A所示的图像时(进行了图3D所示的印刷时)的主扫描方向的各部分的脉冲信号的情况的图。图4是更详细地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复印机的脉宽调制部的方框图。图5A是以曲线图形式表示了在图4所示的脉宽调制部使用的LUT的设定值的一例的说明图。图5B是以一览表形式表示了在图4所示的脉宽调制部使用的LUT的设定值的一例的说明图。图6A是表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宽调制部,根据图像数据而改变信号的脉宽;以及图像形成部,根据通过所述脉宽调制部脉宽调制后的信号,驱动激光,并扫描感光体,从而形成图像,根据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主扫描方向的浓度不均匀特性,校正所述脉宽调制部输出的信号的脉宽。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8.26 JP 2011-184584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脉宽调制部,根据图像数据而改变信号的脉宽;以及
图像形成部,根据通过所述脉宽调制部脉宽调制后的信号,驱动激光,
并扫描感光体,从而形成图像,
根据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主扫描方向的浓度不均匀特性,校正所述脉宽调
制部输出的信号的脉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宽调制部与所述图像数据同步地、且与该图像数据一并接收用于
表示与所述主扫描方向的浓度不均匀特性对应的校正量的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宽调制部的所述脉宽的校正通过从像素的中心向所述主扫描方向
的两侧改变脉宽而进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宽调制部的脉宽的校正量基于测定了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西一幸,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