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系统性能评估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88928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系统性能评估方法及装置,用以在达到静态仿真评估效率的同时实现动态仿真评估性能。该方法为:将通过动态预仿真的方式评估出的静态指标值与动态指标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作为半静态仿真的动静接口,再通过静态仿真输出量获得UE的空口性能参数,以及根据一定的映射方法将空口性能参数映射到动静接口,获得动态仿真的相关输出量,从而在达到静态仿真评估效率的同时实现了动态仿真评估的性能效果,即在提高了仿真评估效率的前提下通过仿真评估结果体现了信道的时变特性,以及传输模式和检测算法等算法的处理增益,既保证了仿真评估性能的可靠性,又节省了仿真评估所需的处理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系统性能评估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现有的LTE(长期演进)网络规划软件对网络性能进行评估时,主要是采用静态仿真或者动态仿真的方式,通过静态输出量或者动态输出量的直接计算或者映射到链路曲线以获得系统的评估性能。其中,所谓的静态仿真即是指:对移动通信系统场景进行多次抓拍,并根据每一次抓拍结果建立一个理想系统平衡点,然后统计系统在达到理想平衡时的性能,模拟系统平均性能指标;而所谓的动态仿真是一种离散事件仿真方法,它模拟在一定的蜂窝网络拓扑结构中,用户终端按照一定模型发生移动,开机、关机,小区搜索、小区更新,业务到达,业务数据产生和传输,信息交互,小区间切换,测量与上报,通信结束等事件,还包括其他网络单元的行为(如:基站数据接收和发送,天线赋形,测量上报,无线资源的管理等过程)以及网络中各个单元之间的信息和信令交互过程。然而,静态仿真方式和动态仿真方式各有其不完善的一面,前者仿真效率相对较高,但没有充分考虑信道的时变特性,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系统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对设定的应用场景进行静态仿真,获得相应的静态指标值;根据预先针对设定的应用场景进行动态预仿真时确定的动态指标值和静态指标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得与所述静态指标值对应的动态指标值;根据获得的动态指标值,进行系统性能评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系统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针对设定的应用场景进行静态仿真,获得相应的静态指标值;
根据预先针对设定的应用场景进行动态预仿真时确定的动态指标值和静
态指标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得与所述静态指标值对应的动态指标值;
根据获得的动态指标值,进行系统性能评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设定的应用场景进行动
态预仿真,以确定动态指标值和静态指标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
针对设定的应用场景进行动态仿真,输出各用户设备UE的静态指标值和
动态指标值;
基于不同类的静态指标值确定第一维度和第二维度,并按照设定步长值,
分别根据第一维度和第二维度进行栅格切片,形成多个栅格;
分别将每一类动态指标值作为第三维度,在各栅格内分别确定每一类动态
指标值对应的采样点,以及分别根据各栅格内每一类动态指标值对应的采样
点取值,确定相应动态指标值与第一维度对应的静态指标值及第二维度对应
的静态指标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指标值至少包括用
户空口信噪比C/I和干扰噪声比值I0/N0,其中,C为UE的接收功率,I=I0+N0,
I0为系统干扰,N0为系统底噪,所述动态指标值至少包括数据块大小TBS信
息、信干噪比SNR信息和调度次数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不同类的静态指标值确
定第一维度和第二维度,并按照设定步长值,分别根据第一维度和第二维度进
行栅格切片,形成多个栅格,包括:
将C/I作为第一维度,按照设定步长进行栅格grid切片,形成多个C/I grid
区间;
将I0/N0作为第二维度,按照设定步长对所述多个C/I grid区间进行grid

\t切片,形成多个栅格。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将每一类动态指标值作
为第三维度,在各栅格内分别确定每一类动态指标值对应的采样点,以及根据
各栅格内每一类动态指标值对应的采样点取值,确定相应动态指标值与第一维
度对应的静态指标值及第二维度对应的静态指标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
将TBS信息作为第三维度,在各栅格内分别确定TBS信息对应的采样点,
以及根据每一个栅格内的TBS信息采样点平均取值,确定TBS信息与C/I及
I0/N0之间的三维对应关系;
将SNR信息作为第三维度,在各栅格内分别确定SNR信息对应的采样点,
以及根据每一个栅格内的SNR信息采样点平均取值,确定SNR信息与C/I及
I0/N0之间的三维对应关系;
根据调度次数信息确定调度频率β,并将调度频率β作为第三维度,在各
栅格内分别确定调度频率β对应的采样点,以及根据每一个栅格内的调度频率
采样点平均取值,确定调度频率β与C/I及I0/N0之间的三维对应关系。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设定的应用场
景进行动态预仿真,以确定动态指标值和静态指标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
针对设定的应用场景按照设定次数进行动态预仿真,并根据各次仿真结果
的平均处理结果确定所述动态指标值和静态指标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设定的应用场
景进行静态仿真,获得相应的静态指标值,包括:
进行初始用户设备UE接入,完成UE的接纳控制,并确定各UE的归属
地以及计算各UE的路径损耗、阴影衰落及天线增益,并根据计算结果进一步
计算出各UE的静态指标值。
8.如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获得的动态指
标值,进行系统性能评估,包括:
根据获得的动态指标值,分别确定每一个UE的吞吐量OTA参数和Service

\t参数,以及SNR信息;
根据各UE的OTA参数计算每个小区内UE的OTA参数之和,以获得各
小区的小区吞吐量;
根据各UE的SNR信息计算每个小区的平均SNR,以获得各小区的小区
SNR。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获得的动态指标值,分
别确定每一个UE的OTA参数和Service参数,包括:
判断静态仿真时采用的系统配置参数和动态预仿真时采用的系统配置参
数是否一致;
若是,则基于各UE的TBS信息和调度频率β,分别确定每一个UE的OTA
参数和Service参数,且OTA参数等于Service参数;
否则,基于各UE的TBS信息和调度频率β以及比例因子,分别确定每一
个UE的OTA参数,其中,所述比例因子为动态预仿真时每小区接入最大UE
数与静态仿真时每小区接入最大UE数的比值;以及基于各UE的OTA参数、
静态预仿真时每小区接入最大UE数、静态仿真时采用的系统带宽和动态预仿
真时调度每UE最大分配的物理资源块PRB数目,分别确定每一个UE的
Service参数。
10.一种系统性能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仿真单元,用于针对设定的应用场景进行静态仿真,获得相应的静态
指标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艳霞王姝杰王晨
申请(专利权)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