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8843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2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电源,其包括电池、电感L1、电容C2、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充电-供电控制电路,第一开关连接于供电节点和中间节点之间,电感L1连接于中间节点和电池节点之间,电容C2连接于电池节点和地之间,第二开关连接于中间节点和地之间,第三开关连接于中间节点和充电节点之间;当充电电源与充电节点相连时,所述充电-供电控制电路控制第一开关关断,而控制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交替导通;当充电电源未与充电节点相连时,所述充电-供电控制电路控制第三开关关断,而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交替导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移动电源中的充电电路和供电电路复用部分外围器件,不仅可以提供高效率的充电方式,并且维持较少的外围器件,实现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电源
技术介绍
移动电源是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其可以给手机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或待机供电。一般由锂电芯或者干电池作为储电单元。区别于产品内部配置的电池,也叫外挂电池。一般配备多种电源转接头,通常具有大容量、多用途、体积小、寿命长和安全可靠等特点,是可随时随地为手机、MP3、MP4、PDA、掌上电脑、掌上游戏机等多种数码产品供电或待机充电的功能产品。请参考图1所示,其为现有技术中移动电源的电路示意图。该移动电源包括电池BAT、充电电路110和供电电路120。与充电节点VCHG连接的充电电源经由所述充电电路110对电池BAT进行充电;所述电池BAT经由所述供电电路120对被供电系统进行供电,所述供电电路120的输出端为供电节点VSYS。电池BAT连接于电池节点VBAT和地之间,根据系统需要,电池BAT可以包括电芯和电池保护电路。所述充电电路110包括充电管理电路112、电容C3和r>C4。其中,电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池、电感L1、电容C2、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充电?供电控制电路,电池连接于电池节点和地之间,第一开关连接于供电节点和中间节点之间,电感L1连接于中间节点和电池节点之间,电容C2连接于电池节点和地之间,第二开关连接于中间节点和地之间,第三开关连接于中间节点和充电节点之间;当充电电源与充电节点相连时,所述充电?供电控制电路控制第一开关关断,而控制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交替导通;当充电电源未与充电节点相连时,所述充电?供电控制电路控制第三开关关断,而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交替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池、电感L1、电容C2、第一开
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充电-供电控制电路,
电池连接于电池节点和地之间,第一开关连接于供电节点和中间节点之间,
电感L1连接于中间节点和电池节点之间,电容C2连接于电池节点和地之间,
第二开关连接于中间节点和地之间,第三开关连接于中间节点和充电节点之间;
当充电电源与充电节点相连时,所述充电-供电控制电路控制第一开关关断,
而控制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交替导通;当充电电源未与充电节点相连时,所述
充电-供电控制电路控制第三开关关断,而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交替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供电控制电路
包括充电电源判断电路、开关型充电控制电路和开关型供电控制电路,
所述充电电源判断电路根据充电节点的电压判定充电电源是否与所述充电
节点相连,并输出模式控制信号;
当充电电源与充电节点相连时,所述模式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开关关断,非
使能所述开关型供电控制电路,使能所述开关型充电控制电路,由所述开关型
充电控制电路控制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交替导通;
当充电电源未与充电节点相连时,所述模式控制信号控制第三开关关断,
非使能所述开关型充电控制电路,使能所述开关型供电控制电路,由所述开关
型供电控制电路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交替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在充电节点与地之间连
接有电容C3,在供电节点和地之间连接有C1,
当充电电源与充电节点相连时,所述充电-供电控制电路、第二开关、第三
开关、电感L1、电容C2和电容C3形成开关型充电电路,此时充电电源通过该
开关型充电电路对电池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钊尹航田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