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86787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包括:本体;多个部件,与本体连接,电子设备具有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处于第一状态时,电子设备还具有稳定子状态和非稳定子状态;处于第二状态时,电子设备还具有平衡子状态和非平衡子状态;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检测模块,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通过检测本体相对于支撑面的方向,产生一第一检测结果;第一控制机构,根据第一检测结果确定电子设备处于非稳定状态时,控制多个部件的部分或全部相对于本体收缩,使得电子设备处于第二状态下的非平衡子状态,并回复到平衡子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简单,以成本较低的方式实现电子设备的姿态自动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领域,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机器人现在已经是种类繁多,这些机器人在其作用的外力不超过其能承受的范围时,能够保证其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一旦这些机器受到外力的冲击大于其所能够承受的范围时这些机器处于翻倒的状态。必须通过用户对其施加外力的帮助下才能够使这些机器恢复到稳定状态(即重新站起来)。现有的机器人在受到外力翻倒的情况下都无法自动的站起来恢复到稳定状态继续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以成本较低的方式实现电子设备的姿态自动恢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本体;多个部件,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所述多个部件相对于所述本体伸出的第一状态以及所述多个部件相对于所述本体收缩的第二状态;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电子设备还具有稳定子状态和非稳定子状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稳定子状态时,所述本体相对于支撑面的方向与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非稳定子状态时所述本体相对于所述支撑面的方向不同;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电子设备还具有平衡子状态和非平衡子状态,所述本体的重心与支撑点的连线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平衡子状态,否则处于非平衡子状态;第一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本体,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通过检测本体相对于支撑面的方向,产生一第一检测结果;第一控制机构,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非稳定状态时,控制所述多个部件的部分或全部相对于所述本体收缩,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状态下的所述非平衡子状态;其中,所述本体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从所述非平衡子状态回复到所述平衡子状态。上述的电子设备,其中,还包括第二控制机构,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从非平衡子状态回复到平衡子状态后,控制收缩的部件相对于所述本体伸出。上述的电子设备,其中,还包括第二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本体,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通过检测所述本体重心与支撑点的连线方向,产生一第二检测结果;所述第二控制机构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平衡子状态时,控制收缩的部件相对于所述本体伸出。上述的电子设备,其中,还包括计时器,用于在第一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多个部件的部分或全部相对于所述本体收缩后,开始计时;所述第二控制机构具体用于在所述计时器计时结束后控制收缩的部件相对于所述本体伸出。上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本体包括 壳体,底部外部呈圆弧状;配重块,固定于所述壳体内,位于壳体的底部。上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多个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呈圆弧状的底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本体;多个部件,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所述多个部件相对于所述本体伸出的第一状态以及所述多个部件相对于所述本体收缩的第二状态;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电子设备还具有稳定子状态和非稳定子状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稳定子状态时,所述本体相对于支撑面的方向与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非稳定子状态时所述本体相对于所述支撑面的方向不同;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电子设备还具有平衡子状态和非平衡子状态,所述本体的重心与支撑点的连线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平衡子状态,否则处于非平衡子状态;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通过检测本体相对于支撑面的方向,产生一第一检测结果;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非稳定状态时,控制所述多个部件的部分或全部相对于所述本体收缩,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状态下的所述非平衡子状态;其中,所述本体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从所述非平衡子状态回复到所述平衡子状态。上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电子设备从非平衡子状态回复到平衡子状态后,控制收缩的部件相对于所述本体伸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合以上描述可以发现,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只需要简单设计本体的形状,并设置一传感器件来检测电子设备的本体相对于支撑面的方向,在判断出电子设备倒翻时,则控制部件收回本体,使电子设备成为一个不倒翁而自动回到站立的平衡状态,实现简单,以成本较低的方式实现电子设备的姿态自动恢复。附图说明图I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处于第二状态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结构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处于非稳定子状态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状态变化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中,在电子设备运行过程中偏离稳定子状·态而处于非稳定子状态时,根据检测结果会控制阻碍电子设备回复到平衡子状态时的部件相对于所述本体收缩,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从所述非平衡子状态回复到所述平衡子状态,以成本较低的方式实现电子设备的姿态自动恢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如图I、图2所示,包括本体 11 ;多个部件12,与所述本体11连接,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所述多个部件12相对于所述本体11伸出的第一状态(图I中所示的状态)以及所述多个部件相对于所述本体收缩的第二状态(图2中所示的状态);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电子设备还具有稳定子状态和非稳定子状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稳定子状态时,所述本体相对于支撑面的方向与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非稳定子状态时所述本体相对于所述支撑面的方向不同;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电子设备还具有平衡子状态和非平衡子状态,所述本体的重心与支撑点的连线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平衡子状态,否则处于非平衡子状态;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本体,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通过检测本体相对于支撑面的方向,产生一第一检测结果;第一控制机构,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非稳定状态时,控制所述多个部件的部分或全部相对于所述本体收缩,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状态下的所述非平衡子状态;其中,所述本体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从所述非平衡子状态回复到所述平衡子状态。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如现在很多的电子设备,如机器人等,其都设置有一个本体,以及与所述本体连接的多个部件,如手臂、脚等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这些部件除了本身具备的运动能力(如手臂转动、脚步向前/后迈出等)之外,其还相对于本体可收缩,收纳到本体内部。而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根据部件相对于本体的状态(伸出本体壳体外部或者收纳到本体壳体内部),将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划分为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在此先对第一状态说明如下。如图I和图4所示,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部件伸出本体)时,所述电子设备还具有稳定子状态和非稳定子状态;分别如图I和图4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稳定子状态时,所述本体相对于支撑面垂直,而当电子设备处于非稳定子状态时,所述本体相对于支撑面的夹角为a,小于90度。在非稳定子状态下(如被推倒、运动过程中被物体绊倒等原因),由于部件(下方的两条腿)的阻碍作用,此时电子设备无法恢复到稳定子状态。此前提到,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本体;多个部件,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所述多个部件相对于所述本体伸出的第一状态以及所述多个部件相对于所述本体收缩的第二状态;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电子设备还具有稳定子状态和非稳定子状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稳定子状态时,所述本体相对于支撑面的方向与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非稳定子状态时所述本体相对于所述支撑面的方向不同;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电子设备还具有平衡子状态和非平衡子状态,所述本体的重心与支撑点的连线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平衡子状态,否则处于非平衡子状态;第一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本体,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通过检测本体相对于支撑面的方向,产生一第一检测结果;第一控制机构,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非稳定状态时,控制所述多个部件的部分或全部相对于所述本体收缩,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状态下的所述非平衡子状态;其中,所述本体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从所述非平衡子状态回复到所述平衡子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辉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