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变焦镜头、成像设备和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公开了一种变焦镜头,其具有:第一透镜组(G1),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透镜组(G2),其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第三透镜组(G3),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以及,第四透镜组(G4),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改变,在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第四透镜组(G4)首先向物体移动,然后向像移动。第三透镜组(G3)具有第一正透镜(L31)、负透镜(L32)和第二正透镜(L33),并且第四透镜组(G4)具有两个透镜(L41,L4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对于包括摄像机和数字静态照相机的成像光学系统要求更高的变焦比、更高的性能和更小的大小。被提出以满足这样的要求的变焦镜头是如下的变焦镜头,·其以从物体起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refractive power) ,第二透镜组,其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第三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以及,第四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其中,通过移动每ー个透镜组来执行变焦(例如,參见日本特开专利公开No.2008-152288(A))。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需要更紧凑和具有更高的性能的变焦镜头。考虑到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变焦比高也具有紧凑性和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变焦镜头、使用该变焦镜头的成像设备和用于制造该变焦镜头的方法。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变焦镜头是以从物体起的顺序包括下述部分的变焦镜头第一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透镜组,其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第三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以及,第四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其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在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第四透镜组首先向物体移动,然后向像移动,第三透镜组以从物体起的顺序包括第一正透镜、负透镜和第二正透镜,第四透镜组包括两个透镜构件,并且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2. 0<f3/fw<3. 00. 6<(-f3b)/f3<l. 0其中,f3表示第三透镜组的焦距,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的焦距,并且f3b表示第三透镜组的负透镜的焦距。在第一变焦镜头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0. 3<f3/f4<0. 6其中,f3表示第三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4表示第四透镜组的焦距。在第一变焦镜头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 0<(-f2)/fw<l. 5其中,f2表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的焦距。在第一变焦镜头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 0<TLt/ft<l. 2 其中,TL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的全长,并且f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的焦距。在第一变焦镜头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 0<Dl/fw<l. 6其中,D1表示第一透镜组在光轴上的厚度,并且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的焦距。在第一变焦镜头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 5<f3c/f3a<2. 5其中,f3c表示第三透镜组的第二正透镜的焦距,并且f3a表示第三透镜组的第一正透镜的焦距。第一变焦镜头中,优选的是,第四透镜组以从物体起的顺序通过由正透镜构成的第一透镜构件和由负透镜构成的第二透镜构件形成,并且,该正透镜和该负透镜中的至少ー个具有非球面。在第一变焦镜头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0. l<(-f2)/fl<0. 2其中,f2表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l表示第一透镜组的焦距。在第一变焦镜头中,优选的是,第四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构件和经由空气间隔设置在第一透镜构件的像侧上的第二透镜构件。在情况下,也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1. 5<(R42a+R41b)/(R42a_R41b)<-3. 5其中,R41b表示在第四透镜组的第一透镜构件中的最接近像的透镜表面的近轴曲率半径,并且R42a表示在第四透镜组的第二透镜构件中的最接近物体的透镜表面的近轴曲率半径。在第一变焦镜头中,优选的是,孔径光阑设置在第三透镜组的第一正透镜的物体侧附近,并且第三透镜组和孔径光阑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沿着光轴一起移动。在第一变焦镜头中,优选的是,第三透镜组的至少一部分能够移动使得在相对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分量。在第一变焦镜头中,优选的是,第四透镜组在从无限远的物体向有限距离处的物体聚焦时沿着光轴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成像设备是包括在预定表面上形成物体的像的变焦镜头的成像设备,并且该变焦镜头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变焦镜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变焦镜头是如下的变焦镜头,其以从物体起的顺序包括 第一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透镜组,其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第三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以及,第四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其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 变焦时,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在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第四透镜组首先向物体移动,然后向像移动,第三透镜组以从物体起的顺序包括第一正透镜、负透镜和第二正透镜,并且,第四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构件和经由空气间隔设置在第一透镜构件的像侧上的第二透镜构件。在第ニ变焦镜头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1. 5<(R42a+R41b)/(R42a_R41b)<-3. 5其中,R41b表示在第四透镜组的第一透镜构件中的最接近像的透镜表面的近轴曲率半径,并且R42a表示在第四透镜组的第二透镜构件中的最接近物体的透镜表面的近轴曲率半径。在第二变焦镜头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2. 0<f3/fw<3. 0其中,f3表示第三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的焦距。在第ニ变焦镜头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0. 6<(-f3b)/f3<l. 0其中,f3表示第三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3b表示第三透镜组的负透镜的焦距。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成像设备是包括在预定表面上形成物体的像的变焦镜头的成像设备,并且该变焦镜头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变焦镜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的第一方法是ー种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该变焦镜头以从物体起的顺序具有第一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透镜组,其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第三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以及,第四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其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在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第四透镜组首先向物体移动,然后向像移动,第三透镜组以从物体起的顺序包括第一正透镜、负透镜和第二正透镜,第四透镜组包括两个透镜构件,并且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2. 0<f3/fw<3. 00. 6<(-f3b)/f3<l. 0其中,f3表示第三透镜组的焦距,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的焦距,并且f3b表示第三透镜组的负透镜的焦距。在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的第一方法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0. 3<f3/f4<0. 6其中,f3表示第三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4表示第四透镜组的焦距。在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的第一方法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 0<(-f2)/fw<l. 5其中,f2表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的焦距。在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的第一方法中,优选的是,第四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构件和经由空气间隔设置在第一透镜构件的像侧上的第二透镜构件。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的第二方法是ー种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该变焦镜头以从物体起的顺序具有第一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透镜组,其具有负折射光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焦镜头,以从物体起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第三透镜组,所述第三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以及,第四透镜组,所述第四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在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所述第四透镜组首先向物体移动,然后向像移动,所述第三透镜组以从物体起的顺序包括第一正透镜、负透镜和第二正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组包括两个透镜构件,并且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2.0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圭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尼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