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长焦距大相对孔径变焦距光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15030 阅读:3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长焦距大相对孔径变焦距光学系统,工作于中波红外波段。它包括前固定组、变倍组、补偿组和后固定组。系统共有九片透镜组成,前固定组为三片透镜,其余透镜组均为两片透镜组成。通过采用特殊的红外光学材料,并进行材料的合理的优化组合,实现中波红外宽波段内消色差。为使得光学系统在各成像位置均达到衍射极限的成像性能,在变倍组和后固定组中分别引入了一个非球面。为减小系统尺寸,设计中采用二次成像和平面反射镜折叠光路等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同轴透射式结构、采用透镜片数少、加工容易、系统变焦范围大、可探测距离大、相对孔径大、能量利用率高、适用波段范围宽、色差小、畸变小、像面照度分布均匀,成像性能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焦距光学成像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同轴透射结构的、工作于中波红外波段的长焦距、大相对孔径变焦距光学成像系统。
技术介绍
变焦距光学成像系统,在不改变光学系统位置的前提下,可实现对不同距离处的目标物成像,能有效提高探测识别效率。克服了传统的定焦系统由于焦距长、相对孔径大等要求造成系统体积庞大,进而难以通过移动系统实现不同距离成像的困难。自英国数学家于1834年首次提出变焦的概念,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变焦距光学成像技术已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和应用,从较早的应用于电影摄影物镜的设计,到当前世界各国研究热点的成像光谱仪前置物镜的设计等,这些设计大多涉及可见光、可见近红外、或短波红外波段的变焦距光学成像系统。随着红外焦平面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其实际应用范围的逐步扩展,对红外变焦距光学成像系统的需求日益增强,不仅具有上述变焦距系统的特点,同时具有红外系统环境适应性好、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可有效提闻目标的红外探测与识别能力。光学成像系统成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其探测效果。对于一般的光学成像系统,特别是红外系统,受材料的限制,很难在满足长焦距和大相对孔径的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焦距大相对孔径变焦距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它为透射式光学系统,工作在中波红外波段;所述光成像学系统的结构为同轴结构,包括安装于一个镜筒内的四个透镜组,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为前固定组、变倍组、补偿组和后固定组;平面反射镜(5)置于前固定组与变倍组之间,与光轴成45度角;所述前固定组,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为一块第一正透镜(11)、一块负透镜(12)和一块第二正透镜(13);所述各透镜相对于变焦距成像光学系统长焦距的归一化焦距依次对应为f’11、f’12、f’13,对应值范围分别为1.2≤f’11≤1.4、?2.3≤f’12≤?2.1和2.6≤f’13≤2.8;所述变倍组,沿光线入射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轶群石荣宝贺虎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