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管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85806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4:58
一种灯管切换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切换电路、枢接于壳体上的滑动臂、及设置于壳体表面的至少两个触点组。滑动臂包括三个面对壳体设置的导电凸起,连接于电源及切换电路设置的开关元件之间,至少两个触点组与开关元件连接,且与灯管类型呈一一对应关系。当旋转滑动臂至一类型灯管对应的触点组位置时,位于滑动臂上的导电凸起与触点组电性接触,导通对应的开关元件,使切换电路设置的灯管接入端与电源连接形成与灯管类型对应的导通电路,将该灯管类型的灯管接入装置中时正常工作。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接入多种输入类型的LED灯管及日光灯管,方便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管切换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接入多种类型灯管的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LED照明技术的发展,LED日光灯正在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传统的用于安装 普通日光灯灯管的灯座与LED日光灯的灯座结构不匹配,在安装LED日光灯灯管时需要重 新更换原来的日光灯灯座,还需要将日光灯灯管的照明线路彻底拆除。进一步地,由于现在 市面上的各种LED灯管的输入类型也不相同,这样就需要根据灯管的类型设置不同的照明 线路,所以,不同的LED灯管之间也不能共用灯座。因此,使用者不能根据需要自由更换普 通日光灯灯管和各种不同输入类型的LED日光灯灯管,使用不便,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 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接入多种输入类型的LED灯管及日光灯管的照明 电路的切换装置,使用者能够根据需要自由更换普通日光灯灯管与各种不同输入类型的 LED日光灯灯管。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灯管切换装置,包括壳体及设置于该壳体内的切换电路,该切换 电路包括用于连接一灯管灯脚的第一灯管接入端和第二灯管接入端,一用于连接电源的电 源端口、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及第三开关元件。该灯管切换装置还包括枢接于该壳体上并与该壳体表面保持一预设距离的滑动 臂以及设置于该壳体表面的至少两个触点组,其中,该滑动臂包括第一导电凸起、第二导电 凸起和第三导电凸起,均设置于该滑动臂面对该壳体表面的一侧,该第一导电凸起连接于 该电源端口正极与该第一开关元件的一端之间,该第二导电凸起连接于该电源端口负极与 该第二开关元件的一端之间,该第三导电凸起与该第三开关元件的一端连接,该滑动臂能 够以枢接处为中心在该壳体表面旋转,该至少两个触点组分别与该第一、二和三开关元件 的另一端对应连接。该至少两个触点组及该第一、二和三导电凸起与该第一、二和三开关元件的连接 关系与灯管的类型呈一一对应的关系。当旋转该滑动臂至其中一灯管类型对应的该触点组 位置时,位于该滑动臂上的导电凸起与该触点组电性接触,导通对应的开关元件,使该第一 灯管接入端与该第二灯管接入端与该电源端口的正、负极对应连接,形成与该灯管类型相 对应的导通电路,将该灯管类型的灯管接入该灯管切换装置中时正常工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灯管切换装置,预先设置多个开关元件的各 端子与不同输入类型的LED灯管及日光灯管的引脚的对应连接关系,通过旋转旋臂而使得 导电凸起与触点组对应接触以闭合对应的开关元件,形成导通电路,从而实现接入多种输 入类型的LED灯管及日光灯管的功能,方便用户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灯管切换电路的电路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灯管切换电路中接入不同输入类型的LED灯管及日光灯管时,切 换开关模组各切换端子的状态。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灯管切换装置的外观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权利要求1.一种灯管切换装置,包括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切换电路,所述切换电路包括用于连接一灯管灯脚的第一灯管接入端和第二灯管接入端,一用于连接电源的电源端口、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及第三开关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管切换装置还包括枢接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壳体表面保持一预设距离的滑动臂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表面的至少两个触点组,其中,所述滑动臂包括第一导电凸起、第二导电凸起和第三导电凸起,均设置于所述滑动臂面对所述壳体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凸起连接于所述电源端口正极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二导电凸起连接于所述电源端口负极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三导电凸起与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滑动臂能够以枢接处为中心在所述壳体表面旋转,所述至少两个触点组分别与所述第一、二和三开关元件的另一端对应连接; 所述至少两个触点组及所述第一、二和三导电凸起与所述第一、二和三开关元件的连接关系与灯管的类型呈一一对应的关系;当旋转所述滑动臂至其中一灯管类型对应的所述触点组位置时,位于所述滑动臂上的导电凸起与所述触点组电性接触,导通对应的开关元 件,使所述第一灯管接入端与所述第二灯管接入端与所述电源端口的正、负极对应连接,形成与所述灯管类型相对应的导通电路,将所述灯管类型的灯管接入所述灯管切换装置中时正常工作。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管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臂还包括枢接端及一端连接于所述枢接端上的旋臂,所述枢接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旋臂与所述壳体表面平行并保持所述预设距离,所述导电凸起沿所述旋臂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管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和三开关元件均包括一个固定端子及第一切换端子、第二切换端子、第三切换端子和第四切换端子,所述第一、二和三导电凸起分别与所述第一、二和三开关元件的固定端子对应连接,所述至少两个触点组分别与所述第一、二和三开关元件的切换端子对应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管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切换电路还包括镇流器和启辉器,所述镇流器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切换端子与所述第二灯管接入端之间,所述启辉器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二切换端子与所述第二灯管接入端之间,所述第三导电凸起还与所述第一灯管接入端连接。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管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触点组的数量为六个,包括五个第一触点组及一个第二触点组,每个第一触点组分别与一种类型的LED灯管对应,且每个第一触点组均包括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第二触点组与日光灯管对应,且包括第三触点、第四触点和第五触点。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管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圆柱体,所述每个第一触点组包括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均沿所述壳体的径向依次排布,所述第二触点组包括的第三触点、第四触点和第五触点沿所述壳体的径向依次排布。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管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表面,每个触点组的一侧对应设置一图标,用以表示所述触点组所对应的灯管类型。全文摘要一种灯管切换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切换电路、枢接于壳体上的滑动臂、及设置于壳体表面的至少两个触点组。滑动臂包括三个面对壳体设置的导电凸起,连接于电源及切换电路设置的开关元件之间,至少两个触点组与开关元件连接,且与灯管类型呈一一对应关系。当旋转滑动臂至一类型灯管对应的触点组位置时,位于滑动臂上的导电凸起与触点组电性接触,导通对应的开关元件,使切换电路设置的灯管接入端与电源连接形成与灯管类型对应的导通电路,将该灯管类型的灯管接入装置中时正常工作。利用本专利技术,可接入多种输入类型的LED灯管及日光灯管,方便用户使用。文档编号F21V23/04GK102954450SQ201210467599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8日专利技术者曹青山, 刘正年, 曾南, 郭妙萍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管切换装置,包括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切换电路,所述切换电路包括用于连接一灯管灯脚的第一灯管接入端和第二灯管接入端,一用于连接电源的电源端口、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及第三开关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切换装置还包括枢接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壳体表面保持一预设距离的滑动臂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表面的至少两个触点组,其中,所述滑动臂包括第一导电凸起、第二导电凸起和第三导电凸起,均设置于所述滑动臂面对所述壳体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凸起连接于所述电源端口正极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二导电凸起连接于所述电源端口负极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三导电凸起与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滑动臂能够以枢接处为中心在所述壳体表面旋转,所述至少两个触点组分别与所述第一、二和三开关元件的另一端对应连接;所述至少两个触点组及所述第一、二和三导电凸起与所述第一、二和三开关元件的连接关系与灯管的类型呈一一对应的关系;当旋转所述滑动臂至其中一灯管类型对应的所述触点组位置时,位于所述滑动臂上的导电凸起与所述触点组电性接触,导通对应的开关元件,使所述第一灯管接入端与所述第二灯管接入端与所述电源端口的正、负极对应连接,形成与所述灯管类型相对应的导通电路,将所述灯管类型的灯管接入所述灯管切换装置中时正常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青山刘正年曾南郭妙萍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