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显示设备。背光组件适于供图像显示平板使用,背光组件包括导光板组件以及设置在导光板组件下方的一个或多个光源。导光板组件的上部与平板的显示区域重叠,同时导光板组件的下部设置在上部之下,导光板组件包括用于重新定向发出的光的导光材料以及也用于重新定向从小的在所述上部之下的光源区域发出的光的反射器,以将所述光重新分配到设置在导光板组件的上部中的更大面积的导光材料中。所述上部还具有一个或多个光反射器。在一个实施例中,光源中的对置的光源成一定角度,从而它们不将光直接将光照耀到彼此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涉及一种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显示设备。更具体地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示例实施例涉及一种源居中型(centered-source type)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通常,显示设备可包括这样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被配置为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和其中设置有被配置为驱动显示区域中的元件的驱动部分的外围区域。显示设备还可包括被配置为将光提供给显示面板的背光组件和容纳该背光组件的容纳容器。根据光源的位置、尺寸和用法,背光组件可被分成直下照明型或者边缘照明型。传统直下照明型的背光组件通常包括分布在显示面板的整个表面上的多个光源,从而作为需要许多光源在显示面板的整个显示区域(DA)下方均匀分布的该传统结构的结果,显示设备的厚度和制造成本会增加。随着显示区域(DA)的尺寸的增长,需要更多的光源和它们的电互联。相比之下,边缘照明型背光组件通常包括分布在显示面板的仅仅一个边缘部分或多个边缘部分上的多个光源,从而显示设备的厚度和制造成本可减小,这是因为需要更少 数量的光源且需要更少量的电互连。因此,由于其成本优势和装置厚度优势,所以边缘照明型的背光组件已经被更多地使用(更普及)。更具体地说,边缘照明型的背光组件通常包括光源;导光板,被配置为将从边缘布置的光源发射的边缘接收光(edge-received light)引导到对应的显示面板的平坦的主平面。换句话说,边缘型光源被布置在显示面板的外围区域,以例如通过包围显示区域的边框(bezel)被隐藏。因此,边缘照明型背光组件的显示设备通常被迫具有宽度与边缘布置的光源的宽度相比至少相同或者更大的外围边框。最近,已经研发了源居中型的背光组件。所述居中型背光组件包括设置在彼此相邻地包装的多个(例如,堆叠的)导光板下方的光源。导光板的堆叠件将居中型的背光组件的源居中的光引导和重新指引成更加均匀地分布到显示面板。在居中型背光组件中,光源设置在显示区域下方,从而如果需要,外围边框的宽度可显著减小。然而,在居中型背光组件中,在和设置光源的位置对应的显示区域与和导光板的其下没有设置光源的外围区域对应的显示区域之间可能出现亮度差。与设置光源的位置对应的显示子区域可以是与堆叠件中的最顶端的导光板的外围对应的显示子区域的10倍亮。难以阻止亮度差。另外,在居中式背光组件中,为了防止在与导光板的入射表面对应的部分中产生热点,成本增加,并且亮度均匀性由于彼此邻近的导光板之间的光损耗而降低。另外,如果导光板彼此独立地形成并分开,则导光板可能相对于彼此没有对准。应当理解的是,该
技术介绍
部分意图提供对于理解这里公开的技术有用的
技术介绍
,这样,
技术介绍
部分可包括在这里公开的主题的对应的专利技术日之前不属于相关领域技术人员所得知或理解的一部分的构想、构思或者认知。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居中式背光组件,所述居中式背光组件能够使光的损失最小化并能够在显示区域上均匀地保持亮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面提到的背光组件的显示设备。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一种背光组件包括导光板组件(例如,堆叠件)以及一个或多个光源。导光板组件包括第一导光部分和第二导光部分,第一导光部分具有第一侧表面和 沿第一方向与第一侧表面分开的第二侧表面,第二导光部分设置在第一导光部分之下并在第一侧表面与第二侧表面之间。光源设置在第一导光部分之下并与第二导光部分横向相邻。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导光部分可包括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第三侧表面与第一侧表面基本平行,第四侧表面与第三侧表面沿第一方向分开。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导光部分可设置在第一导光部分之下,且第二导光部分的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可位于第一侧表面与第二侧表面之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导光部分可与第一导光部分的中心区域相邻。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导光部分可具有沿与第一方向基本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带形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将光源与第三侧表面基本平行地布置。背光组件还可包括在第一导光部分和第二导光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之下的反射构件。反射构件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一导光部分之下的第一反射构件和设置在第二导光部分之下的第二反射构件。第一反射构件的第一边缘可设置在槽内。背光组件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一反射构件与第二导光部分之间的漏光遮掩/控制图案。背光组件还可包括具有用于容纳光源的容纳空间的散热构件。导光板组件可具有“T”形截面。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光源可与第三侧表面形成锐角。背光组件还可包括在第一导光部分和第二导光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下方的反射构件。反射构件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一导光部分下方的第一反射构件和设置在第二导光部分下方的第二反射构件。第一反射构件的第一边缘可设置在槽内。背光组件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一反射构件与第二导光部分之间的漏光遮掩/控制图案。背光组件还可包括具有容纳光源的容纳空间的散热构件。导光板组件可具有“T”形截面。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光源可与第三侧表面形成钝角。背光组件还可包括在第一导光部分和第二导光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下方的反射构件。反射构件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一导光部分下方的第一反射构件和设置在第二导光部分下方的第二反射构件。第一反射构件的第一边缘可设置在槽内。背光组件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一反射构件与第二导光部分之间的漏光遮掩/控制图案。背光组件还可包括具有容纳光源的容纳空间的散热构件。导光板组件可具有“T”形截面。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光源可被布置为与第三侧表面基本垂直。背光组件还可包括在第一导光部分和第二导光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下方的反射构件。反射构件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一导光部分下方的第一反射构件和设置在第二导光部分下方的第二反射构件。第一反射构件的第一边缘可设置在槽内。背光组件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一反射构件与第二导光部分之间的漏光遮掩/控制图案。背光组件还可包括具有容纳光源的容纳空间的散热构件。导光板组件可具有“T”形截面。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导光部分的下表面可具有形成V形截面的第一倾斜表面和第二倾斜表面。第一倾斜表面和第二倾斜表面之间的界面可形成尖锐的边缘或者圆形的边缘。背光组件还可包括在第一导光部分和第二导光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下方的反射构件。反射构件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一导光部分下方的第一反射构件和设置在第二导光部分下方的第二反射构件。第一反射构件的第一边缘可设置在槽内。第二反射构件可包括与第一倾斜表面对应的第一反射部分和与第二倾斜表面对应的第二反射部分。背光组件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一反射构件与第二导光部分之间的漏光遮掩/控制图案。背光组件还可包括具有容纳光源的容纳空间的散热构件。散热构件可包括侧表面和底表面,散热构件的底表面包括与第一倾斜表面对应的第一底部和与第二倾斜表面对应的第二底部。导光板组件具有“T”形截面。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导光部分可与第二导光部分一体地形成。 在不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导光部分可设置在第一导光部分之下并与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之间的中央区域相邻。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导光板组件还可包括连接分开的第一导光部分与第二导光部分的连接部分。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导光部分可具有沿第一方向的第一宽度,第二导光部分可具有沿第一方向小于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连接部分可具有沿第一方向的小于第二宽度的第三宽度。第一导光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组件,包括:导光板组件,包括第一导光部分和第二导光部分,第一导光部分具有第一侧表面和沿第一方向与第一侧表面分开的第二侧表面,第二导光部分设置在第一导光部分之下并在第一侧表面与第二侧表面之间;光源,设置在第一导光部分之下并与第二导光部分横向相邻。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荣烂,卢哲容,河周和,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