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照明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聚光泛光可调灯头及灯具,该灯头包括灯壳、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一基板和至少一LED光源部件,基板与灯壳固定连接,所述基板上偏离其中心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凹陷部,LED光源部件设于凹陷部内;基板的前方还设有一中心与所述基板的中心重合的复合透镜,所述复合透镜包括平面透镜部和至少一可以与基板的凹陷部重叠的凸透镜部;该灯头还包括可以旋动所述复合透镜而使所述凸透镜部与所述基板上凹陷部重叠或者错开的调节组件。该灯具包含上述所述的聚光泛光可调灯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聚光泛光可调灯头及灯具,可很方便地实现聚光和泛光的转换,且聚光、泛光均由相同的发光元件产生,发光元件利用率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照明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聚光泛光可调灯头及包含该灯头的灯具。
技术介绍
普通灯具一般只能发出一种特定效果的光,泛光或者聚光,这样的灯具适用性较差。有的灯具即使有两种光效可调,但大部分情况是产生聚光效果时,靠反光杯里的LED发光,其余LED不照明;产生泛光效果时,反光杯之外的LED照明,反光杯内的LED不亮,这样 就会造成LED使用率不高,而且使得灯具内的光源零部件较多,不利于灯具的结构简化和成本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聚光泛光可调灯头及包含该灯头的灯具,旨在很便捷地实现灯头内发出的光线在聚光和泛光之间的调节转换,其产生聚光和泛光的发光元件均为同一 LED光源部件,从而提高LED光源部件的使用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聚光泛光可调灯头,包括一灯壳、设于所述灯壳内的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一基板和至少一 LED光源部件,所述基板与所述灯壳固定连接,所述基板上偏离其中心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凹陷部,所述LED光源部件设于所述凹陷部内;所述基板的前方还设有一中心与所述基板的中心重合的复合透镜,所述复合透镜包括平面透镜部和至少一可以与所述基板的凹陷部重叠的凸透镜部;所述灯头还包括可以旋转所述复合透镜而使所述凸透镜部与所述基板上凹陷部重叠或者错开的调节组件。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一固定设于所述复合透镜的后侧面上的调节杆、一弹性部件,所述灯壳的尾部底板中心设有一第一通孔,所述基板的中心设有一第二通孔,所述调节杆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且于所述灯壳的尾端外侧通过一螺母旋套于所述调节杆上而将所述复合透镜与所述灯壳在前后方向上相对固定,所述弹性部件设于所述灯壳的尾部底板与所述基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一设于所述调节杆上的锁定条,所述灯壳的尾部底板上设有一凸台,所述锁定条设于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凸台之间,所述锁定条的后表面上设有一半圆凸起,所述凸台上设有两个可以对所述锁定条的转动幅度进行限定的限位台和两个可以与所述锁定条上的半圆凸起配合相卡的半圆凹坑,所述锁定条的两侧面为一对可与所述限位台相卡的平行平面,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凸台的中心。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条上设有一贯孔,所述贯孔具有至少一卡合平面,所述调节杆的后段设有与所述贯孔的卡合平面配合相卡的切削平面,所述锁定条套设于所述调节杆上。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一设于所述调节杆末端的旋钮,所述旋钮通过一旋钮套设于所述灯壳的尾部底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的后侧面上设有至少两个螺柱,所述灯壳的尾部底板上设有位置与所述螺柱对应的至少两个螺孔,所述基板通过螺钉配合所述螺柱和所述螺孔固定于所述灯壳上。进一步地,所述灯壳的前端还设有一灯壳压盖,所述灯壳前端设有多个圆周分布的第一凹槽和外螺纹,所述灯壳压盖的后端也对应设有多个圆周分布的第二凹槽和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各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一可以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相卡的弹簧片。具体地,所述弹簧片具有一连接部和一翘曲部,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 的底部,所述翘曲部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地面所成夹角为锐角且其外端高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端面。优化地,所述LED光源部件和所述凸透镜部各设四个、且分别以所述基板和所述复合透镜的中心为圆心在其上呈圆周均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聚光泛光可调灯头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灯头很便捷地进行聚光、泛光切换,既可用作需要照度值高的小面积场合的照射,也可用于大面积照明,使用方便;本灯具不论聚光、泛光,均是利用一块设有凸透镜的复合透镜对相同的LED光源部件发出的光线进行配光,产生聚光、泛光的效果,LED光源部件的使用率高;该灯头衍生性强,可用于台式灯,也可用于便携移动灯,还可于作固定式灯具。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灯具,该灯具包括一开关和一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为上述所述的聚光泛光可调灯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灯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灯具采用了上述所述的聚光泛光可调灯头,通过旋动旋钮就可以很便捷地在聚光和泛光之间进行切换,既可用作照射面积小而照度值需求高的场合,也可用于大面积照明需要,使用方便;且聚光、泛光均由相同的LED光源部件产生,LED的使用率高,也使得灯具的光源元部件减少,结构简化,利于灯具生产成本的控制。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聚光泛光可调灯头的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反向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聚光泛光可调灯头中复合透镜的剖面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聚光泛光可调灯头中设有调节柱复合透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聚光泛光可调灯头中锁定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聚光泛光可调灯头中灯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聚光泛光可调灯头中旋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聚光泛光可调灯头中旋钮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聚光泛光可调灯头的灯壳与灯壳压盖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聚光泛光可调灯头的灯壳与灯壳压盖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聚光泛光可调灯头的灯壳与灯壳压盖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聚光泛光可调灯头中弹簧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聚光泛光可调灯头灯壳与灯壳压盖的装配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聚光泛光可调灯头在复合透镜的凸透镜部与LED光 源部件及凹陷部完全错开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聚光泛光可调灯头在复合透镜的凸透镜部与LED光源部件及凹陷部完全重合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聚光泛光可调灯头透过凸透镜部产生聚光的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一并参照图I及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聚光泛光可调灯头的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现对其进行说明。所述聚光泛光可调灯头,包括一灯壳I、设于所述灯壳I内的光源组件2;所述光源组件2包括一基板21和至少一 LED光源部件22,所述基板21与所述灯壳I固定连接,该基板21的前表面经过氧化处理,可作为LED的平面反光镜,减少光的吸收;在该基板21上于偏离其中心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凹陷部220,该凹陷部220可设计成圆形、方形或者其它正多边形,但优选圆形,所述LED光源部件22设于所述凹陷部内220 ;基板21的前方还设有一中心与该基板21的中心重合的复合透镜3,请参见图3,所述复合透镜3包括平面透镜部31和至少一可以与所述基板21的凹陷部220重叠的凸透镜部32 ;所述灯头还包括可以旋转所述复合透镜3而使所述凸透镜部32与所述基板21上凹陷部220重叠或者错开的调节组件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聚光泛光可调灯头,当LED光源部件32的正上方为复合透镜3的平面透镜部31时,参见图9,光源发出的光线呈泛光效果;当通过调节组件4对复合透镜3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调整,使复合透镜3的凸透镜部32与基板21上的凹陷部220重合,则将原来不在LED光源部件上方的凸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光泛光可调灯头,包括一灯壳、设于所述灯壳内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一基板和至少一LED光源部件,所述基板与所述灯壳固定连接,所述基板上偏离其中心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凹陷部,所述LED光源部件设于所述凹陷部内;所述基板的前方还设有一中心与所述基板的中心重合的复合透镜,所述复合透镜包括平面透镜部和至少一可以与所述基板的凹陷部重叠的凸透镜部;所述灯头还包括可以旋转所述复合透镜而使所述凸透镜部与所述基板上凹陷部重叠或者错开的调节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郭瑞,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