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火化和安葬一步到位的殡葬用品,带显示屏的移动墓地系列之第四代,宝塔状的壳体与基座、角楼、围栏、花圈、景观树、显示屏、香炉相连接构成一座移动墓地。由于其内部预先安放一份黄土,因此当把装有骨灰的盒子移入该墓地之时起,便完成了安葬过程,逝者已经“入土为安”。不需要再购买昂贵的墓地进行二次安葬,也可以把黄土更换成家乡的土,以满足逝者“落叶归根”的遗愿。因此它是一种低碳、环保、节约的一种全新的殡葬形式。这种带显示屏的移动墓地,存储有逝者生前的信息,可随时重现,让人感到逝者虽死犹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殡葬用品。它集火化和安葬为一步到位,是一种绿色低碳、环保、节约、体面的殡葬形式。它是传统的木质骨灰盒的升级换代产品。
技术介绍
目前,殡仪馆传统的做法是,遗体火化后,将骨灰(约2斤)装到一个(容积大于2升)木质骨灰盒或陶罐里,丧属要么将骨灰(盒)寄存在殡仪馆,要么购买一方墓地将骨灰安葬,让逝者入土为安。由土葬到火葬本是殡葬事业的一大进步,可是现在流行的先火葬后土葬的做法,还是要消耗大量的木材和土地,使得火葬的优越性大打折扣。数千年来,人们的传统观念很难改变,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如何满足人们的传统习惯要求。森林和土地都是国家的宝贵资源。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现象非常严重。北京的郊区到处是墓地,大有包围城市之势。上海数年以后将无墓地可卖。英国伦敦为了解决墓地紧张的问题,办法是将无主的墓地的骨灰深埋到五米以下,上面再安排新的墓主。这样的办法也难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满足人们传统的“入土为安”的习惯,为了克服“先火葬后土葬”的缺点,为了节约国家和个人的财力和物力,也为了解决清明扫墓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显示屏的移动墓地系列之第四代。在移动墓地的内部预先安放了一份黄土,因此当把装有骨灰的“圣人居”移入移动墓地之时起,便完成了安葬过程,逝者已经“入土为安”。也可以将黄土更换成“家乡土”,以满足逝者“落叶归根”的遗愿。数字液晶显示系统可以存储逝者生前的信息资料,可以随时播放,使人感觉逝者“虽死犹生”。移动墓地里面为什么要安放一份黄土呢?我们都知道,“入土为安”首先要有“土”。一座墓地要具备三个要素骨灰、土和墓碑。无“土”不成墓。移动墓地系列就是根据这三要素的原理专利技术的。也许有人会说这么少一点点的土,能算入士为安吗?在这里我要说一具一百多斤的遗体,火化之后剩下不到二斤的骨灰,从来没有人说过“少”的问题。在这里,无论是骨灰和黄土都只是象征意义和纪念意义。只在乎有无不在乎多少。它不是粮食,怕少了不够吃。移动墓地内部除了安放“圣人居”和黄土之外,还有足够的空间来让亲属安放逝者生前喜欢的珍贵的陪葬品。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由上壳体、中壳体、下壳体组成的宝塔状的构造中,各壳体的圆柱表面均镶嵌(或粘贴)一块有吉祥图案的柔性浮雕装饰件。上壳体正面雕刻有“天堂”二字。中壳体正面镶嵌有逝者照片。下壳体前面可以插入三块碑文牌。上、中、下壳体组成的宝塔,通过基座与液晶数字系统、角楼、围栏、景观树、花圈、香炉等或螺装、或熔接、或粘接组成一座完整的移动墓地第四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它兼具骨灰盒及墓地的功能。不用占地造墓,不耗费木材,有利环保生态。每年节约几万亩土地,几十万方木材。2、它可以随意选择安放地点,便于平时瞻仰追念,逢年过节供奉。如迁居异地可随身带去,就地瞻仰。3、如子女多人分居各地或侨居海外,可将老人遗骨分置若干座移动墓地,供各自就地供奉尽孝。4、既保持了 “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又发扬了火葬的优点。由于移动墓地分散了安置地点,每逢清明扫墓,可减轻殡仪馆和公共墓园的拥挤。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A-A剖视图。图中I.上壳体,2.中壳体,3.骨灰盒,4.装饰件,5.下壳体,6.景观树,7.角楼,8.围栏,9.基座,10.黄土盒,11.花圈,12.液晶显示屏,13.香炉。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除了骨灰盒、黄土盒和景观树以外,所有的零部件均是选用可镀高强度工程塑料ABS注塑而成,便于用三氯甲烷粘接、螺装或热铆装配和各种贵金属(金银等)的电镀装饰处理。权利要求1.一种带显示屏的移动墓地系列之第四代,在由上壳体、中壳体、下壳体组成的宝塔状的构造中,各壳体之间相互扣合连接,基座与下壳体采用粘接,角楼、围栏、景观树、花圈、香炉等与基座间采用热熔铆接,液晶显示屏与基座螺装连接,其特征是上壳体正面雕刻有“天堂”二字,中壳体可以镶嵌逝者照片,下壳体可以插入三块碑文牌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显示屏的移动墓地系列之第四代,其特征是其内部预先安放有一盒黄土,该黄土也可以更换成逝者的“家乡土”,以满足其“落叶归根”的遗愿。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显示屏的移动墓地系列之第四代,其特征是其内部除了安放骨灰盒和黄土盒之外,还有足够大的空间用来安放陪葬品。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显示屏的移动墓地系列之第四代,其特征是操作基座的显示屏可以展现逝者生前的各种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显示屏的移动墓地系列之第四代,其特征是各壳体的圆柱表面,均镶嵌(或粘贴)一块有吉祥图案的柔性浮雕装饰件,该装饰件的浮雕图案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来制作。全文摘要一种集火化和安葬一步到位的殡葬用品,带显示屏的移动墓地系列之第四代,宝塔状的壳体与基座、角楼、围栏、花圈、景观树、显示屏、香炉相连接构成一座移动墓地。由于其内部预先安放一份黄土,因此当把装有骨灰的盒子移入该墓地之时起,便完成了安葬过程,逝者已经“入土为安”。不需要再购买昂贵的墓地进行二次安葬,也可以把黄土更换成家乡的土,以满足逝者“落叶归根”的遗愿。因此它是一种低碳、环保、节约的一种全新的殡葬形式。这种带显示屏的移动墓地,存储有逝者生前的信息,可随时重现,让人感到逝者虽死犹生。文档编号E04H13/00GK102953578SQ20111024698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6日专利技术者覃第崇 申请人:覃第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显示屏的移动墓地系列之第四代,在由上壳体、中壳体、下壳体组成的宝塔状的构造中,各壳体之间相互扣合连接,基座与下壳体采用粘接,角楼、围栏、景观树、花圈、香炉等与基座间采用热熔铆接,液晶显示屏与基座螺装连接,其特征是:上壳体正面雕刻有“天堂”二字,中壳体可以镶嵌逝者照片,下壳体可以插入三块碑文牌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第崇,
申请(专利权)人:覃第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