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模具用加工校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81832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胶模具用加工校正装置,包括底座、凸台、校正板和支撑杆;凸台位于底座的前端;校正板的左端可旋转地连接在凸台上;校正板上设有固定斜导杆的固定块,且校正板的前后两个侧面上刻有标准线;校正板的底部设有可沿校正板左右方向移动的连接块;连接块与校正板为螺纹连接;连接块的底部设有定位块,且定位块与连接块为一体;定位块为水平板,并通过螺钉a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支撑杆为两个,分别固定在底座的前后两端;支撑杆上,自下而上地刻有多个角度线;校正板与水平面的角度,通过标准线和角度线调节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的塑胶模具用加工校正装置,能够保证模具的精度,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校正装置,特别是一种用来加工塑胶模具中的斜导杆的加工校正装置,属于塑胶模具加工辅助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生产塑件时,往往会根据不同的塑件而设计不同的塑胶模具。对于带有侧孔或侧凹的塑件生产时,在开模推出塑件前,都要进行侧向抽芯或侧向分型。这就需要采用可侧向移动的型芯或滑动成型,一般带有侧孔的简单塑件成型脱模时,采用斜销辅助脱模,即注射成型后动模首先向后移动一段距离,然后固定与定模板上的斜销的倾斜迫使侧型芯滑块向外移动,然后由脱模机构的推杆将塑件从型芯上脱下。但对于如倒勾面是斜方向一类的,比 较复杂的塑件来说,就要采用斜导杆来辅助脱模了。但这类的斜导杆精度要求较高,加工时必须要校正,而且如果加工时误差大的话,斜导杆在装模时就不能与内模斜面相配合了,又要重新校正,重新加工。这样一装一卸,斜导杆的表面就会有磨损,影响模具的精度,而且很耗时间,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效率,另外对于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也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保证模具精度、提高生产效率,且操作简单方便的塑胶模具用加工校正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胶模具用加工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凸台、校正板和支撑杆;所述凸台位于底座的前端;所述校正板的左端可旋转地连接在凸台上;所述校正板上设有固定斜导杆的固定块,且校正板的前后两个侧面上刻有标准线;所述校正板的底部设有可沿校正板左右方向移动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校正板为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有定位块,且定位块与连接块为一体;所述定位块为水平板,并通过螺钉a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支撑杆为两个,分别固定在底座的前后两端;所述支撑杆上,自下而上地刻有多个角度线;所述校正板与水平面的角度,通过标准线和角度线调节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根兴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烨铭塑胶制品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