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模具用加工校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81832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胶模具用加工校正装置,包括底座、凸台、校正板和支撑杆;凸台位于底座的前端;校正板的左端可旋转地连接在凸台上;校正板上设有固定斜导杆的固定块,且校正板的前后两个侧面上刻有标准线;校正板的底部设有可沿校正板左右方向移动的连接块;连接块与校正板为螺纹连接;连接块的底部设有定位块,且定位块与连接块为一体;定位块为水平板,并通过螺钉a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支撑杆为两个,分别固定在底座的前后两端;支撑杆上,自下而上地刻有多个角度线;校正板与水平面的角度,通过标准线和角度线调节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的塑胶模具用加工校正装置,能够保证模具的精度,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校正装置,特别是一种用来加工塑胶模具中的斜导杆的加工校正装置,属于塑胶模具加工辅助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生产塑件时,往往会根据不同的塑件而设计不同的塑胶模具。对于带有侧孔或侧凹的塑件生产时,在开模推出塑件前,都要进行侧向抽芯或侧向分型。这就需要采用可侧向移动的型芯或滑动成型,一般带有侧孔的简单塑件成型脱模时,采用斜销辅助脱模,即注射成型后动模首先向后移动一段距离,然后固定与定模板上的斜销的倾斜迫使侧型芯滑块向外移动,然后由脱模机构的推杆将塑件从型芯上脱下。但对于如倒勾面是斜方向一类的,比 较复杂的塑件来说,就要采用斜导杆来辅助脱模了。但这类的斜导杆精度要求较高,加工时必须要校正,而且如果加工时误差大的话,斜导杆在装模时就不能与内模斜面相配合了,又要重新校正,重新加工。这样一装一卸,斜导杆的表面就会有磨损,影响模具的精度,而且很耗时间,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效率,另外对于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也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保证模具精度、提高生产效率,且操作简单方便的塑胶模具用加工校正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塑胶模具用加工校正装置,包括底座、凸台、校正板和支撑杆;所述凸台位于底座的前端;所述校正板的左端可旋转地连接在凸台上;所述校正板上设有固定斜导杆的固定块,且校正板的前后两个侧面上刻有标准线;所述校正板的底部设有可沿校正板左右方向移动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校正板为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有定位块,且定位块与连接块为一体;所述定位块为水平板,并通过螺钉a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支撑杆为两个,分别固定在底座的前后两端;所述支撑杆上,自下而上地刻有多个角度线;所述校正板与水平面的角度,通过标准线和角度线调节控制。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开有与角度线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校正板和支撑杆通过定位孔和螺钉b固定。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的角度线按1°递增。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的角度线按5°递增。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专利技术的塑胶模具用加工校正装置,采用精确的刻度线调节校正板面,有效地保证了模具精度,而且调整后直接加工,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操作简单、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塑胶模具用加工校正装置的立体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塑胶模具用加工校正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 其中1、底座;2、凸台;3、校正板;4、支撑杆;5、固定块;6、标准线;7、连接块;8、定位块;9、螺钉a ;10、角度线;11、定位孔;90、螺钉b。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如附图1、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用加工校正装置,包括底座I、凸台2、校正板3和支撑杆4 ;所述凸台2位于底座I的前端;所述校正板3的左端可旋转地连接在凸台2上;所述校正板3上设有固定斜导杆的固定块5,且校正板3的前后两个侧面上刻有标准线6 ;所述校正板3的底部设有可沿校正板3左右方向移动的连接块7 ;所述连接块7与校正板3为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7的底部设有定位块8,且定位块8与连接块7为一体;所述定位块8为水平板,并通过螺钉a9固定在底座I上;所述支撑杆4为两个,分别固定在底座I的前后两端;所述支撑杆4上,自下而上地刻有多个角度线10 ;所述校正板3与水平面的角度,通过标准线6和角度线10调节控制;所述支撑杆4上开有与角度线10相对应的定位孔11 ;所述校正板3和支撑杆4通过定位孔11和螺钉b90固定;所述支撑杆上的角度线按1°递增。使用时按照斜导杆上待加工面的角度,将校正板3上的标准线调到与支撑杆4上角度线10的对应角度上;通过螺钉b90,将校正板固定在支撑板4上;移动连接块7,使定位块8与底座I贴合,通过螺钉a9将校正板定位,且固定在底座上;最后用固定块5固定斜导杆。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专利技术的塑胶模具用加工校正装置,采用精确的刻度线调节校正板面,有效地保证了模具精度,而且调整后直接加工,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操作简单、方便。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塑胶模具用加工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凸台、校正板和支撑杆;所述凸台位于底座的前端;所述校正板的左端可旋转地连接在凸台上;所述校正板上设有固定斜导杆的固定块,且校正板的前后两个侧面上刻有标准线;所述校正板的底部设有可沿校正板左右方向移动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校正板为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有定位块,且定位块与连接块为一体;所述定位块为水平板,并通过螺钉a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支撑杆为两个,分别固定在底座的前后两端;所述支撑杆上,自下而上地刻有多个角度线;所述校正板与水平面的角度,通过标准线和角度线调节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塑胶模具用加工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上开有与角度线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校正板和支撑杆通过定位孔和螺钉b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塑胶模具用加工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上的角度线按1°递增。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塑胶模具用加工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上的角度线按5°递增。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胶模具用加工校正装置,包括底座、凸台、校正板和支撑杆;凸台位于底座的前端;校正板的左端可旋转地连接在凸台上;校正板上设有固定斜导杆的固定块,且校正板的前后两个侧面上刻有标准线;校正板的底部设有可沿校正板左右方向移动的连接块;连接块与校正板为螺纹连接;连接块的底部设有定位块,且定位块与连接块为一体;定位块为水平板,并通过螺钉a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支撑杆为两个,分别固定在底座的前后两端;支撑杆上,自下而上地刻有多个角度线;校正板与水平面的角度,通过标准线和角度线调节控制。本专利技术方案的塑胶模具用加工校正装置,能够保证模具的精度,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操作简单、方便。文档编号B23Q3/00GK102950476SQ20111024670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6日专利技术者朱根兴 申请人:苏州市烨铭塑胶制品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胶模具用加工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凸台、校正板和支撑杆;所述凸台位于底座的前端;所述校正板的左端可旋转地连接在凸台上;所述校正板上设有固定斜导杆的固定块,且校正板的前后两个侧面上刻有标准线;所述校正板的底部设有可沿校正板左右方向移动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校正板为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有定位块,且定位块与连接块为一体;所述定位块为水平板,并通过螺钉a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支撑杆为两个,分别固定在底座的前后两端;所述支撑杆上,自下而上地刻有多个角度线;所述校正板与水平面的角度,通过标准线和角度线调节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根兴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烨铭塑胶制品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