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晓容专利>正文

气管导管湿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81129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管导管湿化装置,它是由气囊、气囊管、湿化管、湿化管开口末端、输液器、湿化液组成,通过气囊固定气管导管,再通过输液器控制湿化液滴入,能保持气管内持续的湿度,有利于痰液的吸出,降低肺部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管导管湿化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通过气囊固定气管导管,再通过输液装置控制湿化液滴入,能保持气管内持续的湿度,有利于吸痰,降低肺部感染,特别适用于气管切开或使用呼吸机的危重病人。
技术介绍
气管切开或使用呼吸机的危重病人,气 管导管是必备的器械,传统的气管导管,无湿化装置,只能由护士不定时的向气管内滴入湿化液,反复打开气管导管与呼吸机的衔接,影响病人的治疗并增加感染机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管导管湿化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通过气囊固定气管导管,再通过输液装置控制湿化液滴入,能保持气管内持续的湿度,有利于吸痰,降低肺部感染。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先在气管导管前段安装气囊,再在气管导管内壁一侧安装气囊管和湿化管,气囊管一端开口于气囊内,另一端与气囊检测部连接,湿化管开口末端在气管导管腔内,位于气囊前端,湿化管另一端连接输液器和湿化液。通过气囊固定气管导管,再通过输液器控制湿化液滴入,能保持气管内持续的湿度,有利于痰液的吸出,降低肺部感染。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图I、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结构示图。在图I中,I、湿化管开口末端,2、气囊,3、湿化管,4、气管导管,5、湿化液,6、输液器,7、气囊检测部,8、气囊管。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图I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具体细节及工作情况先在气管导管(4)前段安装气囊(2),再在气管导管(4)内壁一侧安装气囊管(8)和湿化管(3),气囊管(8) —端开口于气囊(2)内,另一端与气囊检测部(7)连接,湿化管开口末端(I)在气管导管(4)腔内,位于气囊(2)前端,湿化管(3)另一端连接输液器(6)和湿化液(5)。通过气囊(2)固定气管导管(4),再通过输液器(6)控制湿化液(5)滴入,能保持气管内持续的湿度,有利于痰液的吸出,降低肺部感染。权利要求1. 一种气管导管湿化装置,包括气囊、气囊管、湿化管、湿化管开口末端、输液器、湿化液组成,其特征是在气管导管前段安装气囊,再在气管导管内壁一侧安装气囊管和湿化管,气囊管一端开口于气囊内,另一端与气囊检测部连接,湿化管开口末端在气管导管腔内,位于气囊前端,湿化管另一端连接输液器和湿化液。·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管导管湿化装置,它是由气囊、气囊管、湿化管、湿化管开口末端、输液器、湿化液组成,通过气囊固定气管导管,再通过输液器控制湿化液滴入,能保持气管内持续的湿度,有利于痰液的吸出,降低肺部感染。文档编号A61M16/16GK102949773SQ201110243678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3日专利技术者陈晓容 申请人:陈晓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管导管湿化装置,包括气囊、气囊管、湿化管、湿化管开口末端、输液器、湿化液组成,其特征是:在气管导管前段安装气囊,再在气管导管内壁一侧安装气囊管和湿化管,气囊管一端开口于气囊内,另一端与气囊检测部连接,湿化管开口末端在气管导管腔内,位于气囊前端,湿化管另一端连接输液器和湿化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容
申请(专利权)人:陈晓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