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晓容专利>正文

一种给氧鼻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1125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给氧鼻塞,通过鼻塞部的气囊固定大小不一的鼻腔,再通过安装的进(出)气单向控制活瓣调节,有利于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顺利排除,增加了有效给氧量,适用各年龄段的给氧病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一种给氧鼻塞,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能通过在鼻塞部的气囊牢固的固定给氧管,通过进(出)气单向控制活瓣的调节,增加有效给氧量,适用于各年龄段的给氧病人。
技术介绍
吸氧的病人,给氧鼻塞是必备的一种器械,传统的鼻塞,鼻塞部大小固定,不能根据病人鼻孔大小改变,存在缝隙致有效吸氧量降低,另外固定不牢,同时在脸峡部留下压痕,影响面部血供导致再次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给氧鼻塞,通过在鼻塞部的气囊牢固的固定给氧管,通过进(出)气单向控制活瓣的调节,增加有效给氧量,适用于各年龄段的给氧病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给氧鼻塞,其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先在鼻导管前端安装一个气囊,再在鼻导管内壁安装气囊管,气囊管一端开口于气囊,另一端与气囊监测部相连,在气囊较近的鼻导管壁上做一个出气单向控制活瓣和在鼻导管腔内安装一个氧气进气单向控制活辦。通过在鼻塞部的气囊固定大小不一的鼻腔,同时安装了进(出)气单向控制活瓣,有利于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的顺利排除。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图I、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在图I中,I、气囊,2、出气单向控制活瓣,3、进气单向控制活瓣,4、气囊管,5、鼻导管,6、气囊监测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图I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具体细节及工作情况先在鼻导管(5)前端安装一个气囊(I),再在鼻导管(5)内壁安装气囊管(4),气囊管(4) 一端开口于气囊(1),另一端与气囊监测部(6)相连,在气囊(I)较近的鼻导管(5)壁上做一个出气单向控制活瓣(2)和在鼻导管(5)腔内安装一个氧气进气单向控制活瓣(3)。通过在鼻塞部的气囊⑴固定大小不一的鼻腔,同时安装了进(出)气单向控制活瓣(2) (3),有利于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的顺利排除。权利要求1. 一种给氧鼻塞,包括鼻导管、气囊、气囊管、气囊监测部、进(出)气单向控制活瓣组成,其特征是先在鼻导管前端安装一个气囊,再在鼻导管内壁安装气囊管,气囊管一端开口于气囊,另一端与气囊监测部相连,在气囊较近的鼻导管壁上做一个出气单向控制活瓣和在鼻导管 腔内安装一个氧气进气单向控制活瓣。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给氧鼻塞,通过鼻塞部的气囊固定大小不一的鼻腔,再通过安装的进(出)气单向控制活瓣调节,有利于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顺利排除,增加了有效给氧量,适用各年龄段的给氧病人。文档编号A61M16/00GK102949769SQ20111024368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3日专利技术者陈晓容 申请人:陈晓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给氧鼻塞,包括鼻导管、气囊、气囊管、气囊监测部、进(出)气单向控制活瓣组成,其特征是:先在鼻导管前端安装一个气囊,再在鼻导管内壁安装气囊管,气囊管一端开口于气囊,另一端与气囊监测部相连,在气囊较近的鼻导管壁上做一个出气单向控制活瓣和在鼻导管腔内安装一个氧气进气单向控制活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容
申请(专利权)人:陈晓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