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氟啶胺和二氰蒽醌,氟啶胺与二氰蒽醌的质量比例为50∶1-1∶50。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用于果树、蔬菜上的多种病害,尤其适合用于防治霜霉病、黑星病、炭疽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尤其是一种含有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介绍
氟啶胺(fluazinam)是由日本石原产业研制开发的吡啶胺类杀菌剂,分子式为C13H4C12F6N4O4,为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氟啶胺对交链孢属、葡萄孢属、疫霉属、单轴霉属、核盘菌属和黑星菌属菌非常有效,对抗苯并咪唑类和二羧酰亚胺类杀茵剂的灰葡萄孢也有良好效果。但是氟啶胺单独使用成本较高,且长期单一连续使用,会产生很大的抗性风险。 二氰蒽醌(Dithianon),具有多种作用机理。通过与含硫基团反应和干扰细胞呼吸而抑制一系列真菌酶,最后导致病害死亡。具很好的保护活性的同时,也有一定的治疗活性。但二氰蒽醌长期单独使用,不利于病害的有效控制,且长期单一连续使用、增量使用,会产生很大的抗性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农业上使用的安全、高效的杀菌组合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量的生物测定筛选,发现氟啶胺与二氰蒽醌以一定比例复配,对黄瓜霜霉病、白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梨黑星病、苹果炭疽病、柑橘炭疽病等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经过对组合物进行联合作用的定量分析,形成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即以氟啶胺、二氰蒽醌为有效成分,二者的质量比例为50 1-1 50,较好的比例为20 1-1 10,更好的比例为5 1-1 5。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剂型,制剂中有效成分的总含量为5% -80%。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中还包括分散剂、润湿剂、防冻剂、渗透剂等辅助成分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贮存和使用中稳定以及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试验确定。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组合物可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直接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的浓度。本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可用于防治各种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特别适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白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梨黑星病、苹果炭疽病、柑橘炭疽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为(I)与单剂相比,该杀菌组合物对黄瓜霜霉病、白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梨黑星病、苹果炭疽病、柑橘炭疽病有明显的增效,提高了防治效果;(2)可以降低田间用药量,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3)杀菌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互不相同,有利于避免和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专利技术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绝非限于这些例子。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以氟啶胺为一种有效成分、二氰蒽醌为另一种有效成分,它们之间的组合对霜霉病、黑星病和炭疽病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而不仅仅是两种药剂作用的简单相加,详见生物测定实施例1、2、3。生物测定实施例I :氟啶胺与二氰蒽醌复配对黄瓜霜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对象黄瓜霜霉病菌试验方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1156. 7-2006)),盆栽法。选取生长势一致的4 6叶期盆栽黄瓜苗,每个处理选用3盆,编号备用。将采自田间的黄瓜霜霉病叶用4°C蒸馏水洗下叶片背面霜霉病菌孢子囊,配成悬浮液(浓度为每毫升I X IO5个 IXlO7个孢子囊),均匀喷雾于供试的黄瓜叶片上进行接种,24h后进行药剂处理。用喷雾塔在50PSI压力下喷雾,每个处理10mL。每个药剂设置5个浓度梯度,以喷施等量清水作为空白对照。喷雾后将黄瓜苗放入温室中培养,7d后按照黄瓜霜霉病的发病分级标准全株调查发病情况,分级标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以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然后按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权利要求1.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中有效成分为氟啶胺和二氰蒽醌,氟啶胺与二氰蒽醌的质量比例为50 1-1 50。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氟啶胺与二氰蒽醌的质量比例为20 1-1 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氟啶胺与二氰蒽醌的质量比例为5 1-1 5。4.权利要求I至3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组合物用于防治霜霉病、黑星病和炭疽病。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氟啶胺和二氰蒽醌,氟啶胺与二氰蒽醌的质量比例为50∶1-1∶50。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用于果树、蔬菜上的多种病害,尤其适合用于防治霜霉病、黑星病、炭疽病。文档编号A01P3/00GK102948421SQ201110255309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8日专利技术者曲哲, 张洪, 唐彩乐, 张承来, 曹明章, 张华东, 李广泽 申请人: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中有效成分为氟啶胺和二氰蒽醌,氟啶胺与二氰蒽醌的质量比例为50∶1?1∶5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哲,张洪,唐彩乐,张承来,曹明章,张华东,李广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