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液氧贮槽自升压余气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79745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液氧贮槽自升压余气再利用装置,是由加装的管道和余气截止阀构成。是在低温液氧贮槽的自动安全阀和余气排放阀处,另外再用同径同材质的管道与液氧截止阀和汽化器间的管路连通,并安装一余气截止阀。当贮槽自升压力大于设定的最高工作压力时,关闭液氧截止阀,打开余气截止阀,使原来排到空气中的氧气余气,进入汽化器,最终达到养殖池中。与现有低温液氧贮槽结构相比,可提高液氧利用率10%~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温液氧贮槽自升压余气再利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液氧应用
,涉及一种应用于水产工厂化养殖中应用低温液氧贮槽自生压余气的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中,溶解氧是影响鱼虾摄食量、生长速度、饵料系数以及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据有关资料显示,鱼类在鱼类在溶氧3毫克/升时的饵料系数,要比4ppm时增大一倍,生长在溶氧7ppm中的鱼生长速度比生长在溶氧4ppm中的鱼快20% 30%,而饵料系数低30% 50%。当水中溶氧量达到4. 5ppm以上时,鱼的食欲增强极为明显。为此,我国《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养殖用水的溶解氧(DO)在一天24小时中,必须有16个小时以上时间至少应保持在5mg/L,任何时间不得低于3mg/L。工厂化养殖中,水中溶解氧主要来源靠人工增氧,目前的方式主要有二种,其一为罗茨鼓风机配合气石将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到水中,当鱼池中鱼的密度较大时,溶氧量一般只有5. Oppm左右,不能达到鱼类快速生长要求;其二是将低温液体贮槽内的液氧,通过汽化器、氧气管路系统等,将氧气分子均匀地分散到池水中,使鱼池溶氧量达到10. Oppm左右。后者因溶氧含量高可进行高密度养殖而被逐渐采用。低温液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温液氧贮槽自升压余气再利用装置,其特征是在低温液氧贮槽的自动安全阀和余气排放阀处,另外再用同径同材质的管路与液氧截止阀和汽化器间的管路连通,并安装一余气截止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福柱张井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鑫永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