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 2增效型温室气化式施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7970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CO2增效型温室气化式施药装置,包括气化装置、CO2发生器、风机、均布管道装置和控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液体农药气化,气化农药能够均匀分布在温室内空气中各个角落,能全方位有效的防治病虫害,比传统喷雾防治效率提高60%以上,CO2明显地增加药效,减少了农药施用量和施药的次数,较传统的施药装置农药施用量减少45%以上,施药的次数可减少一半,因此减少了对环境和土壤的污染,比传统喷雾装置对环境的污染指数降低55%以上,对土壤的污染指数降低65%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用农药原液喷射,不会显著增加空气湿度,与传统喷雾装置比较,温室内平均湿度降低28%。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施药装置具多功能性,也可单独施药或补施CO2气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施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首先将农药气化然后与CO2混合后施药的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保护地栽培技术在全国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温室一方面给人们提供反季节果蔬,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提高了农民的劳动收入。但是,温室作物的周年生产也为病虫害越冬和繁殖提供了适宜的场所,导致病虫害发生多、蔓延快、危害重,对生产影响极大,是目前温室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在防治病虫害的各种方法中,使用农药进行化学防治一直都被各国所重视。它投资少,见效快,对大面积、突发性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尤为显著。目前我国在生产中农药的施用技术相对落后,当前温室中应用最广泛的 仍是手动背负式喷雾器的喷雾方式,但这种施药方式粗放,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施药方式效率低,喷出的药液附着在植物体上的只占25-50%,真正聚集在病虫身上的不到1%,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很低;其次施药量大,为达到防治病虫目的便增加施药量,造成农药浪费,大量的农药覆盖在土壤表面,造成土壤污染,覆盖作物上会使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第三,操作者在密闭的空间内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却很低,而且极易发生中毒事件。目前现有的先进的施药技术有超声雾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CO2增效型温室气化式施药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气化装置、CO2发生器(5)、风机(8)、均布管道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的气化装置包括压力式气化装置(1),离心式气化装置(2)和压差式气化装置(4),在三个气化装置之间由管道连通,在离心式气化装置(2)和压差式气化装置(4)之间设有气化电磁阀(3);所述的均布管道装置包括主管(12)、支管(13)和气体喷孔(14),主管(12)和支管(13)采用不同径度的PVC管材,主管(12)连通风机(8)、气化装置、CO2发生器(5)和支管(13),支管(13)悬挂于温室顶部,支管(13)上视其距气源的距离不同打有不同孔径的气体喷孔(14);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金平王双喜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