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勋专利>正文

自走式营养杯栽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9699 阅读:7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部苗圃机械,全名叫:自走式营养杯栽植机。其作用就是可实现1~2年生裸根松苗(包括樟子松、油松、落叶松、红松、云杉等品种)营养杯机械栽植。基本工作原理是:前轮(3-13)按照设定速度前进,土壤挖掘滚(4-12)顺时针方向旋转,把土壤挖掘并抛送到输送带(4-11)上,(4-11)把土壤送到装杯筒(5-1),(5-1)固定在装杯输送带(4-15)上并随(4-15)同步向后运动。工人把空的营养杯从操作窗口(5-3)放入装杯筒(5-1)中,把松苗夹在苗夹(5-1d)上,装好的营养杯在出杯导板的导引下,从出杯输送带(4-19)中送出。使用该机和手工栽植相比成本低、工效高、栽植质量高、成活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苗圃机械,是一种把松苗栽植到营养杯的机械。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国家和人民对自然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我国的人工造林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造林技术也逐步走向成熟。其中松苗(包括樟子松、油松、落叶松、红松、云杉等品种)人工培育造林技术主要有三道工序①松籽种植苗床幼苗生长培育I 2年。②移植塑料营养杯生长培育3 5年。③把松苗连同塑料营养杯一起拉运到造林地去除塑料杯保留根系土球挖坑栽植造林。 用该法造林成活率可达95%以上,比裸根移植造林和育苗地栽植培育挖土球移植造林的成活率提高了 30 50%,是当今松苗人工造林普遍施行的一种优良方法。但从目前来看,第②道工序在全国各地都是依靠手工操作,是一道非常费时、费力、费钱的工序,极大地制约着我国松苗人工造林的规模形成,同时也加大了造林的成本。通过长期的考证和专利检索,市面上或专利注册中,现今只有把裸根松苗移栽到另外苗床或林地的机械,没有把松苗移栽到塑料营养杯的机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弥补现有技术之不足,本专利技术就是一种可实现I 2年生裸根松苗营养杯栽植的苗圃机械,全名叫自走式营养杯栽植机,可使松苗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走式营养杯栽植机,它由机架(1)、后轮(2)、传动系统(3)、输送系统(4)、装杯系统(5)、调节装置(6)、乘坐装置(7)组成,其特征在于机架(1)、后轮(2)及前轮(3?13)承载及固定整机其它零部件,使各部件合理分布、协调动作。挖掘装置位于最前端,动力源及传动系统主要分布在前半部分,装杯系统分布在后半部分,输送系统贯穿于整机的前、后。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勋
申请(专利权)人:赵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