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8985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防止在打开盖体时手指被夹入所形成的间隙的电饭煲。包括电饭煲本体(2)、和利用设于电饭煲本体(2)的铰接部(4)转动自如地安装于电饭煲本体(2)的盖体(3),盖体(3)具有在盖体(3)开放时覆盖着铰接部(4)的外装面(21)地移动的外装部(30),将电饭煲本体(2)的铰接部(4)的外装面(21)形成为,接近并沿着盖体(3)的外装部(30)的移动轨迹(L)的呈圆弧状鼓起的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饭煲,更加详细而言是涉及设于电饭煲本体的铰接部的外装构造的电饭煲。
技术介绍
以往,在电饭煲中,利用设于电饭煲本体的后部的铰接部,盖体转动自如地安装于电饭煲本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4027846号公报(第3页、图I) 在专利文献I的电饭煲中,在打开盖体时,随着盖体的开放,盖体的后部外装部覆盖着铰接部后部的外装面移动。此时,如后述的图5 图8所示,盖体的后部外装部与铰接部后部的外装面之间的间隙暂时性地扩大,之后,再次变小,因此存在手指容易被夹入该间隙中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在打开盖体时手指被夹入所形成的间隙中的电饭煲。本专利技术的电饭煲包括电饭煲本体;以及盖体,利用设于电饭煲本体的铰接部,转动自如地安装于电饭煲本体,盖体具有在盖体开放时覆盖着铰接部的外装面移动的外装部,将电饭煲本体的铰接部的外装面形成为,接近并沿着盖体的外装部的移动轨迹的呈圆弧状鼓起的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因为将铰接部的外装面形成为接近并沿着盖体的外装部的移动轨迹的呈圆弧状鼓起的形状,所以在盖体开放时盖体的外装部与铰接部的外装面之间的间隙被保持为恒定距离,所以能防止手指被夹入该间隙中。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I的盖体的开放中途的状态的图。图3是表示图I的盖体位于开放端的状态的图。图4是图I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5是以往的电饭煲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图5的盖体的开放中途的状态的图。图7是表示图5的盖体位于开放端的状态的图。图8是图5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剖视图。在图I中,左侧是使用者面对的前方,右侧是后方。另外,在图I和后述的剖视图中,为了容易理解图而表示切断部的端面图。电饭煲I包括上表面具有开口的电饭煲本体2、和开闭该电饭煲本体2的开口的盖体3。盖体3利用设于电饭煲本体2的后部的铰接部4,转动自如地安装于电饭煲本体2。铰接部4具有转动自如地轴支承盖体3的铰接旋转轴5、和被安装于铰接旋转轴5的扭力弹簧6,利用扭力弹簧6,对盖 体3施加有开放方向的作用力。另外,虽未详细图示,但是在铰接部4设有限制盖体3的开放端的止挡件(未图示),在盖体3位于开放端时,能够维持该状态。在电饭煲本体2的内部收纳有内锅7,在内锅7的下方,设有作为用于加热内锅7的加热部件的加热线圈8。此外,在电饭煲本体2内的前方侧设有开闭盖体3的闩锁机构9,在电饭煲本体2的前表面外装部20设有用于进行闩锁机构9的卡合脱离的闩锁解除按钮10。通过该闩锁解除按钮10被按压,闩锁机构9的卡合被解除,利用铰接部4的扭力弹簧6的作用力,盖体3如后述的图2 图4所示那样,以铰接旋转轴5为中心旋转到开放端,电饭煲本体2的开口被打开。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特征部分的构造。图2是表示图I的盖体的开放中途的状态的图。图3是表示盖体位于图I的开放端的状态的图。图4是图I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且是表示随着盖体的开放的铰接部后部的外装面和盖体的后部外装部的位置关系的变化的图。如图2 图4所示,在打开盖体3时,随着盖体3的开放,盖体3的后部外装部30覆盖着铰接部后部的外装面21地移动。该铰接部后部的外装面21成为接近并沿着盖体3的后部外装部30的移动轨迹L的呈圆弧状鼓起的形状。由此,在盖体3开放时,由于盖体3的后部外装部30与铰接部后部的外装面21之间的间隙S (参照图4)被保持为恒定距离,所以能够防止手指被夹入该间隙S。另外,该间隙S当然被设定成手指不被夹入的距离。在这里,为了比较,将以往构造的电饭煲表示于图5 图8。如图5 图8所示,在以往构造中,随着盖体3A的旋转,盖体3A的后部外装部30A与铰接部后部的和外装面21A的间隙SA暂时性地扩大(参照图6、图8),之后变小(参照图7、图8),是容易夹住手指的构造。返回到图I的说明。在电饭煲本体2中,在铰接部4的下方形成有空间部11,在该空间部11配置有控制基板12。在本例子中,由于将铰接部4的外装面21形成为呈圆弧状鼓起的形状,即使至少将空间部11的后部位置扩大至与该鼓起部分的顶端21a相同的进深位置,也能够不使电饭煲本体2大型化地扩大空间部11的容积。在图I的例子中,构成为空间部11的后部位置位于比鼓起部分的顶端21a稍靠后方的位置。并且,将空间部11的外装部上表面Ila形成为朝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这是因为,如图3和图4所示,在盖体3位于开放端的状态下,较大地确保盖体3的后部外装部30与空间部11的外装部上表面Ila之间的间隙SI,并防止手指被夹入间隙SI中。此外,根据同样的理由,将盖体3的后部外装部30形成为,盖体3位于开放端的状态时的盖体3的后部外装部30的下表面31 (参照图4)成为朝向上方倾斜的倾斜面。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使铰接部后部的外装面21形成为接近并沿着盖体3的后部外装部30的移动轨迹L的呈圆弧状鼓起的形状,所以在盖体3开放时能够将间隙S保持为恒定距离,能够防止手指被夹入该间隙S中。此外,由于在铰接部4的下方的闲置空间设置空间部11,并在空间部11内设置控制基板12,所以作为整体能够谋求小型化。此外,因为将空间部11的外装部上表面Ila形成为朝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所以在盖体3位于开放端的状态下,能够防止手指被夹入盖体3的后部外装部30与空间部11的外装部上表面Ila之间的间隙SI中。此外,因为将盖体3的后部外装部30形成为,盖体3位于开放端的状态时的盖体3的后部外装部30的下表面31成为朝向上方倾斜的倾斜面,所以能够防止手指被夹入盖体3的后部外装部30与空间部11的外装部上表面Ila之间的间隙SI中。附图标记的说明 I电饭煲、2电饭煲本体、3盖体、3A盖体、4铰接部、5铰接旋转轴、6扭力弹簧、7内锅、8加热线圈、9闩锁机构、10闩锁解除按钮、11空间部、Ila 空间部的外装部上表面、12控制基板、20电饭煲本体的前表面外装部、21铰接部后部的外装面、21A铰接部后部的外装面、21a鼓起部分的顶端、30盖体的后部外装部、30A盖体的后部外装部、31盖体的后部外装部的下表面。权利要求1.一种电饭煲,其特征在于,该电饭煲包括 电饭煲本体;以及 盖体,利用设于上述电饭煲本体的铰接部,转动自如地安装于上述电饭煲本体, 上述盖体具有在上述盖体开放时覆盖着上述铰接部的外装面地移动的外装部, 将上述电饭煲本体的上述铰接部的外装面形成为,接近并沿着上述盖体的上述外装部的移动轨迹的呈圆弧状鼓起的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电饭煲本体的、上述铰接部的下方形成空间部,并在上述空间部内配置有控制基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电饭煲本体的上述空间部的外装部上表面形成为朝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盖体的上述外装部形成为,上述盖体位于开放端的状态时的上述盖体的上述外装部的下表面成为朝向上方倾斜的倾斜面。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能够防止在打开盖体时手指被夹入所形成的间隙的电饭煲。包括电饭煲本体(2)、和利用设于电饭煲本体(2)的铰接部(4)转动自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根岸和善久保田哲正桥元健太郎富田真司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三菱电机家用机器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