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交流充电保护装置。该车辆交流充电保护装置设置在车辆充电用的市电插头和充电插头之间,其包括:继电器,控制所述市电插头和充电插头之间的电路的接通和断开;充电确认回路,用于确认所述充电插头是否接入到车辆充电口;以及继电器控制电路,在所述充电确认装置确认所述充电插头已经接入到车辆充电口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继电器接通以使所述市电插头和充电插头之间的电路的导通。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充电安全控制装置能够有效地防止操作人员的触电危险,而且具有构造简单、成本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充电安全控制装置,具体地涉及能够防止操作人员触电的车辆交流充电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车辆进行交流充电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ニ种。第一种充电模式当进行充电操作时,直接将充电电缆的一端连接220V市电插头,另一端的充电插头连接到车辆充电插座;第二种充电模式在第一充电模式的基础上,在充电电缆的中间设置控制器和两个高压继电器,此控制器可以控制继电器的接通和断开,井能够发PWM信号与 车载充电器通讯。图I是表不现有技术中的第一种充电模式的电气原理图。如图I所示,市电插头100通过车辆接ロ 200与电动汽车300连接,为电动汽车300中的车载充电机301进行充电。其中,车辆接ロ 200由充电插头201和车辆插座201构成,203是开关,204是电阻,302是车身地,303是车辆控制装置。图I中的检测点3的作用是用来检测充电插头201与车辆插座202其是否已经连接的检测点。这样,当市电插头100插入车辆接ロ 200时,通过车辆插头201和车辆插座202的连接,使得图I中的①、②、③、④点接通,由此能够进行充电。但是,在第一种充电模式中,如果先将充电连接电缆的另ー端连接市电220V,则会导致与车辆连接的充电插头端具有220V电压,这样对于操作人员就存在触电风险。另外,在第二种充电模式中,由于需要设置控制器和两个高压继电器,因此电路构成复杂、装置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第一种充电模式缺乏安全性,而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第二种充电模式又存在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g在提供ー种能够提高安全性并且同时电路构造简单、成本低的车辆充电安全控制装置。本技术的车辆充电安全控制装置能够更好地保护进行充电操作的人员避免触电。根据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第一种充电模式,当进行充电操作时,如果先将充电连接电缆一端的220V插头连接到电源,则会导致与车辆连接的充电插头端具有220V电压,对于操作人员就具有触电风险,而本技术的车辆充电安全控制装置就可以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当连接车辆的充电插头与车辆也连接后,此时的220V电压才可以传输到与车辆连接的充电ロ。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操作人员触电。而且不会更改目前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所要求的控制电路,有效地解决了第一种充电模式中所存在的安全风险,能够确保只有在充电电缆也与车辆连接后,220V的交流电源才能到达充电插头。本技术的车辆交流充电保护装置,设置在车辆充电用的市电插头和充电插头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继电器,控制所述市电插头和充电插头之间的电路的接通和断开;充电确认回路,用于确认所述充电插头是否接入到车辆充电ロ ;以及 继电器控制电路,在所述充电确认装置确认所述充电插头已经接入到车辆充电ロ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继电器导通以使所述市电插头和充电插头之间的电路的导通。优选地,所述充电确认回路包括充电确认线,一端连接于所述充电插头,在充电插头接入到车辆充电ロ时被施加规定电压;电阻,连接在所述充电确认线的另一端和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之间。优选地,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用于在所述充电确认线被施加规定电压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继电器导通的晶体管元件。优选地,所述继电器为双刀常开型继电器。优选地,所述晶体管元件为双向可控硅元件。优选地,所述继电器、所述充电确认装置、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被收纳设置在ー个盒体中。优选地,所述继电器、所述充电确认装置以及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设置在连接市电插头和充电插头之间的充电线束总成上。优选地,所述盒体设置连接市电插头和充电插头之间的充电线束总成上。利用本技术的车辆充电安全控制装置能够有效地防止操作人员的触电危险,而且具有构造简单、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第一种充电模式的电气原理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ー实施方式的车辆充电安全控制装置的电模式的电气原理图。图3是表示本技术ー实施方式的车辆充电安全控制装置的外观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介绍的是本技术的多个可能实施例中的ー些,g在提供对本技术的基本了解。并不g在确认本技术的关键或决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描述。图2是表示本技术ー实施方式的车辆充电安全控制装置的电模式的电气原理图。图2中的部分电路构成以及附图标记与图I中的表示的内容相同,这里省略说明,仅对于图2中不同于图I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的车辆交流充电保护装置包括继电器400,其控制市电插头100和充电插头201之间的电路的导通和截止;充电确认回路,其用于确认充电插头201是否接入到车辆充电接ロ 200 ;以及继电器控制电路500,其在所述充电确认装置确认车辆插头201已经接入到车辆充电接ロ的车辆插座202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继电器500接通以使所述市电插头100和车辆插头201之间的电路的导通。具体地,在本技术中,作为控制市电插头100和充电插头201之间是否导通的继电器400,采用双刀常开高压继电器。双刀常开高压继电器中的双刀分别连接在图中的N线和PE线上,通过控制双刀的闭合来控制N线、PE线的接通。另外,本技术中的充电确认回路包括图2中的检测点与PE接地线之间的充电确认线(即
技术介绍
中图I中检测点与PE接地线之间的回路,它是国家标准规定的充电确认线;开关203 ;以及电阻204。 在本技术中,作为继电器控制电路500采用晶体管元件,它连接在继电器400和充电确认电路之间。作为ー个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双向可控硅元件。该双向可控硅元件的控制端连接到充电确认电路中的电阻204的前端(即电阻204与车辆控制装置303连接的端子)。当充电插头201插入车辆插座202之后,充电确认回路联通,作为继电器控制装置500的双向可控硅元件控制继电器400的控制回路接通,这样,作为继电器400的双刀常 开高压继电器闭合,220V的电压通过连接点①、②施加到车载充电机301上;而当充电插头201没有插入车辆插座202的情况下,作为继电器控制装置500的双向可控硅元件控制继电器400的控制回路仍然保持断开,这样作为继电器400的双刀常开高压继电器就依然保持断开状态。这样,只有充电插头201插入车辆插座202的情况下,该继电器400才会接通,220V电压才可以到达充电插头。因此,通过上述电路设计,在充电插头201没有插入车辆插座202的情况下,就不会有220V电压施加到充电插头上,由此能够有效避免操作人员的触电风险。另ー方面,在本技术,仅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设置了一个双刀常开高压继电器和一个双向可控硅元件,因此具有成本低、电路结构简单的优点。而且,这样的设计方式也能够兼容当前的国家标准设计要求。图3是表示本技术ー实施方式的车辆充电安全控制装置的外观构造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车辆充电安全控制装置设置在连接市电插头100和充电插头201之间的充电线束总成600上。在充电线束总成600设置ー个盒体700,可以将上述继电器400、充电确认回路、继电器控制电路500收纳设置在该盒体700中。这样,不会对现有的车辆充电装置做太大改变就能够实现本技术的车辆充电安全控制装置,因此,具有结构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交流充电保护装置,设置在车辆充电用的市电插头和充电插头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继电器,控制所述市电插头和充电插头之间的电路的接通和断开;充电确认回路,用于确认所述充电插头是否接入到车辆充电口;以及继电器控制电路,在所述充电确认装置确认所述充电插头已经接入到车辆充电口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继电器接通以使所述市电插头和充电插头之间的电路的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道平,王飞,武海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