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8446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电器,包括主控单元(PLC),其特征在于主控单元与电源驱动控制器连接,电源驱动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该电压功率因素调节器的输入端连接,电压功率因素调节器的输出端与可控电磁线圈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可控电磁线圈的反馈端与状态检测器的输入端连接,该状态检测器的输出端与主控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电网无污染,节电效率高,能有效的延长用电器的使用寿命,增加用电变压器的宽裕度,降低线路损耗,减少灯具的维护费用,是一种既节能又环保的产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节电器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在应用的降压式节电器是采用可控硅斩波原理,通过控制晶闸管(可控硅)的导通角,将电网输入的正弦波电压斩掉一部分,从而降低了输出电压的平均值,达到降压控压节电的目的。但该调压方式存在一致命缺陷,由于斩波,使电压无法实现正弦波输出,还会出现大量谐波,形成对电网系统严重谐波污染,危害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电器,能优化电网质量、延长灯具使用寿命、实现闻效节能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节电器,包括主控单元,其特征在于主控单元与电源驱动控制器连接,电源驱动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该电压功率因数调节器的输入端连接,电压功率因数调节器的输出端与可控电磁线圈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可控电磁线圈的反馈端与状态检测器的输入端连接,该状态检测器的输出端与主控单元连接。其中主控单元为PLC控制器,以及与PLC控制器连接的触摸屏。电压功率因数调节器的输出端还与无功补偿单元连接。本技术将原有节电器的谐波源(可控硅)去掉,采用可控电磁线圈代替。由PLC控制器、电源驱动控制器、电压功率因数调节器、状态检测器、可控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电器,包括主控单元,其特征在于主控单元与电源驱动控制器连接,电源驱动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该电压功率因数调节器的输入端连接,电压功率因数调节器的输出端与可控电磁线圈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可控电磁线圈的反馈端与状态检测器的输入端连接,该状态检测器的输出端与主控单元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仲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发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