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泄同轴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8213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漏泄同轴电缆,由内导体、绝缘体、外导体和外护套由内至外依次组成,外导体表面设置有多组无线传输信号漏泄结构,所述的每组无线传输信号漏泄结构包括两组漏泄孔组,第一漏泄孔组包括N个漏泄孔,第二漏泄孔组包括N-1个漏泄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外导体表面设置多组无线传输信号漏泄结构,每组无线传输信号漏泄结构由包括不同排量方向和数目漏泄孔的两组漏泄孔组组成,可以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向外辐射的场强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几乎相等,极化波近似为圆极化,有效避免了接收天线因漏泄同轴电缆辐射场强角度小,造成接收信号若而出现信号盲区,保证通信系统的通信正常。(*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电缆,尤其涉及ー种漏泄同轴电缆
技术介绍
漏泄同轴电缆主要应用于无线信号传播不良的隧道、坑道、地下鉄路、地下建筑等环境中,兼有信号传输线和收发天线的双重功能。如图I所示,现有漏泄同轴电缆是由内导体I、绝缘体2、外导体3和外护套4由内至外依次组成。外导体3表面按照一定周期规律性地设置有漏泄孔5,通过漏泄孔5向外辐射电磁波,每个漏泄孔5都相当于ー个辐射源,辐射出的电磁波被周围的接收天线接收。现有漏泄同轴电缆在向外辐射电磁波时,容易形成天线接收信号的盲区。其辐射场强方向图如图2所示,场强前后比约为15 — 20dB,其垂直极化和水平水平极化相差很大,方向角较小,导致天线接收信号较弱,达不到设计要求而出现信号盲区,误码率高,通话质量差,无法满足通信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漏泄同轴电缆,能够避免接收天线因漏泄同轴电缆场强辐射角较小,接收信号弱而出现信号盲区,保证正常的通信质量。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ー种漏泄同轴电缆,由内导体、绝缘体、外导体和外护套由内至外依次组成,外导体表面设置有多组无线传输信号漏泄结构,所述的每组无线传输信号漏泄结构包括两组漏泄孔组,第一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漏泄同轴电缆,由内导体、绝缘体、外导体和外护套由内至外依次组成,外导体表面设置有多组无线传输信号漏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组无线传输信号漏泄结构包括两组漏泄孔组,第一漏泄孔组包括N个漏泄孔,第二漏泄孔组包括N?1个漏泄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军尚爱民王如彬睿敏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