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77417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包括一个中控中心和至少一个现场泵站,所述中控中心包括第一可编程控制器,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的第一人机交互模块、数据服务器、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现场泵站包括第二可编程控制器,及与所述第二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的第二人机交互模块、变频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第二通信模块;所述中控中心与所述现场泵站通信连接。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可以实现现地控制和远方控制;泵站自动运行控制,无人或少人值守;采用变频控制模块,降低泵站能耗,环保节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泵站监控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从20世纪60年代初建成第一座大型灌排 泵站以来,经过近50年的发展,大型灌排泵站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防洪除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基本保证,为农业抗御水旱灾害、确保农业稳产高产、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缓解农村饮水安全压力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但由于我国灌排泵站发展的特殊背景,造成了整体技术状况较差,特别是大部分都经过30多年的运行,在泵站工程方面主要存在建设标准低、设计不尽合理,工程灌排能力低、效益衰减,运行效率低、能耗高,机电设备老化严重、可靠性差,建筑物年久失修、工程安全隐患多等问题;在工程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两费”难落实,水价改革滞缓且“倒挂”现象严重,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低,管理设施简陋,职工队伍素质不高等问题。这种状态已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无法满足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与水利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目前国内大型泵站控制技术仍很多地方还是老式的继电器控制的常规控制回路,或部分的自动控制技术结合现场手动操作,或远方计算机简单的操作的电气设备;高压电动机直接启动、工频运行。存在以下缺点1.老式的继电器控制电气存在控制线路复杂,给维护和维修带了困难,实现的控制功能比较简单缺点。2.部分的自动控制技术结合现场手动操作,只是简单的把操作简单化,无法完全的实现远方调度。3.远方计算机简单的操作的电气设备,手工记录数据,没能真正实现泵站运行的无人或少人值守。4.高压电动机直接启动停止、工频运行,其启动停止对电网稳定冲击大,长期工频运行,耗电大,环保节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使用老是继电器控制电气存在控制线路复杂、半自动化控制远方泵站、高压电动机直接启动停止、工频运行的缺陷,提供一种控制线路简单、可全自动化控制远方泵站及采用变频控制的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泵站综合自动化监测系统,包括一个中控中心和至少一个现场泵站,所述中控中心包括第一可编程控制器,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的第一人机交互模块、数据服务器、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现场泵站包括第二可编程控制器,及与所述第二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的第二人机交互模块、第二可编程控制器、变频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第二通信模块;所述中控中心与所述现场泵站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人机交互模块包括第一输入单元、第一显示单元;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用于显示菜单选项、参数曲线、报表日志、现场泵站工作状态;所述第二人机交互模块包括第二输入单元、第二显示单元,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用于显示菜单选项、参数曲线、报表日志、泵组工作状态。在本技术所述的泵站综合自动化监测系统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泵组电气模拟量采集单元、泵组非电气模拟量采集单元、泵组过程控制状态量采集、泵组电气保护报警量采集单元、泵组机械保护量采集单元、泵组及附属设备状态量采集单元。在本技术 所述的泵站综合自动化监测系统中,所述中控中心还包括第一报警单元;所述现场泵站还包括第二报警单元。在本技术所述的泵站综合自动化监测系统中,所述变频控制模块连接泵组,驱动泵组工作。在本技术所述的泵站综合自动化监测系统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是以太网通信模块。实施本技术的泵站综合自动化监测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系统采用可编程控制器,简化了老式继电器存在的控制线路复杂问题;2、可编程控制器+通信模块结合结构模式,现地控制和远方控制分级,可以实现真正的远控功能;3、采用变频控制模块,降低泵站能耗,环保节能。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I是本技术的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I所示,在本技术的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结构框图中,包括一个中控中心100和至少一个现场泵站200(图中只画出一个现场泵站,其余泵站结构和已画出泵站结构一样,都与中控中心100通信连接),中控中心100包括第一可编程控制器11,及分别与第一可编程控制器11连接的第一人机交互模块12、数据服务器13、第一通信模块14 ;现场泵站200包括第二可编程控制器21,及与第二可编程控制器21连接的第二人机交互模块22、变频控制模块23、第二通信模块24、数据采集模块25 ;中控中心100与现场泵站200通信连接。变频控制模块23连接泵组,驱动泵组工作。第一人机交互模块11包括第一输入单元、第一显示单元、第一报警单元,第一显示单元用于显示菜单选项、参数曲线、报表日志、泵组工作状态。第二人机交互模块22包括第二输入单元、第二显示单元、第二报警单元,第二显示单元用于显示菜单选项、参数曲线、报表日志、泵组工作状态。现场泵站200中的数据采集模块25包括泵组电气模拟量采集单元、泵组非电气模拟量采集单元、泵组过程控制状态量采集、泵组电气保护报警量采集单元、泵组机械保护量采集单元、泵组及附属设备状态量采集单元。泵组电气模拟量采集单元用于定时采集泵组电压量、电流量、频率、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等参量;泵组非电气模拟量采集单元用于定时采集泵组定子线圈、泵组轴瓦、轴承及其冷却器温度,以及泵组振动、压力和有关流量;泵组过程控制状态量采集单元用于在机组启动、停机时采集泵组各个操作顺序步的状态量,并进行记录;泵组电气保护报警量采集单元用于通过通信口和硬布线采集泵组电气保护信息,一旦采集到保护报警信息,立即将该信息送往中控中心,同时在现地监控盘上显示报警和音响;泵组机械保护量采集单元采集泵组机械保护动作信息;泵组及附属设备状态量采集单元用于监视各泵组及其附属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采集模块25采集的各个数据传送给第二可编程控制器21分析处理,然后在第二人机交互模块22的第二显示单元上进行显示,还可以通过第二通信模块24将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发送到中控中心100。第二可编程控制器21在接收到的采集数据有异常时,通过第二报警单元进行报警,该第二报警单元可以是警示灯,也可以是蜂鸣器,用于提示操作者。现场泵站200通过第二通信模块25与中控中心100通信连接,通过以太网,TCP/·IP协议与中控中心100通信,进行数据交换,并接收中控中心100发来的控制命令,并将执行情况和结果回送至中控中心100,实现远程控制,自动化控制。现场泵站200具有自动控制与调节功能泵组接受中控中心控制命令或者第二人机交互模块22上的第一输入单元的输入信息,自动对泵组主要机电设备进行闭环操作和自动调节,包括泵组启动、正常停机自动程序控制;事故情况下泵组紧急停机控制;调节变调装置,保持流量平衡和最佳工作效率;调节变频装置,维持电压水平,使无功就地平衡。第一输入单元可以是按键输入,也可以是触摸输入。该泵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包括一个中控中心(100)和至少一个现场泵站(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中心(100)包括第一可编程控制器(11),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可编程控制器(11)连接的第一人机交互模块(12)、数据服务器(13)、第一通信模块(14);所述现场泵站(200)包括第二可编程控制器(21),及与所述第二可编程控制器(21)连接的第二人机交互模块(22)、变频控制模块(23)、数据采集模块(25)、第二通信模块(24);所述中控中心(100)与所述现场泵站(200)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人机交互模块(12)包括第一输入单元、第一显示单元;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用于显示菜单选项、参数曲线、报表日志、现场泵站工作状态;所述第二人机交互模块(22)包括第二输入单元、第二显示单元,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用于显示菜单选项、参数曲线、报表日志、泵组工作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令聪曾祥东杨雪来侯瑞刘斌邱佰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