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粪便分析系统。解决采用传统方式检测粪便标本造成对环境污染和病毒传染的问题,以及目前检测仪器结构复杂、操作过程不封闭、仪器的管路部件多次接触标本容易引起交叉感染的问题。系统包括控制单元、传输带、搅拌单元、显微镜单元和照相单元,在传输带上设置有若干标本盒,控制单元分别控制连接传输带、搅拌单元、显微镜单元和照相单元,显微镜单元和照相单元分别连接到处理单元上,处理单元自动生成检验报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实现了自动化,提高了量化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检验过程在封闭的过程中进行,避免了实验室空气污染;实现一次性用具,防止发生交叉感染,省去了清洗装置,节约了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尤其是涉 及一种全自动化、密封操作、防止感染的自动粪便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在临床检验领域中,血液常规检验、尿液常规检验、粪便常规检验简称“三大常规检验”。血和尿常规检验由于自动化仪器的问世和使用促进了二大常规的现代科技含量,提高了检验的质量和速度。而粪便常规检验到目前为止整个过程还处于原始常态。在从标本的采集到检验报告这一过程中,粪便标本都是采用开发式检验,不仅有异味造成实验室和环境的污染,而且容易造成细菌感染,不利于检验人员的安全。另外,由于粪便检验过程臭气冲天,粪便检验常无人去做,检验报告马虎了事;有些医院对此项目由实习人员操作,难以保证报告质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也有专利技术了一些仪器,如申请号为200910046365. 7,名称为大便标本自动检测仪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包括自动控制器、稀释装置、搅拌混匀装置、检测单元、吸样及清洗装置,吸样及清洗装置通过管路与检测单元连接。该专利装置在对样本稀释和搅拌后需要通过吸样装置吸取样本到计数池及化学检测室进行显微镜观测和试纸检测,完成后要通过清洗装置对标本经过的管路、计数池、化学检验室进行清洗。但该专利还存在一些缺点标本需要在各阀门和电机的控制下进行抽样,使得检测仪结构变得复杂;操作的过程中并不是在密封的环境下进行,仍然会产生异味造成对实验室和环境的污染;另外,管路、计数池、化学检验室多次操作容易引起交叉感染,使得设备要废弃,从而增加了成本,即使管路、计数池、化学检验室每次操作后都进行清洗,仍然不能完全避免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采用传统方式检测粪便标本造成对环境污染和病毒传染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化、密封操作、防止感染的自动粪便分析系统。本技术另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解决了目前检测仪器结构复杂、操作过程不封闭、仪器的管路部件多次接触标本容易引起交叉感染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化、密封操作、防止感染的自动粪便分析系统。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自动粪便分析系统,包括有控制单元和传输带,在传输带上设置有若干标本盒,系统还包括有搅拌单元、对标本显微成像的显微镜单元和记录检测标本的检测条状况的照相单元,控制单元分别控制连接传输带、搅拌单元、显微镜单元和照相单元,所述显微镜单元和照相单元分别连接到一处理单元上,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显微镜机构和照相机构的数据自动生成检验报告。本技术从采集标本后到标本搅拌,检测条观测,显微镜观测,记录数据并生成检验报告全部自动完成,有效达到了自动化程度,解决了传统人工操作存在无人去做或检验报告质量不一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量化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控制单元控制传送单元、搅拌单元、显微镜单元和照相单元的操作,系统内具有一个操作位置,控制单元先控制传送单元将标本盒传送到指定操作位置并停顿一段时间,该搅拌单元、显微镜单元和照相单元都设置在操作位置处,在停顿的时间内,控制单元控制搅拌单元对标本盒内标本实现搅拌,再由显微镜单元和照相单元对标本采集数据,显微镜单元和照相单元将数据传送给处理单元上,有处理单元生成检验报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在所述标本盒表面上沿高度方形设置有与标本盒内腔相通的观测片。观测片高度与标本盒高度一样,标本盒与观测片相通,标本进入观测片形成了显微镜观测用的标本观测片,这样就省去了将标本取出,另外再制作涂片的过程,实现了自动化过程,另外该过程在密闭的过程中进行,解决了传统操作过程中臭气的问题,保护了实验室空气不受污染。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观测片由两片透明的板体连接构成,在两片板体之间形成密封的观测腔,观测腔与标本盒内腔相连通。两块透明板体相叠设置,周边密封,在两块板体之间形成与外界密封相隔的观测腔,观测腔与标本盒内腔相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观测片由透明的板体和薄膜连接构成,在板体和薄膜之间形成密封的观测腔,观测腔与标本盒内腔相连通。透明板体和薄膜构成观测部,薄膜设置在板体上,薄膜与板体之间密封相连,在薄膜和板体之间形成与外界密封相隔的观测腔,观测腔与标本盒内腔相通,薄膜为柔性弹力的物体,这使得观测部内观测腔高度可以变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标本盒内设有检测条,所述标本盒内由隔板将标本盒内腔分隔成独立的检测条腔和标本检验腔,检测条设置在检测条腔内,检测条上端伸入到标本腔检验内。检测条为胶体金法检测条,能过检测标本中轮状病毒或腺体病毒。检测条腔和标本检验腔不相通,检测条上端通过隔板后伸入到标本腔内,操作时只需使得标本腔内的标本蘸上检测条就能对标本进行检测。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标本盒与传输带之间设置有将标本盒水平翻倒的翻转机构,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连接翻转单元,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固定标本盒的固定座,固定座铰接在传输带上,固定座转轴上设置有控制转轴转动的电机。当标本盒传输到指定操作位置时,经过搅拌操作后,翻转机构翻转标本盒,使标本盒水平躺置,这样就能使得标本接触到伸入到标本腔内的检测条端部,实现检测,同时标本可以进入到观测片的观测腔内,以便于显微镜进行成像。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标本盒上贴有记录标本编号、采集时间、种类、防伪码的射频标签,所述系统还包括有射频读取器,射频读取器与处理单元向连接。本技术还增加了 FRID装置,标签里面记录有标本编号、采集时间、种类、防伪码等信息,该FRID装置对标本分析过程进行跟踪,射频读取器读取标本盒上标签的信息发送给处理单元,以便处理单元生成检验报告,另外还能起到防伪的作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搅拌电机,在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上设置有磁体,磁体位于标本盒下方位置,所述标本盒内设置有搅拌杆,在搅拌杆前端上设置有铁片。该搅拌单元受控制单元控制,在标本盒输送到指定操作位置时,标本盒位于搅拌单元上方,搅拌单元的搅拌电机启动时,磁体转动,受磁力影响,磁体带动搅拌杆转动,从而实现密封搅拌。本技术中标本盒为密封结构,从搅拌、检测条检测到形成显微镜用的观测片,这过程全部是在标本盒内密封状态下进行的,这避免了传统开发式操作带来了空气污染,同时避免了病毒的交叉感染,保护了设备也保护了检验人员的安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显微镜单元位于翻转后标本盒观测片的上方。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照相单元对准翻转后标本盒内检测条的所在位置。因此,本技术的优点是1.从标本搅拌到检测条观测、 显微镜观测、记录数据并生成检验报告全部自动完成,实现了自动化,提高了量化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2.检验过程在封闭的过程中进行,避免了实验室空气污染;3.搅拌、化学检测、显微镜观测都在标本盒内进行,实现一次性用具,防止发生交叉感染,同时也省去了清洗装置,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框示图;附图2是本技术中标本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中标本盒的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中标本盒截面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中标本盒截面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简易示意图;附图7是本技术的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简易示意图。I-控制单元2-传输带3-显微镜单元4-照相单元5-处理单元6_搅拌单元7-翻转单元8-标本盒9-观测片10-检测条11-盖体12-搅拌腔13-滤网 14-搅拌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粪便分析系统,包括有控制单元和传输带,在传输带上设置有若干标本盒,其特征在于:系统还包括有搅拌单元、对标本显微成像的显微镜单元(3)和记录检测标本的检测条状况的照相单元(4),控制单元分别控制连接传输带、搅拌单元、显微镜单元和照相单元,所述显微镜单元和照相单元分别连接到一处理单元(5)上,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显微镜机构和照相机构的数据自动生成检验报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遥,余向东,包知言,张赟,李思勇,陶邦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世纪康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