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以自然蓄温体100的温能,对流经设置于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底部致温器101中的热交换流体104传输温能,并藉均温后热交换流体104的冷降热升作用或藉辅助流体泵的泵送,以使致温器101中的热交换流体104,经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1作全方位或设定方向释出,对拟接受热交换流体104释温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01内部释出温能。
技术介绍
传统以自然蓄温体之温能藉热交换流体为载体对外部温差体输送温能的开路型均温装置,其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通常为开放型,而未设置热交换流体104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01,而造成来自致温器101的温能离散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藉在具有较大安定蓄温容量的地层、地表、池塘、湖泊、河川、沙漠、冰山、海洋等固态或液态自然蓄温体100中,设置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以藉自然蓄温体的温能,对流经设置于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底部致温器101中之热交换流体104传输温能,其主要特征为具有以下(I) (7)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定结构装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为以自然蓄温体(100)的温能,对流经设置于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底部致温器(101)中的热交换流体(104)传输温能,并藉均温后热交换流体(104)的冷降热升作用或藉辅助流体泵的泵送,以使致温器(101)中的热交换流体(104),经第二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4011)作全方位或设定方向释出,对拟接受热交换流体(104)释温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01)内部释出温能,其主要特征在于:具有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定结构装置,包括:1)于第二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4011)及第一管道结构(301)的流体进出口( ...
【技术特征摘要】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