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管离线后试压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6047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5:13
一种盘管离线后试压用夹具,包括旋压套(1)、法兰座(2)、夹套(3)、o形圈(4)、过渡套(5)、胶垫(6);其中过渡套(5)两端分别设置o形圈(4)、胶垫(6),从而通过压缩使o形圈(4)、胶垫(6)产生弹性变形,来达到密封离线捆扎盘管的端部的目的,有效的解决了单个o形圈(4)密封效果差的问题;并通过螺纹配合和锥面配合提供夹紧盘管的动力,又提供压缩o形圈(4)、胶垫(6)的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密封效果良好,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盘管试压产品
,尤其适用于已捆扎的盘管离线试压时用的端部密封夹具。
技术介绍
塑件及其成型特性决定了塑件尺寸、形状公差都较大,使用单独的标准O型圈进行常规密封时,ο型圈和塑件的外形有时会不完全贴合导致漏气泄压等问题。尤其是对于已捆扎的盘管离线试压时,现有的技术经常会出现漏气问 题,而且操作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盘管离线后试压用夹具。本技术的的具体方案是一种盘管离线后试压用夹具,包括旋压套(I)、法兰座(2)、夹套(3)、ο形圈(4)、过渡套(5)、胶垫(6),其中,法兰座(2)内设有沉孔(21),外部设有螺纹并与旋压套(I) 一端螺纹配合;沉孔(21)内放入胶垫(6),过渡套(5)的一端面贴合胶垫(6),另一端面上放置ο形圈(4);夹套(3)后端设有沉头孔,夹套后端插入沉孔(21)内,沉头孔套在ο形圈(4)、过渡套(5)外侧,沉头孔的端面压在ο形圈(4)上;夹套(3)前端设有外锥面(31),旋压套(I)的另一端设有内锥面,外锥面(31)与内锥面套合;夹套(3)前端还设有切口。本方案通过锥面配合带动夹套(3)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管离线后试压用夹具,其特征是:包括旋压套(1)、法兰座(2)、夹套(3)、o形圈(4)、过渡套(5)、胶垫(6),其中,法兰座(2)内设有沉孔(21),外部设有螺纹并与旋压套一端螺纹配合;沉孔(21)内放入胶垫(6),过渡套(5)的一端面贴合胶垫(6),另一端面上放置o形圈(4);夹套(3)后端设有沉头孔,夹套(3)后端插入沉孔(21)内,沉头孔套在o形圈(4)、过渡套(5)外侧,沉头孔的端面压在o形圈(4)上;夹套(3)前端设有外锥面(31),旋压套(1)的另一端设有内锥面,外锥面(31)与内锥面套合;夹套(3)前端还设有切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子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