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木内开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5015 阅读:20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纯木内开窗,包括木窗框、木扇框和中空玻璃,所述木窗框设置于木扇框的外侧,中空玻璃设置于木扇框的中部,木窗框的四周面与木扇框的四周面之间设有若干锁扣,锁扣与设置于木扇框内侧面的执手连接,所述木扇框的底面中部靠近外侧处与木窗框之间设有排水槽铝材,排水槽铝材的顶端与木扇框之间连接有排水槽密封胶条,排水槽铝材的底端设有若干排水孔,排水孔的一侧设有塑料批水板,塑料批水板的末端延伸至木窗框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紧凑,设计新颖且密封性好、承载强度高,同时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带有排水系统,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排除因下雨而积留在实木中的水分,保证了纯木内开窗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窗户,具体涉及一种纯木内开窗
技术介绍
纯木窗技术源于德国,在我国也称之为德式窗或欧式窗,进入我国市场已经有大约十几年的历史,于2000年左右在国内开始受到世人关注,其独特的开启方式、产品结构、新颖的外形在业界受到好评。在德国建筑行业中标准化推广极为普遍,门窗产品的规格均为按照标准化进行生产,这与我国建筑行业差别巨大,其原有的标准结构和工艺不能满足 我国市场上繁杂的实际要求,因此国内一些具有研发能力的厂家自行研发可行的新型产品,然而目前国内的厂家研发出来的纯木窗普遍不带有排水系统,在使用时会随着长期的积水导致木质木窗框的腐烂,严重影响木窗框的使用寿命,且目前市场上普通纯木窗的中空玻璃与木扇框之间没有密封系统,无法保证纯木窗较好的密封性,存在着密封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纯木内开窗,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纯木内开窗,包括木窗框、木扇框和中空玻璃,所述木窗框设置于木扇框的外侦牝中空玻璃设置于木扇框的中部,木窗框的四周面与木扇框的四周面之间设有若干锁扣,锁扣与设置于木扇框内侧面的执手连接,所述木扇框的底面中部靠近外侧处与木窗框之间设有排水槽铝材,排水槽铝材的顶端与木扇框之间连接有排水槽密封胶条,排水槽铝材的底端设有若干排水孔,排水孔的一侧设有塑料批水板,塑料批水板的末端延伸至木窗框的外侧;所述木窗框的外侧设有纱窗铝材,纱窗铝材上设有纱网。所述木窗框包括窗上框、窗下框、窗左框和窗右框,所述窗上框、窗下框、窗左框和窗右框之间榫接固定,且窗上框、窗下框、窗左框和窗右框的外侧均设有若干拼樘槽。所述木扇框包括扇上梃、扇下梃、扇左梃和扇右梃,扇上梃、扇下梃、扇左梃和扇右梃之间榫接固定。所述中空玻璃的四周面与木扇框之间设有玻璃垫片,中空玻璃的内外两侧面与木扇框之间设有玻璃密封胶条,所述中空玻璃通过玻璃木压条与木扇框固定连接。所述木扇框与木窗框之间设有若干密封胶条。所述锁扣包括锁座与锁头,锁座与锁头活动连接,锁座与木窗框的内四周面固定连接,锁头与木扇框的外四周面及执手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紧凑,设计新颖,操作方便,外形美观且密封性好、承载强度高,同时因本技术自带有排水系统,从而使得本技术能够有效的排除因下雨而积留在实木中的水分,保证了纯木内开窗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纯木内开窗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纯木内开窗的横向剖视图。图中I、木窗框;2、木扇框;3、中空玻璃;4、锁扣;5、执手;6、排水槽铝材;7、排水槽密封胶条;8、排水孔;9、塑料批水板;10、纱窗铝材;11、纱网;12、玻璃垫片;13、玻璃密封胶 条;14、玻璃木压条;15、密封胶条;16、锁座;17、锁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纯木内开窗,包括木窗框I、木扇框2和中空玻璃3,所述木窗框I设置于木扇框2的外侧,中空玻璃3设置于木扇框2的中部,木窗框I的四周面与木扇框2的四周面之间设有若干锁扣4,锁扣4与设置于木扇框2内侧面的执手5连接,所述木扇框2的底面中部靠近外侧处与木窗框I之间设有排水槽铝材6,排水槽铝材6的顶端与木扇框2之间连接有排水槽密封胶条7,排水槽铝材6的底端设有若干排水孔8,排水孔8的一侧设有塑料批水板9,塑料批水板9的末端延伸至木窗框I的外侧;所述木窗框I的外侧设有纱窗铝材10,纱窗铝材10上设有纱网11。所述木窗框I包括窗上框、窗下框、窗左框和窗右框,所述窗上框、窗下框、窗左框和窗右框之间榫接固定,且窗上框、窗下框、窗左框和窗右框的外侧均设有若干拼植槽。所述木扇框2包括扇上梃、扇下梃、扇左梃和扇右梃,扇上梃、扇下梃、扇左梃和扇右梃之间榫接固定。所述中空玻璃3的四周面与木扇框2之间设有玻璃垫片12,中空玻璃3的内外两侧面与木扇框2之间设有玻璃密封胶条13,所述中空玻璃3通过玻璃木压条14与木扇框2固定连接。所述木扇框2与木窗框I之间设有若干密封胶条15。所述锁扣4包括锁座16与锁头17,锁座16与锁头17活动连接,锁座16与木窗框I的内四周面固定连接,锁头17与木扇框2的外四周面及执手5固定连接。本技术木窗框I和木扇框2的材质采用由天然木材经处理后形成的集成材,木材的厚度为95mm。本技术纯木内开窗的开启方式为内平开式和内开内到式,窗扇平开开启的最大角度约为180°,开启扇可配备90°平开限位器及上悬微通风等辅助五金件,以实现各种不同的客户需求。本技术中中空玻璃3采用5mm+15A+5mm+15A+5mm的中空玻璃,中空玻璃3的四边采用玻璃木压条13进行固定,玻璃木压条13的对接方式为45°角对接。具体使用时,由于中空玻璃3与木扇框2之间设有玻璃密封胶条13,且木扇框2与木窗框I之间设有若干密封胶条15,从而保证了本技术的防水性和密封性。且由于本技术设有排水槽铝材6,从而使得本技术可以通过排水槽铝材6将实木中积留的水排出木窗框,有效的防止了木窗框I或木扇框2因长期潮湿而导致木窗框I或木扇框2出现腐烂的现象,保证了木窗框I和木扇框2的使用寿命。同时排水槽铝材6的顶端与木扇框2之间连接有的排水槽密封胶条7可以防止沙尘进入排水槽铝材,保证了排水槽的畅通性。而窗上梃、窗下梃、窗左梃和窗右梃的外侧设有的若干拼樘槽,还可以更好的保证木窗框I通过聚氨酯发泡胶安装后与结构墙体的密封性能。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纯木内开窗,包括木窗框(1)、木扇框(2)和中空玻璃(3),其特征在于:所述木窗框(1)设置于木扇框(2)的外侧,中空玻璃(3)设置于木扇框(2)的中部,木窗框(1)的四周面与木扇框(2)的四周面之间设有若干锁扣(4),锁扣(4)与设置于木扇框(2)内侧面的执手(5)连接,所述木扇框(2)的底面中部靠近外侧处与木窗框(1)之间设有排水槽铝材(6),排水槽铝材(6)的顶端与木扇框(2)之间连接有排水槽密封胶条(7),排水槽铝材(6)的底端设有若干排水孔(8),排水孔(8)的一侧设有塑料批水板(9),塑料批水板(9)的末端延伸至木窗框(1)的外侧;所述木窗框(1)的外侧设有纱窗铝材(10),纱窗铝材(10)上设有纱网(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木内开窗,包括木窗框(I)、木扇框(2)和中空玻璃(3),其特征在于所述木窗框(I)设置于木扇框(2)的外侧,中空玻璃(3)设置于木扇框(2)的中部,木窗框(I)的四周面与木扇框(2)的四周面之间设有若干锁扣(4),锁扣(4)与设置于木扇框(2)内侧面的执手(5)连接,所述木扇框(2)的底面中部靠近外侧处与木窗框(I)之间设有排水槽铝材(6),排水槽铝材(6)的顶端与木扇框(2)之间连接有排水槽密封胶条(7),排水槽铝材(6)的底端设有若干排水孔(8),排水孔(8)的一侧设有塑料批水板(9),塑料批水板(9)的末端延伸至木窗框(I)的外侧;所述木窗框(I)的外侧设有纱窗铝材(10),纱窗铝材(10)上设有纱网(1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纯木内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木窗框(I)包括窗上框、窗下框、窗左框和窗右框,所述窗上框、窗下框、窗左框和窗右框之间榫接固定,且窗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林罗文忠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华兴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